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古文与文言文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滕王阁序》译文(含原文、注释、评点),
《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好似齐飞。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句式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 日本遣唐使抄写版为:“落霞与孤雾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版有研究价值。 最早实出自“夫麟风与麏雉悬绝,珠玉与砾石超殊”(刘勰《文心雕龙 知音》) 〔24〕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穷:穷尽,引申为“直到”。 彭蠡:古代大泽,即今鄱阳湖。 衡阳:今属湖南省,境内有回雁峰,相传秋雁到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返。 浦:水边、岸边。 第四段 〔25〕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遥襟俯畅,逸兴遄飞:登高望远,胸怀顿时舒畅,超逸的兴致迅速升起。 〔26〕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爽籁:清脆的排箫音乐。籁,管子参差不齐的排箫。 遏:阻止,引申为“停止”。 白云遏:形容音响优美,能驻行云。《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27〕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睢园绿竹:睢园,即汉梁孝王菟园,梁孝王曾在园中聚集文人饮酒赋诗。《水经注》:“睢水又东南流,历于竹圃……世人言梁王竹园也。” 凌:超过。 彭泽:县名,在今江西湖口县东,此代指陶潜。陶潜,即
陶渊明,曾官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 樽:酒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有酒盈樽”之句。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今日盛宴好比当年梁园雅集,大家酒量也胜过陶渊明。 邺水:在邺下(今河北省临漳县)。邺下是曹魏兴起的地方,三曹常在此雅集作诗。
曹植在此作《公宴诗》。 朱华:荷花。曹植《公宴诗》:“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光照临川之笔:临川,郡名,治所在今江西省抚州市,代指即
谢灵运。谢灵运曾任临川内史,《宋书》本传称他“文章之美,江左莫逮”。 〔28〕四美具,二难并 四美: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另一说,四美:音乐、饮食、文章、言语之美。
刘琨《答卢谌诗》:“音以赏奏,味以殊珍,文以明言,言以畅神。之子之往,四美不臻。” 二难:指贤主、嘉宾难得。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王勃说“二难并”活用谢文,良辰、美景为时地方面的条件,归为一类;赏心、悦目为人事方面的条件,归为一类。 〔29〕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睇眄:看。 中天:长天。 穷睇眄于中天:放眼长天 〔30〕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宇宙:喻指天地。《淮南子·原道训》高诱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来今曰‘宙’。” 迥:大 〔31〕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日下:京城。古代以太阳比喻帝王,帝王所在处称为“日下”。《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吴会(kuài):秦汉会稽郡治所在吴县,郡县连称为吴会。吴郡,治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 云间:江苏松江县(古华亭)的古称。《世说新语·排调》:“陆云(字士龙)华亭人,未识荀隐,张华使其相互介绍而不作常语,云因抗手曰:‘云间陆士龙。’” 〔32〕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南溟:南方的大海。事见《庄子·逍遥游》。 天柱:传说中昆仑山高耸入天的铜柱。《神异经》:“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 北辰:北极星,比喻国君。《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33〕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关山:险关和高山。 悲:同情。 失路:仕途不遇。 萍水相逢: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34〕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帝阍:天帝的守门人。
屈原《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此处借指皇帝的宫门 奉宣室,代指入朝做官。贾谊迁谪长沙四年后,汉文帝复召他回长安,于宣室中问鬼神之事。宣室,汉未央宫正殿,为皇帝召见大臣议事之处。 第五段 〔35〕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冯唐易老:冯唐在汉文帝、汉景帝时不被重用,汉武帝时被举荐,已是九十多岁。《史记·冯唐列传》:“(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 李广难封:李广,汉武帝时名将,多次与匈奴作战,军功卓著,却始终未获封爵。 〔36〕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屈贾谊于长沙:贾谊在汉文帝时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圣主:指汉文帝,泛指圣明的君主。 梁鸿:东汉人,作《五噫歌》讽刺朝廷,因此得罪汉章帝,避居齐鲁、吴中。 明时:指汉章帝时代,泛指圣明的时代。 〔37〕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机:“机”通“几”,预兆,细微的征兆。《易·系辞下》:“君子见几(机)而作。” 达人知命:通达事理的人。《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38〕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老当益壮: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坠:坠落,引申为“放弃”。 青云之志:《续逸民传》:“
嵇康早有青云之志。” 〔39〕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酌贪泉而觉爽:贪泉,在广州附近的石门,传说饮此水会贪得无厌,吴隐之喝下此水操守反而更加坚定。据《晋书·吴隐之传》,廉官吴隐之赴广州刺史任,饮贪泉之水,并作诗说:“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伯)夷(叔)齐饮,终当不易心。” 处涸辙:干涸的车辙,比喻困厄的处境。《庄子·外物》有鲋鱼处涸辙的故事。 〔40〕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语意本《庄子·逍遥游》。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日出处,表示早晨,引申为“早年”。桑榆,日落处,表示傍晚,引申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后汉书·冯异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41〕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孟尝:据《后汉书·孟尝传》,孟尝字伯周,东汉会稽上虞人。曾任合浦太守,以廉洁奉公著称,后因病隐居。桓帝时,虽有人屡次荐举,终不见用。 阮籍:字嗣宗,晋代名士,不满世事,佯装狂放,常驾车出游,路不通时就痛哭而返。《晋书·阮籍传》: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第六段 〔42〕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三尺:衣带下垂的长度,指幼小。古时服饰制度规定束在腰间的绅的长度,因地位不同而有所区别,士规定为三尺。古人称成人为“七尺之躯”,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童儿”。 微命:即“一命”,周朝官阶制度是从一命到九命,一命是最低级的官职。 〔43〕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终军:据《汉书·终军传》,终军字子云,汉代济南人。武帝时出使南越,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时仅二十余岁 等:相同,用作动词。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称“弱冠”。 投笔:事见《后汉书·班超传》,用汉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宗悫:据《宋书·宗悫传》,宗悫字元干,南朝宋南阳人,年少时向叔父自述志向,云“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因战功受封。 〔44〕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簪笏:冠簪、手版。官吏用物,这里代指官职地位。 百龄:百年,犹“一生”。 奉晨昏:侍奉父母。《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昏定而晨省。” 〔45〕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非谢家之宝树:指谢玄,比喻好子弟。《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安)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接孟氏之芳邻:“接”通“结”,结交。见
刘向《列女传·母仪篇》。据说孟轲的母亲为教育儿子而三迁择邻,最后定居于学宫附近。 〔46〕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鲤,孔鲤,
孔子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