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倡导者宣传者 组织者
B.组织者宣传者 倡导者
C.宣传者倡导者 组织者
D.组织者倡导者 宣传者
9.上文的论点是;论证的方法有
10.在原文上用“11’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大意。
11.如果与标题《改造我们的学习》联系起来考虑,上节文字的论证目的是什么?
延伸拓展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19题
(1)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社会功能越来越显著。我们从当今的社会生活
中看到,文化对经济建设的回,对思想建设的回,对环境建设的圃,对人才成
长的 ,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文化在社会主义文明大厦的建设工程中,
发挥着基石作用。
(2)文化与文明息息相关。文化先生于文明。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没有文化
就没有文明;文明孕育于文化。文明是文化的显现,是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特
征。人类社会从野蛮到文明,靠的是文化进步。正如思格斯所说:“最初的、从动
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
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的‘包罗万象的复合体”’。但它并不是不可捉摸的神物,如把这个“包罗万象的
复合体”解剖一下,便可看到这个“复合体”大致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智能
文化三个方面的文化因素所构成的,三者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在建设社会主义文
明大厦中发挥着影响和作用。
(4)物质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基础。技术的发明、创造一旦转化为人们所需要
的物质文化,就对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思想感情、行为准则、伦理道德、理
论观念等诸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会造成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交
往方式。物质文化的发展,可以为社会主义文明大厦夯实根基。
(5)精神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在物质文明建设中起着推动
作用。这就需要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发展社会主义道德、法律、哲学、艺术等
精神文化,用以克服愚昧、粗野、丑恶等不文明现象,用新的意识、新的观念去培
养“四有新人”。
(6)智能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大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展科学。
教育等智能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野蛮走向_,从愚昧走向
,从经济落后走向经济繁荣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
(7)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智能文化等诸文化要素是一个相互交织、相互渗
透、相互融洽的文化共同体。世上没有孤立的物质文化,单纯的精神文化和独立
的智能文化。因而不能把各个文化要素割裂开来,也不能孤立地发展某一文化
要素,否则就会造成文化失调、贻误事业发展、文明建设。
12.在空缺甲乙丙丁处依次应填的词语是()
A 推动力感召力 渗透力 促进力
B 影响力 感染力 说服力 免疫力
C.吸引力 威慑力 表现力 凝聚力
D.冲击力 战斗力 承受力 向心力
13.在(6)段的两道横线上应填写的恰当词语是_、_。
14.在(1)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文化的社会功能?
15.根据对(2)段的内容分析,下列判断全对的一项是()
①文明植根于文化,是随着文化的发展而产生的。
②没有文明就没有文化。
③文化创造了人。
④文明创造了人。
⑤有了文化的积累和进步,人类才能一步步脱离野蛮状态而成为文明的人。
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②④
16.在(2)段恩格斯的话中“自由”和“文明”的关系是()
A.两者间含义完全相同
B.自由是文明的一个特征
C.二者互相溶化,结为一体
D.二者互相矛盾,平行发展。
17.在(3)段中所引用泰勒的话的意思是()
A.文化就是人类的历史经验;文化是各种要素的大杂烩。
B.文化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化的内容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C 文化是人类进步的产物;文化的范围无法确定。
D.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文化是多种要素结合的有机整体。
18、(2)-(7)段的论证结构是(
A并列式 B对照式
C递进式 D总分式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文化的社会功能十分显著。
B.文化是文明的基石。
C.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智能文化互相关联,密不可分。
D.文化与文明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