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文言文高考文言文题目设置及解题方法推敲(苏教版高三必修)

高考文言文题目设置及解题方法推敲(苏教版高三必修)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128次    栏目:文言文

标签:文言文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高考文言文题目设置及解题方法推敲(苏教版高三必修),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他,他的,代词)

则(2次)  
1、昼则默诵,夜则闭户 (就)        
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就)
2、此则京邑之人也(是)        
无以,则王乎(那么)
于(2次)
1、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 (表对象)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被)
2、隐于壶山之阳(在)                   
室西连于中闺(和)
之(3次)  
1、公驱,及之康内 (代词)   
愿夫子之幸存寡人(主谓之间)
2、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主谓间)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主谓间)
3、余倘然久之(语音助词)     
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代词,她)
三、文中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何远》(全国Ⅰ)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B.何远坚守节操,不逢迎上司,太守王彬巡察属县,何远仅给他提供干粮、饮水;为官有才干,任始兴内史时,未再发生过界内盗匪抢掠侵犯的事。(缘道多剽掠,入始兴界,草木无所犯) 
《景公》(北京卷)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景公是一位从谏如流、知错就改的开明君主。
《杜环》(广东卷)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B.杜环见到张氏,深感惊讶,随即殷勤接待张氏。他和家人都像对待母亲一样服侍张氏,使张氏在杜家无忧无虑地度过了晚年。(然母愈念伯章,疾顿加)
《高进之》(江苏卷)
A高进之十三岁,母亲去世,父亲救朋友的妻子而杀人,亡命江湖,进之四处寻父不得,便投奔征北将军刘牢之
《董槐》(江苏卷)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C.嘉熙元年,常德发生兵乱,纵火喧闹,董槐骑马跟在几个人后面赶到火场,问清士兵作乱的原因后,斩杀了侵占年度军饷的将军马彦直,平息了骚乱。(槐骑从数人于火所)
《齐民者》(安徽卷)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举皇浦隆治理敦煌、黄霸治理颖川的事例是为了说明:地方官获得拥戴,是因为能与百姓同甘共苦,甚至与他们共享家产。(教作耧犁  改制衣服)
16、《醉书斋记》(江西卷)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B.作者性格严厉急躁,不谙组事,不近人情,读书入迷时,常对家人呵斥怒责,并拒绝会见来访的客人,囚而经常得罪来访者,造成了紧张的人际关系。(误碰酒茗,弄湿书本而发怒责备)
小结:文言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题型常见设题角度:
1、 出题者往往抓住人的潜意识,顺应人的主观愿望,而违背文章的客观事实。
2、 时序颠倒
3、 在某个重要的词语的解释上做文章。
三、文言文翻译
一、翻译原则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归根结底就一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意译相结合。
     1.直译
       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句子中的每一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落实到位,对号入座,并竭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翻译时,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
      例1 “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2005年湖北卷)
      分析 本句可以直译,翻译为 “李超从此凭武技闻名,走遍南北,没有他的对手。”
   2.意译
意译是指在直译有困难的地方(有些词语不好照字面直译,或直译以后会改变原句意义),从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出发,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例2 “衡下车,治威严”,“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张衡传》)
      分析 如果直译成“张衡走下车子,就树立威信”,“视察事情三年之后,就给朝廷写信乞求赐还自己的身体”,读起来很别扭,让人不知所云。这时就需要意译,将“下车”译为“到任”,“视事”译为“任职”或“到任办公”,“乞骸骨”译为“请求退休”。
      考生应注意,下面几种情形往往需要意译:
      ⑴使用比喻、借代、婉曲、互文、用典等修辞手法时
      例3 侠曰 :“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 。”(2005年全国卷Ⅰ)
      分析“口腹”是借代,代指“饮食”,翻译的时候就应该意译。
      ⑵使用紧缩复句或言简意丰的句子时
      例4  “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2005年江西卷)
      分析 句子属于紧缩复句,直译不好翻译,只能意译为“刑律严酷,百姓就会受到伤害;刑律宽疏,就控制不住犯罪”。
      ⑶为了渲染、铺陈某种情况而故意用繁笔时
      例5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
      分析 句子中的“席卷”“包举”“囊括”“并吞”意义相同,“天下”“宇内”“四海”“八荒”意义相同,是为了渲染铺陈,因此必须意译作:“(秦)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二、翻译目标:      
      信达雅
      信:忠实于原文,不误解,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删
      达:通顺,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 
      雅:保留语气语调,优美生动。
三、翻译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常见技法可总结5个字:释、留、去、补、调。
1.释:单音节释为双音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用法多样的虚词,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还必须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正确判断。
例6 “众相顾,迄无应者。”(2005年湖北卷)
译作:“大家互相看着,最终没有应战的人。”
例7 “奇之,立许字以女。”(2005年山东卷)
分析 “奇”是意动用法,必须翻译成“认为……非凡(与众不同)”;“字”是一词多义,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这里翻译作“嫁给”;“之”和“以”都是虚词,“之”代指“周维城”,可翻译作“他”,“以”是介词,表凭借,应翻译作“把”。
    2.留: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例8 “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2005年福建卷)
分析 其中“吴王、勾践”是人名,“姑苏”是地名,就不需要翻译。
例9 “御史大夫猝遽不能详知……”(2005年全国卷Ⅲ) 
分析 “御史大夫”是官职,也不需要翻译。
    3.删:发语词、音节助词、主谓之间的虚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加强语气的词、表句中停顿的词、表恭敬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尽管它们在原文中必不可少,但这些词语在翻译的时候必须删去。
例10 “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2005年福建卷)
分析 “之”在这里是个用于“主谓之间”的虚词,没有实在的意义,翻译的时候就必须去掉。
4.补 文言文中往往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的时候,必须将原文中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这样翻译出来的句子才能够完整、通顺、明确。(主、宾、介词)
例14 “故吾继之,述而不作。”(2005年上海卷)
分析 全句话翻译为“所以我现在继任杭州刺史,只能记述亭(景色之美),而不能再建造(其他亭)了。”其中,加括号的部分就是原文中省略的内容,翻译的时候必须补出。
      例15 “因乞李氏以归。”(2005年湖南卷)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