四字词语 口号 名人名言 顺口溜 祝福语 短信 教学文档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考研 自考 企业管理 营销 人力 财务 个人创业 求职指南 厨艺教学 物业 管理文库 谜语

当前位置:得优网文章资讯管理文库人力资源激励机制需求分析和激励原理

需求分析和激励原理

    01-22 18:37:36    浏览次数: 154次    栏目:激励机制

标签:激励奖惩,员工激励机制,员工激励方案,http://www.deyou8.com 需求分析和激励原理,

(4)公平性原则:激励以贡献大小为基础,根据激励对象的具体情况给予物质或精神激励,但给予的激励在量上应与贡献大小相当。
四、激励原理的实践意义

1.物质激励应面向中低收入者实施

中国有句古话叫“有钱能使鬼推磨”,外国也有“金钱万能论”。但是上面分析表明,金钱的激励作用,对中低收入者罗为明显,高薪对中低收入的员工,如普通工人、初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中低收入者实施经济重奖(相对于收入而言,数量不一定很大),激励效果显著。
2.为高素质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为了争夺人才,许多单位信奉“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信条,百万年薪聘院士,十万年薪聘博士等,“高薪聘请”成为招揽人才的共同招数。高薪解决高素质人才的物质需求是必要的,但是仅凭高薪招揽高素质人才无一例外地以失败告终。
一般而言,高层次人才已经对社会做出了较大贡献,得到社会的肯定,他们的生存有较好的保障,吸引他们的不是金钱等物质利益,而是施展才华、追求事业上更大成功的人生舞台、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应有的尊重。而且高层次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要有适宜的环境,吸引高素质人才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为高素质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3.激励要与时俱进

根据激励原理,对具体的一个人,其需求必须随着处境的变化而变化,激励因时因需而异。使激励与需求始终保持一致,才能拴心留人。其次,激励及时实施。应当把握激励对象的需求和贡献动态,在最佳时机实施激励,能够起到激发斗志的最佳效果。拖延激励时机,尽管“功劳没有被忘记”,但是激励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上一页  [1] [2] 

需求分析和激励原理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