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散文浅论
11-14 22:56:46 浏览次数:
537次 栏目:
高一同步辅导
标签:高一同步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汪曾祺散文浅论,
在汪曾祺的文化视野中,民间的饮食、民间的人物、民间的风俗、民间的服饰等都给了他创作的灵感,无一不成为他创作的审美对象。经过汪曾祺的妙笔浸润,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百姓生活图,透露了作者深切而纯朴的民间情怀。民间性成了汪曾祺散文创作的核心,他散文中呈现出来的平民意识、民间立场是他看取生活的一把尺子,丈量着人生,也是因为这民间性,使得他的散文在新时期散文领域独树一帜。
汪曾祺散文的民间性,首先表现在他对民间饮食的描绘上。国以民为主,民以食为生。对于普通的老百姓而言,最要紧的莫过一日三餐。汪曾祺写了平民百姓餐桌上日常饮食不可缺的:炒米、焦屑、萝卜、苋菜、荠菜、臭豆腐、咸菜……他对这些家常饮食的关照,是建立在他对农民的理解和同情基础之上。细细品味,会发现粗食虽难吃,却与人们的生存紧扣在一起。如《故乡的食物》中写咸菜茨菰汤:“民国二十年,我们家乡闹大水,各种作物减产,只有茨菰却丰收,那一年我吃了很多茨菰,是不去茨菰的嘴子的,真是难吃。”在艰苦的年代里,百姓只有吃野菜充饥,饥肠辘辘地过着苦难的日子,作者写这些野菜寄托了他对民生疾苦的怜悯和关怀。日子虽然很苦,但也是欢乐的。《胡同文化》一文中:“北京人易于满足……有窝头吃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知足常乐,保持一颗平常心,是中华民族坚韧性格的体现,也是作者对恒常生命的领悟。难能可贵的是汪曾祺在描写这些民间粗食时,皆有情致,给艰苦的灰色生活添上了彩色的一笔,《故乡的野菜》中的小女孩卖枸杞头:“也不把它当正当的买卖,买一点钱,够打一瓶梳头油就行了。”看了,不觉让人会心一笑。写饮食的文章在新时期的确不少,若说梁实秋的雅舍谈吃是阳春白雪的话,那么汪曾祺的家常粗食则是下里巴人了,各有风味。
其次,民间性还表现在汪曾祺对民间人物的刻画上。在他的作品中没有伟人的音容,没有英雄的笑貌,只有普通的平民百姓。即便是对老舍、沈从文等著名文人的抒写上,也是侧重其平民的一面。在汪曾祺的心中,评价世事的标准不是看知识水平的高低、政绩如何,而是看他的日子过得怎样。在他的笔下,写得最多的要数《大妈们》:有乒乒乓乓剁菜的许大妈,有格外关心同乡的奚大妈,有脚很秀气的江大妈,有干部意识很深的顾大妈,有雄赳赳气昂昂走路的丁大妈,有连片子嘴的罗大妈,还有爱养花作饭的乔大妈,足足有七个,个个栩栩如生。她们或是和善热情,或是勤快利索,或是爱运动作饭,聚在一起聊个没完没了。究竟作者写这样一群大妈用意何在?文末一句:“大妈们有一个好处,就是不搬弄是非。”点明了能进入文中的人物都是符合“不搬弄是非”的准则的,她们过着自然而又健康的人生,在这里作者把自己的人生态度表露无遗。从这些大妈身上,读者获得了美好的审美享受。《闲市闲民》中刻画了一位怪人:嫌乱不和儿孙一起生活,不种花不养鸟,少出门少运动,一日三餐单调得只有咸菜、面和白开水。什么都不爱,只爱抱膝盖看街。在世人的眼里,这样的人太平凡了,根本不值得一写。然而,汪曾祺却认可了他:“他平平静静没有大喜大忧,没有烦恼,无欲望也无追求,天然恬淡,每天只是吃抻面条,拨面鱼,抱膝盖看街,带着微笑,用孩子一样天真的眼睛……”从这闲适亲切的话语中可感受到汪曾祺的理解和赞赏,这是怎样一种情怀,只有立足于民间,从平民的角度出发才有的深情。
再次,汪曾祺的散文中有大量文字描绘了乡俗民情,进一步体现了他散文的民间性。有闻名全国的“高邮咸蛋”,有秦邮八景的二景,有美丽的高邮湖,还有鱼鹰捕鱼,船夫撑蒿等等,展现了乡间的纯美;更有送麒麟、劈甘蔗、抖空竹、看围屏、看走马灯等形式多样的民间节日活动,读者从中可以体会到汪曾祺散文流溢浓郁的生活情趣,散发着欢乐的气息。可是现实的苦难总是会渗入人们的心灵深处,在《故乡的元宵》中作者写到:“灯笼在天上微微飘动,不知道为什么,看了有点薄薄的凄凉。”虽然带着淡淡的忧伤,但是总体的基调是明朗的。生活的悲苦人们都可以乐观积极面对,坚韧的精神面貌跃然纸上。汪曾祺散文中还有不少的笔墨写了“神”:有农民按照自己的模样塑造出来的水母娘娘,有送灶时给它喂点关东糖的灶王爷,有佑助丰收的土地神……汪曾祺都进行了铺张的描写,这正是他民间情怀的自然流露。《碧霞元君》中写了泰山碧霞元君本为泰山神的女儿,可不知怎的,人们对她的信奉甚至超过了泰山主神,这中不可遏止的崇拜,隐含了艰难岁月里人们渴望被抚慰被关爱的心理。风俗是发自民间的一种活动,反映了老百姓生活的愿望和面貌,其中不乏有愚昧和落后的思想。可喜的是汪曾祺都一一予以了批判。《牌坊》辛辣地否定了寡妇的守节,《胡同文化》直面指出“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不可取,《城隍、土地、灶王爷》更是严厉批判了道婆重造城隍老爷的荒唐可笑,这使得汪曾祺的散文具有了更深刻的现实意义。
汪曾祺曾坦城地说他是一个平和的人,安于平常,并将自己定位于一位平民作家,将自己的散文定格在写凡人小事的小品上。这种自觉的平民意识,诉诸于文字,展示了丰富而复杂的民间生活面貌和深藏于心的乡土情结,构成了汪曾祺散文独特的魅力,为广大的读者所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