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四点体会
11-14 22:53:51 浏览次数:
971次 栏目:
生物教改课改
标签:生物教改课改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四点体会,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四点体会
许璇宇 (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 广东佛山 )
摘要 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本文就此问题围绕学习兴趣的激发、探究活动的组织、科学知识的验证、计算机的运用等几方面来阐述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 兴趣 探究 生活体验 计算机
新课程的改革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实现这一改革目标,其主要途径就是教学。对此,本人结合人教版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1:分子与细胞》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1 让兴趣成为学习的引路者
在教学中,以一些生活实例作为课题的切入点,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一旦被激发,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当中。
例如,在教学“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知识时,先让学生动手做一个实验,就是将新鲜的萝卜切成大小粗细一样的两根萝卜条,用尺子量度它们的长度并且记录,然后分别把两根萝卜条放入装有清水和浓盐水的烧杯中。过一段时间后,把萝卜条取出,让学生们用手捏一捏两根萝卜条,并用尺子量一量它们的长度。学生们发现浸泡在清水中的萝卜条变硬变长,而浸泡在浓盐水中的萝卜条变软变短。这时提出问题:导致两根萝卜条产生如此大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此现象引起学生们浓厚的兴趣,通过翻阅教材以及有关资料,学生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气氛非常活跃。又如,在教学“ATP的利用”的知识时,让学生尝试列举出自然界中会发光或会放电的生物。学生们都提到了萤火虫、电鳐和电鳗等较为熟悉的生物。这时提出问题:萤火虫为什么可以发光?电鳐和电鳗为什么可以放电?有谁在背后支持它们呢?这样一问,学生的兴致大发,讨论相当激烈。这样组织教学活动,能有效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生物学问题,让他们体验到生物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www.deyou8.com
2 让探究过程成为结论的先行者
生物科学史是生物教学中很好的探究素材。若把教材中科学家的经典实验设计成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探究课题,可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探索思路,领悟科学家的思维过程,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是怎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领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学“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一课时,在课前7~8周先布置一个实验,即模拟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的实验。实验材料为高约10cm的番茄幼苗,实验中首先把番茄幼苗栽种在一个有盖的小木桶里,桶盖的中间有一孔,番茄幼苗、木桶以及土壤的重量事先称量过,在栽种的过程中只提供纯净水。直到上课前一周,再次称量番茄幼苗和土壤,并记录数据。经过称量,学生们发现番茄植株的重量明显增加,而土壤的重量只有少量的减少。这时提出问题:水是不是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学生回答:是。我接着问:植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是不是只来自水呢?学生回答不一,其中较多学生认为不是。我又问:如果不是的话,你认为还有什么物质?有的学生回答是土壤,有的回答是空气。我继续问:你们能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吗?接着,提出同一假设的学生组成小组,相互讨论、研究,得出相应的验证实验方案,并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待上课时,每个小组各派一位学生进行汇报,汇报后组与组之间相互评价。其中有几个小组的实验方案很相似,我选出其中一个,让学生们共同来探讨该实验的利弊。所选取的实验,其目的是验证植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部分来自空气,实验材料是之前一直栽种的番茄幼苗,首先向番茄幼苗浇入一定量的水,然后用一个不透气的薄膜袋把整盆植物幼苗包住,并排出里面的空气,处理后的植物重新放在有充足光照的环境下,让其继续生长。对该实验,学生们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其中不乏好的建议,如有的建议实验中应增加一个对照实验组,即增加一盆生长状况相似的植物,且正常通入空气;有的建议实验中选用的水应先煮沸,待冷却后再使用,目的是排出溶解在水中的气体;还有的建议在分析时不要忽略存在于土壤间隙中的空气,等等。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充分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同时也领悟到生物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另外,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在此过程中也得到培养。
3 让生活体验成为知识的求证者
生物科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中包括大量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对于中学生来说,有不少是陌生的。在教学中若能把生物学知识跟生产、生活等实际联系起来,可使知识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如学完“酶的特性”以后,可布置学生完成一个简单的家庭作业,就是把一块弄脏的布料剪成两半,然后分别用加酶洗衣粉和没有加酶的洗衣粉洗涤,比较两者的洗涤效果。学生从中可领悟到酶的特性,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这样的一些生活体验,既可让学生对相关知识获得一个求证,也可让学生进一步领悟到生物学的价值。由此也可以看出,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学习过程不应只局限在课堂中,还应发散到学生的课余生活中。
4 让计算机成为学习的辅助者
搜集和处理信息是学会学习和获取新知识的基本素质。当今社会发展速度快,知识更新周期短,光靠学校的有限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很多,除了课本、图书馆以及各种媒体之外,还有一个好帮手——计算机,它的重要功能之一是连接英特网。通过英特网,学生可搜集到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可帮助学生们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如当学生遇到一些以新科技(如太空蔬菜、人类基因组计划等)为背景材料的题目时,由于对相关技术的原理、过程以及应用不甚了解而变得无从下手。这时就得发挥计算机的优势,通过网络及时、多方面地去了解这些新科技,从而解决问题。在学习中,若能合理运用计算机这一学习工具,对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是很有帮助的。在此过程中,学生搜集信息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也能得到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