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词语 口号 名人名言 顺口溜 祝福语 短信 教学文档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考研 自考 企业管理 营销 人力 财务 个人创业 求职指南 厨艺教学 物业 管理文库 谜语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一历史教案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06-21 15:57:35    浏览次数: 619次    栏目:高一历史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一历史教案,人民版高一历史教案,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deyou8.com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文 章来 源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课程标准要求
晋商在明初利用地接北部边防之便,为官府运送军粮,将粮食运至边地交纳,获取贩盐的权力,成为富有的大盐商。后来,晋商逐渐扩大经营范围,如贩卖丝绸、铁器、茶叶、棉花、木材等。经过长期的经营和积累,晋商的财力不断壮大,到清代时,资产达百十万者不可胜数,晋商首富亢氏的资产多达数千万两。乾隆年间,晋商开始兴办票号。票号经营存款、放贷、汇兑,也可以为官府代解钱粮。晋商的活动范围极为广泛,许多人甚至走出国门,到日本、东南亚、俄罗斯等地去做生意。晋商自豪的说“凡有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学习“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明确以下三维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古代商业发展的概况;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商业、城市经济在各个时期的演变,提高分析、梳理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通过分析各个时期城市经济不同特点,概括分析阶段特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商业与城市作为封建经济的重要补充,对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总的看违背历史发展潮流,是封建社会发展迟滞和漫长的重要因素。
自主学习精要
一、商业的产生、发展
 1、原始商业的产生:原始社会末期,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在氏族部落之间和氏族内部偶尔出现了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产生了原始商业。
 2、发展:
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出现。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将商人们集中起来,设官统一管理,为他们提供衣食,驱使他们为政府服务。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庶人冲破官府的束缚,在经营商业中发家致富,成为有强大经济实力的自由商人。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各国纷纷铸造货币,黄金、白银也开始用为货币。随着商业的繁荣,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
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起来。长安、洛阳 、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元代更广泛流通纸币,古代商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
  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新特点,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   占据主要地位,农产品也大量进入市场。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作为农产品加工的副业产品,也都成为商品化的组成部分。广泛使用贵金属货币白银,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集聚。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徽商、晋商、宁绍商人、闽商等大商帮。
思维激活
说一说  中国古代商业的产生和发展情况是怎样的?明清时期商业发展有什么新特点?
做一做  “边城暮雨雁低飞,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这首唐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 张骞出使西域时西行的骆驼队
B. 丝绸之路开通后,丝和丝织品大量西运
C. 长安城内客商往来,繁华无比
D. 安史之乱后,丝绸之路因战乱时断时续
答案:B
二、城市的繁荣:
城市是社会的中心,商业繁荣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随着商业贸易发展的水平不同,古代城市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自周秦迄唐代,凡县治以上的城市,都有官设的市作为交易场所,设市令或市长管理。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商业交换受到官府的严格限制。县城以下,一般禁止设市,否则视为非法的私市。这时期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
   唐都长安承袭西周以来的城市布局并加以完善,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墙、坊墙均被拆毁,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分散在城中,面街而设,形成街市。原先禁止设市的城郭乡村,也被允许置市贸易了。市的启闭也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等。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丝绸之路: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经过的交通要地,兴起了一座座繁盛的城镇。自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向西,敦煌、楼兰、龟兹、于阗、莎车、疏勒等,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丝绸之路上。
  陶瓷之路:唐宋以来,海上陶瓷之路的发展兴盛,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除早已发展起来的广州之外,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扬州、登州(今蓬莱)等都繁盛一时。各港口城市“番客”(来自波斯、阿拉伯、印度和欧洲各国的客商)云集,船舶数不胜数,货物堆积如山。
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
思维激活
说一说  试概括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情况。简要说明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是怎么回事?
做一做  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指着这幅名画说:“我们的祖先早已熟悉商品经济了。”这幅图片反映了
 
A.唐代后期坊和市的界限逐渐被打破
B.临安城内店铺林立的场面
C.宋代开封地区繁华的商业景象
D.五代十国商业的空前繁荣
答案:C
三、重农抑商
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政府的商业政策息息相关。早期商业的发展,在社会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统治者的重视和鼓励,使民间商业得以迅速发展。
但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矛盾,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崛起。
汉初民生凋敝,商人却囤积牟利。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并严禁商人购置土地。汉武帝时,实行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告缗”等经济措施,全面控制工商业。私营工商业受到沉重打击,再也无法与国家抗衡。
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
明清时期,朝廷昧于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大势,依然坚持抑商政策。统治者严格限制商人活动,重征商税,严厉控制民间对外贸易。
明清时期的抑商政策,虽然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活动的发展,但确实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
思维激活
说一说  中国古代历朝政府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是什么?表现怎样?
做一做  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为官仕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
A.休养生息的政策     
B.限制商人的政策     
C.禁止经商的政策     
D.反腐倡廉的政策
答案:B
核心问题突破
1、考点一:中国古代商业经济发展的特点
学法指要:要注意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环境两方面进行联系分析,再加上商业特殊的发展历程来总结。
思维开放线
(1)商业市场形式多样。
(2)城市商业经济发达。
(3)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
(4)在货币流通领域,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朝时期形成了以白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用货币流通制度;白银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商业资本的积聚。
(5)商人群体活跃。
(6)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案例拓展园: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出现的新现象有
①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②涌现出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③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经济空前繁荣和发展,在全国各地涌现了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资本主义萌芽是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显著特征。
2、考点二:中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学法指要:对于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要从整个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进行归纳理解;要注意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思维开放线  农业是基础,为手工业提供原材料,手工业的发展又为商业繁荣提供了更多产品,交通则进一步促进商业繁荣,城市则是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发达、繁荣的最集中、最真实的写照。“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