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秋水》复习练习题,
20、《秋水》
一、书下注释
(1)节选自《 》。作者( ),( )时( )家、( )家,名( ),( )家代表人物。与( )被世人并称为“( )”。著作有《 》,亦称《 》,本文体裁是( ),寓言故事还有《 》、《 》、《 》、《 》。
(2)秋水:( )。水,这里指( )。(3)时:( )。(4)灌:( )。(5)河:这里指( )。(6)涘( ):( )。(7)泾( ):通“( )”,( )。 (8)渚( ):( )。(9)不辩牛马:( )。辩,( ),现在写作“( )”。
(10)于是焉:( )。(11)以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己,( )。
(12)欣然:( )。(13)东面:( )。面,( ),( )。 (14)端:( )。
(15)旋:( ),( )。(16)面目:( )。 (17)望洋:( )。
(18)野语:( ),( )。(19)闻:( ),( )。(20)莫己若:即( ),( )。
(21)我之谓也:( )。(22)且夫:( )。(23)少仲尼之闻:( )少:( )作( ),意思是( )。 (24)子:( )。
(25)轻伯夷之义者:( )。 轻:( )作( ),意思是( )。
(26)长:( ),( )。 (27)大方之家:( )。方,( )。
二、通假字
不辩牛马 “( )”通“( )”,( )。 径流之大 “( )”通“( )”,( )。
三、一词多义
(1)若:望洋向若 ( )。 (2)面:东面而视( )(3)闻:闻道百( )。
以为莫己若者( )。 河伯始旋其面目 少仲尼之闻( )。
天涯若比邻 ( )。
天若有情天亦老 ( )
(4)始:始旋其面目( )。 (5)之:野语有之曰( )词,代指( )。
始吾弗信( )。 我之谓也( )词,无实义,( )。
(6)于:至于北海( )。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词( )。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词,表( )。
四、古今异义
(1)百川灌河 古义:( ); 今义:( ),泛指( )。
(2)于是焉 古义:( ); 今义:( )。
(3)至于北海 古义:( ); 今义:( )。
(4)东面而视 古义:( ); 今义:( )。
(5)大方之家 古义:( ); 今义:( )。
五、词类活用
1、秋水时至 时:( )词作( ),( )。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