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高考作文全程导练---议论类文章的行文2

高考作文全程导练---议论类文章的行文2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805次    栏目:高考复习资料

标签:高考复习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高考作文全程导练---议论类文章的行文2,

【精彩语段】                

如果你一直向上看,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上面;如果一直觉得自己在后面,那么你肯定是一直在向前看;如果一直觉得自己在前面,那么你肯定是一直在向后看。

目光决定不了位置,但位置却永远因为目光而不同。关键是,即使我们处于一个确定的位置上,目光却仍然可以投往任何一个方向。

只要我们安心于自己的位置,那么周围的一切就会以我们为中心,或是离我们而去,或是冲我们而来,或是绕着我们旋转,或是对着我们静默;如果我们惶惶不可终日,始终感到没有一个合适的位置,那么周围的一切就都会成主人,我们得跑前跑后的侍候着,我们得忽左忽右地奉承着,我们得上蹿下跳地迎合着,我们得内揣外度地恭维着。

珠穆朗玛峰在攀登者心中的形象并非它的位置,而是它的高度。只要是金子,放在哪里,哪里就是金子的位置。伟大的人,总是位置在选择他;平庸的人,才东张西望地选择位置。

位置本身其实并没有多少差别,但不同位置上的人在审视同一个物体时却往往会有不同的印象。

在演员的位置上时,就要学会表演;在观众的位置上时,就要学会欣赏。社会是个大舞台,而我们却总是分不清我们到底是在表演还是在欣赏。或许,生活本来就是要我们以观众的心态去表演,以演员的心态去欣赏;或许,这正好能够检验一个人随时调整与适应的能力。

站在父母的位置上,就能多一份爱心和耐心,多一份永不熄灭的希望;站在儿女的位置上,就能多一份真情和深情,多一份永不消减的愧疚。人生大概就是为了使每个人都体会一下这种希望与愧疚交织的心情,才安排我们在做了一段时间的儿女后,马上又让我们去做了父母。

只有处在别人的位置上时,也许才会理解别人,才会留恋自己的位置。一个既不理解别人,又对自己的位置毫不留恋的人,就很难在别人的心目中有什么位置。当然,这同时也意味着,任何时候都不要以自己的位置炫耀自己,任何时候都不要以别人的位置贬低别人。

处在什么位置上,就在什么位置上寻找意义。

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王生想借邻居家的斧头来用在去邻居家的路上,他想,“邻居会把他的斧头借给我吗?那个斧头可是他新买的,他舍得吗?他本来就不是个大方人,上次我向他借犁,他就说犁坏了。这一次他肯定不会借给我,一把斧头都不愿意借,这个邻居也当得太无情无义了,以后我要是出点别的事,让他帮忙,他更不会帮了,这算什么邻居!”

王生边走边想,越想越气,他怒气冲冲地敲开邻居的门,对邻居说:“留着你的斧头自己用吧”,然后扭头就走了。邻居莫名其妙地站在那里。

王生的问题出在和他人非常严重地缺少沟通。沟通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在整个社会都很重要。以“沟通”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写作素材】

(一)名言警句

精神的沟通用不着语言,只有两颗充满着爱的心就行了。

——罗曼·罗兰

做一个好听众,鼓励别人说说他们自己。

——戴尔·卡耐基

与人交谈一次,往往比多年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思想必定是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在孤独中进行加工和表达。

——列夫·托尔斯泰

只有打算开诚布公的人们之间,才能建立起心灵上的交流。

——巴尔扎克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

有许多隐藏在心中的秘密都是通过眼睛被泄露出来的,而不是通过嘴巴。

——爱默生

(二)事实论据(哲理故事)

①有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

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材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柴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柴就走了。

②曹操很喜爱曹植的才华,因此想废了曹丕转立曹植为太子。当曹操将这件事征求贾翊的意见时。贾翊却一声不吭。

曹操就很奇怪地问:“你为什么不说话?”

贾翊说:“我正在想一件事呢!”

曹操问:“你在想什么事呢?”

贾翊答:“我正在想袁绍、刘表废长立幼招致灾祸的事。”

曹操听后哈哈大笑,立刻明白了贾翊的言外之意,于是不再提废曹丕的事了。

④在南朝时,齐高帝曾与当时的书法家王僧虔一起研习书法。有一次,高帝突然问王僧虔说:“你和我谁的字更好?”

这问题比较难回答,说高帝的字比自己的好,是违心之言;说高帝的字不如自己,又会使高帝的面子搁不住,弄不好还会将君臣之间的关系弄得很糟糕。

王僧虔的回答很巧妙:“我的字臣中最好,您的字君中最好。”

皇帝就那么几个,而臣子却不计其数,王僧虔的言外之意是很清楚的。

高帝领悟了其中的言外之意,哈哈一笑,也就作罢,不再提这事了。

⑤一个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打电话给一位陈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陈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请了割草工。”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陈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陈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男孩便挂了电话,此时男孩的室友问他说:“你不就是在陈太太那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电话?”男孩说:“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4.阅读尼采的一首小诗,根据要求作文。

处世之道

尼采

别爬上山顶去,

也别站在山脚,

打从半高处看,

这世界最美好。

读完这首诗你可能有自己的看法,你是否同意尼采的看法?你认为从哪里看这个世界才最美好?请结合你的人生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立意自定,自选文体,自拟题目。所写内容必须在题意范围之内。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