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191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罗曼·罗兰因其的“名人传”和《约翰·克利斯朵夫》等而为人铭记。
上个世纪初年,已近不惑之年的罗曼·罗兰在前十年中完成的十二个剧本由于无法满足已经被那些庸俗的作品惯坏了胃口的观众的需求,不得不放弃剧本创作而开始“名人传”的写作。一个伟大的作家开始了他的伟大征程。
名人者何?英雄也。“我所说的英雄,不是指那些靠自己的思想和威力到得了胜利的人。我所说的英雄,是指那些具有伟大灵魂的人。”于是,迎面向我们走来了贝多芬、弥盖朗基罗、托尔斯泰(尽管在罗兰的构思中,这个名人殿堂里原来还应有马志尼、奥舍、潘恩、韩德尔、米勒、胡果·沃尔夫和柏辽兹)。在他的笔下,贝多芬的音乐——崇高的音乐——净化了灵魂,弥盖朗基罗的大理石成了人类战胜世界的象征,抛弃了富足生活的托尔斯泰则在向世界预言着真理。但是罗兰止笔了,他遇到了他自以为无法跨越的障阻:每一个人不仅对别人是个谜,而且对自己也是个谜。你以为你了解了一个对自己也不了解的人,那是极其鲁莽的。他不愿意自己和自己的作品成为“胆怯的理想主义”的牺牲品,但他更不能放弃“保卫人间的宏伟业绩”这个苦苦追求的目标,他选择了到艺术中去寻找有血有肉的英雄的道路。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克拉夫脱向我们走来了。
在德文中,克拉夫脱(Kraft)的本意是力量。罗兰为我们创造的这位英雄正是力量的象征。在罗兰看来,生活永远是生动的,它不是静止,而是同静止作斗争。这种理解同那些庸人们的看法是何等的不同!在后者看来,生活应该是那些现存的、固有的、稳定的东西,难道还应该去打破这种安全与宁静吗?但罗兰要他的英雄去迎击风暴,去挑战陈旧,去克服惯性与软弱。很累么?当然,但只有“当你不问为什么而生活,而只是为生活而生活的时候,你才过着真正的生活。”“我寻找的不是世界,我寻找的是生活。”——关于命运,英雄如是说。
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斗争因为其目标的崇高——要取得完美的生活——而显示得英勇与伟大。但是斗争也极其残酷——因为他是单枪匹马进行这场战斗的。如果他成功了,他并不满足,因为“在激情与满足之间毫无共同无处”;不幸失败,也无以为憾,“如果你强而有力,那么受苦是很好的。”
英雄在泥泞的道路上蹒跚而行,身上沾浸着泥浆、汗水和血。罗曼·罗兰默默地注视着他,眼中流露出的不是同情与怜悯,而是希望和信心。那是因为:我们周围的空气是窒息的;缺乏宏伟业绩的物质主义压抑着思想;世界在斤斤计较和卖身投靠的利己主义中毁灭,世界已奄奄一息;我们要打开窗子;我们要让新鲜的空气进来;我们要呼吸英雄们的精神。
(□ 程 汉。《罗曼·罗兰传》,奥斯·茨威格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
罗曼·罗兰简介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1866年出生于法国涅夫勒省的克拉姆西镇,他的父亲是银行小职员,母亲在音乐上很有造诣,罗曼·罗兰受母亲熏陶,从小爱好音乐。罗曼·罗兰的早期创作以剧本为主,从1897年至1903年,他先后创作了《圣路易》、《群狼》、《理性的胜利》等。这些剧本都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题材,试图以“革命戏剧”来对抗陈腐的戏剧,这和作者当时积极参加了“人民戏剧”运动有关。但这些剧本只上演了一两部,而且反应颇为冷淡。为此,罗曼·罗兰转而创作名人传记,相继出版了《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5)和《托尔斯泰传》(1911)。自1904年起,罗曼·罗兰开始创作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作品是罗曼·罗兰的代表作,是他最重要的长篇小说,1915年,瑞典文学院不顾法国政府的阻挠,决定授予他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文学作品中高尚的理想主义和他在描写各种不同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两次大战之间,罗曼·罗兰在创作上又一次达到高潮,他相继发表了著名中篇《哥拉·布勒尼翁》(1919)、后期代表作长篇小说《欣悦的灵魂》(又译《母与子》)。罗曼·罗兰于1944年12月30日逝世,1945年1月2日在他的故乡克拉姆西镇举行了宗教葬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