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文化名城、司马迁故里陕西省韩城市,有“汉太史司马迁祠” 和“汉太史遗祠”两座司马迁祠。这两座祠庙相隔仅3.5公里,均座落在韩城。为何这么近距离会有两座“司马迁祠”呢?这里有许多古老的传说。
相传,司马迁秉笔直书,真实地记录历史,自然会触及封建统治者的禁忌和敌意,后因李陵一案而受“武帝怒而削之”。司马迁“太史官”被削职后而入狱。先判死刑,后改判宫刑(阉割)。消息传出后,司马家族怕株灭九族,连夜由族长司马厚召集主事人共同商议,决定改姓和迁居。长门在“马”字旁加两点,改姓“冯”;次门在“司”字旁加一竖,改姓“同”。逃往荒无人烟的巍山老牛坡下,村名定为“续村”,表示“高门之续”。后又担心被官家识破,取同音字为“徐村”。“徐”,又有“余村双人” 寓意,暗指司马迁有两个儿子:即长门司马临,次子司马观,说明司马氏家庭后继有人。
司马迁父子都是西汉太史官,后裔逃匿“徐村”后为祭祀祖宗司马迁,合族兴建了“汉太史遗祠”,并教育后代若有官家追问,就说是祭祀司马淡的(司马迁的父亲)。这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传说。
如今的“汉太史遗祠”依然完好的保存在千年古村徐村之中。该遗祠座西面东,东西长42.50米,南北宽15.30米。山门、单檐硬山顶,抬梁分心式建筑。门额木刻“汉太史遗祠”五个大字。祠外山门有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新建碑楼并围墙记》,阐述了同、冯世传司马、避乱居嵩阳改姓后返归故里徙居徐村和“同冯不分,冯同不婚”的故事。
汉太史司马迁祠,始建于西晋永嘉四年(公元310),据《韩城县志》记载“太史公传”云:“迁卒葬高门东南八里岭上,东望黄河,一丘岿然”。北魏著名地理说家郦道元在《水经著.河水篇》中亦记载:“陶渠水(即芝水)夏阳故城东南,有司马子长墓址。墓前有庙,庙前有碑。永嘉四年,汉阳太守殷济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树柏。太史公自叙曰:迁生龙门,是其坟墟所在矣。”此处“太史祠”是由殷济首建,他的功德倍受司马后裔敬仰。后世为纪念殷济的功德,有碑为证:“魏山苍苍,河水泱泱。殷公体风,山高水长。”
汉太史司马迁祠在宋、元、明、清均有修缮。祠中山门、寝殿、塑像均为北宋时的韩城县令伊阳倡导修建。祠内共有九十九级台阶,古人认为“九,数之极也”。太史祠建于九十九级台阶之上,象征着司马迁在中国历史上的崇高地位。再加上山门之睛“高山仰止”牌匾更是画龙点睛。
相传农历二月初八是司马迁生日,但历代帝王多不许祭祀司马迁。清康熙七年,韩城知县翟世琪,仰慕太史公道德文章。他重修太史祠后,与司马后裔乡贤商定:立了太史祠庙会,会期为二月初八、初九两天。并在芝川逢九立集,以九寓久,以永久纪念“史圣”司马迁。
数百年来,每逢清明节,司马后裔的徐村、华池及周边的同、冯、马姓人,全村出动,在民间唢呐乐队吹奏下,列队上祠,祭扫司马迁祠墓。而后,芝川镇八社也齐上祠祭祀。特别是明、清两朝代,还立了“太史赛”。“锣鼓上庙”人山人海,甚为壮观。前来上庙的女青年人人折一小枝迎春花,拜史圣后,插在司马迁墓上,以示对司马迁的敬意。男青年离祠时,折一小朵柏叶带回家中,插在笔筒中,寓意受到史圣荫育后能成名成家!
如今的两座祠庙均为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汉太史遗祠”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汉太史司马迁祠墓”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年都有国内外学者、游客数十万人前来瞻仰、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