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复习要点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复习要点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259次    栏目:高考复习资料

标签:高考复习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复习要点,

板块四、科学应考技巧

(一)形声字因数量之多且在日常生活中读错率较高,考查居多。

形声字是利用形旁和声旁组成的字,其中声旁表示字的读音,但也存有许多的变化:有的形声字的读音完全声其声旁读音,甚至连声调也没有发生变化,如“氛(fēn)围”、“蜚(fēi)声”、“巾帻(zé)”等;有的只是声调发生变化,如“怃(wǔ)然”、“紊(wěn)乱”、“诤(zhèng)友”等;有的只声其声旁韵母,如“吮(shǔn)吸”、“轻佻(tiāo)”、“赈(zhèn)济”等;有的甚至与声旁读音完全无关,如“瞠(chēng)目”、“酗(xù)酒”、“狭隘(ài)”等。有的依声,有的变声,如此种种,给出题者带来方便,却给考生带来较大不便,所以对形声字的考查,考生应做好充分的应试准备,不可掉以轻心。

历数九五年以来六年(其中两年未考字音)里考查的形声字,已不下50字,平均每年考查近10字,甚至2002年形声字成了专门的考查内容。其中注错音的有:“畸(qí)形”(1995年),“箴(jiān)言、璞(pǔ)玉、姊(jiě)妹”(1996年),“风光旖(qí)旎”(1997年),“分泌(bì)”(2001年)。综合发现,导致误读错注(当然出题者错注是有一定的针对性的)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以声旁音读音注音,即“读半边”,这种读注法往往是错的。

2001年的“分泌”一词,试卷中以“必(bì)”音出现,就是错音,实际上该字应读“mì”。类似的还有“畸(jī)形”、“风光旖(yǐ)旎”、“箴(zhēn)言”、“莘(shēn,不读xīn)莘学子”等等。

2.同一声旁不同形旁的字以常读字字音读音注音,这种读注法往往也是错的。

带有“且”部的形声字,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一般读“zǔ”音(常读音),如“祖”、“阻”、“俎”等。但“狙击”的“狙(jū)”、“炭疽”的“疽(jū)”,如果读注为“zǔ”音,就明显是错音了。类似的还有“谥(shì)号”不读“谥(yì或ài)号”、“膝(xī)盖”不读“膝(qī)盖”、“饿殍(piǎo)”不读“饿殍(fú)”等等。

3.以与其形似或形近的字的字音读音注音,这种读注法往往也是错的。

“粗犷”的“犷(guǎng)”与“扩(kuò)”形似,但不能把“犷”读注为“kuò”音。类似的还有:“整饬”的“饬(chì)”不读“shāng(伤)”,“修葺”的“葺(qì)”不读“茸(róng)”,“饲养”的“饲(sì)”不读“cì(伺)”,“木讷”的“讷(nè)”不读“nà(纳)”等等。

(二)多音字亦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多音字,顾名思义,就是一字多音。在汉语中,一字多音现象主要是因一字多用而产生的变调或异音现象,如“与”,用作介词时,读“yǔ”;用作动词时,读“yù”。“变调”表现为音同调不同,“异音”表现为完全的读音不同。一字读什么音,关键要根据其被多用而产生的词境加以识别,如果是单字出现,就无变调与异音现象可言了。所以在识记多音字的过程中,也可依据其词境理解记忆。

九五年以来,考查的多音字有18处之多,甚至在1998年,多音字成了专门的考查内容,这无疑增加了识别的难度。其中注错音的有“拓(tuò)片”(1995年)、“参与(yǔ)”(1997年)。结合“错音”发现,多音字考查有以下几点规律:

1.以多音字的基本音读音注音,这种做法往往是错的。

“悄然”的“悄(qiǎo)”,如果读为“qiāo”音(基本音),就是错音。类似的还有:“埋怨”的“埋(mán)”不读“mái”,“炮烙”的“炮(páo)”不读“pào”,“拓片”的“拓(tà)”不读“tuò”,等等。

2.常见多音字的基本字音不会出题考查。

如“静悄悄(qiāo)”、“埋(mái)葬”、“炮(pào)弹”等基本字音,是妇孺皆知的,如果给予考查,既达不到检测考生习得知识的效果,又显示不出出题者的出题水平。

3.容易产生错觉或混淆的常见多音字的基本字音却会出题考查。

如“少安毋躁”的“少”读“shǎo”而不读“shào”、“尽管”的“尽”读“jǐn”而不读“jìn”、“差强人意”的“强”读“qiáng”而不读“qiǎng”、“无济于事”的“济”读“jì”而不读“jǐ”等等。

(三)偏字、怪字、非多用字不会出题考查。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要求考生在现实生活中能以正确的读音进行交流、表达情感,而不是要求考生在生僻字上做文章,如是相反,就会对考生产生一种误导,高考就会陷入不能自拔的泥潭。

(四)习惯上的易读错字字音,会出题考查。

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习惯中,经常把一些字音无意识地读错,尤其是方言浓重的说话人,错误读音就更多。因此,纠正这些错误读音以正确且全面使用普通话,出卷人担负着很重要的角色。所以那些成为习惯错音的字音,就成了出卷人首选的出题目标。这些字音,更应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

如“潜(qián)移默化”不读“潜(qiǎn)移默化”、“惩(chéng)罚”不读“惩(chěng)罚”、“结束(shù)”不读“结束(sù)”、“倾(qīng)斜”不读“倾(qǐng)斜”、“气氛(fēn)”不读“气氛(fèn)”、“按(àn)照”不读“按(ān)照”、“穴(xué)位”不读“穴(xuè)位”、“唉(āi)声叹气”不读“唉(ài)声叹气”、“绯(fēi)闻”不读“绯(fěi)闻”、“档(dàng)案”不读“档(dǎng)案”、“暂(zàn)时”不读“暂(zhàn)时”、“憎(zēng)恨”不读“憎(zèng)恨”等等。只要在生活中,善于注意运用这些字,一般来说,是可以避免读错的。

(五)考试走势

纵观1995—2003年的语音考查题,基本上出现两种类型:一是形声字、多音字的混合考查型,如95年、96年、97年、01年;一是形声字、多音字的单一考查型,如98年(多音字)、02年(形声字)。形式上,由附带有拼音形式走向不附带有拼音形式。在今后的语音考查题型中,有可能继续沿用以前的两种类型,尤其是“不附带有拼音”的单一考查形式,因为《说明》已明确指出:今年高考内容、试题形式、能力要求继续保持稳定。但除02年的考查形式外,由“不附带有拼音”的形式还可衍生出其它几种考查形式来,也应引起注意。

1.单一的多音字考查形式,如: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A.鲜为人知 寡廉鲜耻 屡见不鲜 鲜见B.怨声载道 风雪载途 千载难逢 登载

C.藏垢纳污 藏龙卧虎 矿藏丰富 宝藏D.少安毋躁 少见多怪 老少边穷 多少 答案:D(shǎo)

2.同音字考查形式(2003年即为此种形式),如: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A.玫瑰 岿然 皈依 闺女 B.旌旗 菁华 荆棘 泾水

C.亲戚 缉边 栖息 菜畦D.海蜇 蛰居 褶皱 贬谪 答案:B(jīng)

(六)高考预测

近年来高考对语音的考查,侧重在如下几方面:一是容易读错的字,包括形近而音不同的字和声旁已不代表读音的字。如例题①D项“聒噪”的“聒”与“恬”形近,但它读guō,不读tián;“租赁”的“赁”,声旁是“任”,但“赁”不读rèn而读lìn。二是多音多义字,音随义移。如题高考范题B项“分泌”的“泌”读mì,“秘鲁”的“秘”才读bì,表示国名。又如例题②C项“气喘吁吁”的“吁”读xū,“呼吁”的“吁”才读yù。

语音题的考查考虑到各地考生识别能力有所不同,考查的难度有所降低,表现在题型上由选正确项改为选错项,减少辨音的干扰;在语言材料选择上不涉及因方言不同而造成的声调问题。仍会包括常用常错的字和多音字。预计2002年高考仍会考查这个考点。

(七)复习建议

正确识记汉字读音,虽然只是考查记忆能力,但也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的问题,正确识记汉字读音,也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方法得当,可以提高记忆效果,在这里提供以下几点复习建议,以供参考。

1、注意复习范围

汉字数量虽然众多,但常用字仅有2500个,次常用 字1000个,两者相加起来仅3500个,考题中涉及到的不会超出这3500个字的最大范围,绝大部分出自2500个常用字,其中那些易读错的字往往是命题人命题时的首选,因此,复习时要以《容易读错的字》、《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为了方便大家复习我们复印了这两个表)和高中语文课本(1-6册)后面的《现代汉语词语表》为线索,对里边的字、词要会读,读准。对那些容易弄错的字更要注意。

2、卡片记忆法:在复习上述两个表格(《容易读错的字》、《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内容时,准备一张不透明的硬纸片、铅笔、红笔、卡片等。具体做法是第一次用硬纸片盖住表格中约10个字词右边的注音,然后默读这10个字词,在读错的字词的下面用铅笔划线;第二次也用硬纸片盖住读错的字词的注音,再默读这些字词,在第二次仍读错的字词的下面用红笔做记号;第三次用硬纸片盖住用红笔做记号的字词的注音,并默读,将第三次仍读错的字词抄在卡片上或笔记本上建立自己容易误读的字词库。这样复习更有针对性,效率更高。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