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人类心灵栖居的三个世界——读《荷塘月色》兼究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之由

人类心灵栖居的三个世界——读《荷塘月色》兼究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之由

    04-06 01:45:25    浏览次数: 228次    栏目: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人类心灵栖居的三个世界——读《荷塘月色》兼究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之由,

陶永武 浙江临海回浦中学
(本文刊于《语文学习》2007年第2期)


“一篇《锦瑟》解人难。”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可算是中国现代散文的《锦瑟》篇了。与李商隐的《锦瑟》相似,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创作动因与表现主题,引得评论家们多方探究,提出了种种看法和见解,却最终还是莫衷一是。可以说,在短短的近八十年中,《荷塘月色》的接受史绵延成了中国白话散文的一道奇丽的风景。

在此,笔者也不揣浅陋,试着对《荷塘月色》的主题及创作动因作一番解读。

(一)

《荷塘月色》首次以文学文本而非哲学文本的形式向读者揭示了人类心灵栖居的三个世界。这是《荷塘月色》文本的最大价值所在。

朱自清通过《荷塘月色》告诉我们:我们人类的心灵栖居在三个世界里,它们分别是“现实世界”、“荷月世界”、“理想世界”。

首先是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人类心灵的长居之地。现实世界一方面为人的身心生存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是人类心灵中一切苦闷、烦恼、不得自由的源头。在《荷塘月色》中,“家”就是现实世界的象征,或者说是现实世界的意象化。作者一开头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点明现实世界造成了内心的苦闷、烦恼。作者想摆脱掉这种苦闷、烦恼,就不得不暂时离开这个“家”,去追寻另一片宁静的天地。于是作者“忽然想起”了“总该另有一番样子”的月色下的荷塘,由此作者的心灵开始进入了“荷月世界”。

“荷月世界”又是怎样的一个心灵世界呢?

清净、自由,是荷月世界的最大特点。一走进月色下的荷塘,作者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这一世界的美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心灵上的一切烦恼、疲惫,在进入荷月世界的刹那,似乎都烟消云散了,作者几乎为这种心灵的自由轻松而狂喜而陶醉了:“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荷塘月色》的读者,此时也一定陪伴朱自清先生一起陶醉在这一片荷香月色之中了。你看,不是吗,朱自清笔下的荷塘与月色(文本第四、五、六节)让多少读者迷醉其中!中学教科书也一直要求学生背诵这三节文字,可见其文字与意境的魅力了。但是,这里我想特别指出的是,作为人类心灵的第二栖居地的“荷月世界”,除了清净、自由之外,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它的暂时性。人类心灵在这一世界的栖居,只能是暂时的,它必定要回到永久栖居之地——现实世界。荷月世界颁发给人们的只是一张暂住证而已。显然,朱自清先生已然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刚踏进荷月世界时,他就知道,这美好无边的荷香月色只能“(暂)且受用”。二是它对心灵自由的有限与不彻底性。荷月世界无法彻底隔绝现实世界,在清净自由的心灵的潜意识深处,还留存有现实世界带来的抹不掉的一丝阴影。这阴影随时都可能从心灵的某个角落里冒出来。“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景随情生,这就是作者心灵深处那一丝阴影的浮现。以前有人觉得“峭愣愣如鬼一般”这一比喻与整个荷塘月色的意境太不协调了,旧版中学教材曾删了它。其实“落下”“黑影”与下句的“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中的“画”“倩影”又何尝协调呢?显然并非这个比喻有问题,而是朱自清有意而为之,只是我们一直未读懂罢了。

荷月世界,它只能给予人类心灵暂时的超脱与自由。它与现实世界相邻,现实世界的种种烦恼与苦闷,可能会在不经意间随风而起,乘隙而入。那么心灵无烦无恼、无忧无虑的真正的理想世界又在哪里呢?

它寓存在“江南采莲图”中。

又一个“忽然想起”,作者的心灵从“荷月世界”来到“江南采莲”。一幅“江南采莲图”是作者笔下理想世界的意象化。在理想世界里,人类的心灵首先应是无忧无虑的,于是我们在这个世界里首先看到了一群少男少女(“妖童媛女”)。以少年男女作为自由心灵的承载体,绝不是作者“忽然想起”随手拈来的。我们知道,人生中烦恼最少、最无忧无虑的当属少年时代,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是也。在理想世界里,人类的心灵还应该是快乐幸福的。“妖童媛女,荡舟心许”,情窦初开,幸福莫名。在理想世界里,心灵与心灵更应是相通相惜、相亲相爱的。“采莲”、“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者,怜也。怜即是爱。“江南采莲图”,就是作者所追寻的无忧无虑、自由幸福、相亲相爱的理想世界的化身。但这一世界又显得可望而不可即,可想象、可远观而无可置身,是每个现实世界的人“无福消受”的,只能在想象中过把瘾。

对心灵而言,想象又何尝不是“栖居”的一种方式呢?

夜走荷塘,朱自清先生经历了一次心灵之旅,穿越了心灵栖居的三个世界。《荷塘月色》还以清晰的行文脉络,揭示着心灵的游走轨迹。请看下面这张《荷塘月色》思维路线图:

“想”是心灵之足:两个“忽然想起”(“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连通了心灵栖居的三个世界,结尾再用“这样想着”返回现实。“荷月世界”心灵可以“(暂)且受用”,理想世界却是心灵“无福消受”。文中第三节有句话在行文中有重要作用,不可忽视:“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显然,“冷静”与“独处”是对荷月世界而言,“热闹”与“群居”是对理想世界而言。这两方面都是现实重压下疲惫心灵所渴求的,都是消除心灵烦恼和苦难的途径,因而都为作者所“爱”。尤其是后者,更为作者所向往。不用说采莲“是一个热闹的季节”,就连听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作者亦感叹“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话语中分明有一种欲求“热闹”而不得的怅然!

《荷塘月色》所揭示的人类心灵栖居的三个世界,亦即人类的三个心灵家园。现实世界造成了人类心灵的种种烦恼和痛苦,“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使我们的心灵不得安宁,所谓“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思量堕地一声哭,领取为人万种难”。但现实世界又是人类心灵无法逃避超脱的。逃避只能是暂时的(也许只有生命的终结才是永久的逃避),现实终须面对。《荷塘月色》中作者最终回“家”是必然的结果。理想世界则是人类心灵之梦想家园,它只能以想象的方式栖居而无法置身。但有它存在,我们人类的心灵就不会在现实的苦难中沉沦、堕落。①而处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那个心灵家园,每个成熟的心灵都确知它的存在,并且都曾栖息过。它对人类的心灵生存与成长起着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人们又往往对它视而不见。人们往往更多地关注现实与理想这两极。是朱自清第一次用重笔去描摹它,让人们去关注它。所以在本文中我就借朱先生的文章而名之为“荷月世界”。朱自清这篇散文以“荷塘月色”为题,并且给予“荷月世界”的展现以洋洋笔墨、细细笔触和浓浓深情,其用心是不难明了的。

总之,《荷塘月色》在形而上层面向我们揭示了人类心灵的普遍的生存形式,并且告诉我们,在这三个家园轮流居息,才使得我们的心灵永远保持健康和充满活力。

(二)

下面再来谈谈《荷塘月色》的创作动因。

《荷塘月色》创作动因,就在文首“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不宁静”之因上。是什么造成了朱自清先生“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历来说法纷纭,概括起来有两类:一是因“国”不宁静而使得心不宁静;二是因“家”不宁静而使得心不宁静。本人倾向于后一种说法,认为朱自清先生的苦闷、不宁静源自其家庭生活。这可以从朱自清写作时的家庭处境、创作时间相近的几篇散文以及《荷塘月色》文本自身得到印证。

首先来看朱自清当时的家庭状况。

这里先抄下朱自清的相关年谱。(见季镇淮《朱自清年谱》)

1898年11月22日 生于江苏东海县。

1916年农历年底 结婚。妻扬州名医武威三先生之女武钟谦,与先生同岁。

1918年9月30日 生长子迈先(即“阿九”)于扬州。

1920年5月18日 生长女采芷(即“阿菜”)于扬州。

同年毕业于北大哲学系,暑后携夫人到杭一师教书。

1923年11月8日 生二女逖先(即“转儿”)于温州。

1925年5月31日(闰四月初十) 生二公子闰生(即“闰儿”)于白马湖。

1925年8月 赴清华大学任教,眷属留白马湖。

1927年1月 自白马湖接眷北来。携夫人、采芷、闰生北上,阿九、转儿由祖母带回扬州。

1927年7月 作《荷塘月色》。

1928年1月11日 生三女儿效武(阿毛)于北平。

…… ……

看来那时大学生能否结婚并生子,并不是个问题。

[1] [2] [3]  下一页

人类心灵栖居的三个世界——读《荷塘月色》兼究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之由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