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主张“齐物”即万物的本质相同,对人生主张“逍遥态度”,认为人要顺从自然
3. 黄老之学 (西汉初):道家学派中的黄帝学说及老子学说
A主张“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无为
B内容为治身、治国以早期道家理论为基础,又兼采阴阳、儒、墨、法等学说
4.道家学派后来逐渐演变为道教
三、法家思想
韩非子 (战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A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B主张社会要变法革新——政治思想
四、墨家思想
墨子(战国):墨家学派创始人,
A创立了严密的组织
B主张 “兼爱” “非攻” “尚贤”-------------------------政治思想
C主张“尚力” “节用”“节葬”--------经济思想
五、兵家思想
孙武 孙膑(战国):《孙子兵法》以及《孙膑兵法》
《孙子兵法》 :提出一整套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被尊为兵法经典。
孙膑:强调战争规律重视人的作用等.
六、批判思想
李贽(明代):“异端”与孔孟思想格格不入
A否认孔孟学说B批判程朱理学C倡导人性自由发展,主张男女平等
顾-王-黄(明清):
A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反对君主专制;导言论自由;立自上而下的监督机构,以限制君主.
B经济上,提出工商皆本:批判“重农抑商”思想
C思想上,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程朱理学和八股取士的脱离实际,主张社会变革。
意义:强烈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给后世民主思潮以启迪;经世致用思潮影响深远,治学方法开启清代考证之风。
七、原因背景分析及意义
1、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及意义(第2课)
原因:(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宗法分封制崩溃,传统的礼法秩序受到猛烈冲击,社会大变革。
(2)各国为富国强兵,竞相礼贤下士,士人活跃。
(3)私学兴起。
意义:
(1)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2)诸子百家思想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董仲舒大一统思想形成的背景及意义(第3课)
背景:
(1)汉武帝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增强。
(2)但当时的西汉也面临许多新问题:土地兼并、商贾膨胀;王国势力太大;民族矛盾尖锐,边境不宁等。这些都要求汉武帝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的国家。
意义:
(1)适应了汉武帝的政治需要,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2)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3、宋明理学出现的原因及评价(第4课)
原因:(1)儒学受到佛、道教的冲击,统治地位动摇。(2)“三教合一”潮流出现。
评价: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产生消极影响;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4、中国取得那么高的科技成就的原因及对世界的影响 (第6课)
原因:(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是中国古代科技辉煌的根本保障。
(2)各朝代十分重视交通的发展,促进了科技的交流与传播。
(3)教育的发展,培养了许多人才。
(4)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富有创造力。
(5)中国古代科技多与社会生产、生活直接相关,易于在社会上传播。
影响(主要是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文化思想的传播;火药——促进了欧洲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封建的骑士阶层衰落;指南针——促进力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
5、试分析一下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第4课)
共同点:(1)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儒学的传统核心思想;(2)影响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不同点: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把握“理”的途径不同。
八、科技成就(第6课)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一览表
天文学:
时间
发明者
成就
世界地位
战国
甘德
《甘石星经》
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
《石氏星表》<天文>
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东汉
张衡
水运浑象仪
´
地动仪(测定地震方向)
´
地球是圆的
比欧洲早1000多年
唐朝
僧一行
黄道游仪
世界上首次用它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
实测子午线的长度
´
制成水流为动力的水运浑象仪
´
元
郭守敬
简仪
比欧洲同类发明早300多年
测定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值
受到世界天文学界的推崇
《授时历》
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数学:(注重实用)
时 间
发明者
成 就
世 界 地 位
春秋战国
´
九九乘法口决、度量衡、筹算计算法
´
东汉
´
《九章算术》
书中记载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
南朝
祖冲之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 位
比世界领先1000 多年
农学:(强调应用)
时 间
作 者
成 就
世 界 地 位
南北朝
贾思勰
《齐民要术》
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农书
元朝
王祯
《农书》
详细包含了农业各方面的知识介绍生产工具
明朝
徐光启
《农政全书》
达到了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博采古今,吸收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医学:(以为君除疾为民除厄为目的,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从而保证农业有充足的劳动力)
时间
发明者
成就
世界地位
西汉
´
《黄帝内经》
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东汉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四诊疗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
华佗
麻沸散、五禽戏
最早的麻醉药剂和最早的体育保健体操
明代
李时珍
《本草纲目》
中国药物学的最高成就,全面系统地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分类法,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
四大发明:
时 间
成 就
世 界 地 位
西汉
造纸术
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
唐朝
雕版印刷术
《金刚经》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记载的印刷品
北宋
毕升发明
活字印刷
唐宋
火药
在14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的震动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骑士阶层日益衰落;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北宋
指南针
北宋时运用于航海;13世纪传入欧洲,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一、汉字与书法
二、笔墨丹青——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
三、诗言志,歌咏言——中国古代的诗歌
四、从传奇到小说——中国古代的小说
五、梨园春秋——中国古代的戏剧
文化史第一、二单元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观念主要是 ( )
A.重义轻利 B.人性本善 C.尊王贱霸 D.忠恕之道
2.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家是 ( )
A.孟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
3.“吾是以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可以治国也。”持这种观点的学派是(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4.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 有利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② 与当时的社会变革没有关系
③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④ 该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A.① ② ③ ④ B.① ② ③ C.② ③ ④ D.① ③ ④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之所以被汉武帝采纳,主要是由于( )
A.董仲舒的建议 B.朝中大臣均为儒家弟子
C.适应了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 D.其他学派的主张都不能治国
6.程朱理学和汉代儒学的关系是( )
A.完全更新 B.因循守旧 C.继承和发展 D.外在形式的变化
7.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个“天理”主要指( )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8.经世致用思想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
A.黄宗羲 B.王夫之 C.顾炎武 D.李贽
9.战国时期的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在于( )
A.阶级立场不同 B.政治主张的分歧
C.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D.社会性质的差异
10.我国古代天文学的成就突出,主要是因为( )
A.农业发展的需要 B.手工业发展的需要
C.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D.是在封建迷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1、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在地理大发现中起重要作用的宋代科技成就是( )
A.地动仪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罗盘针
12、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出现在( )
A、商代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三国两晋时期
13.汉字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14.“诗仙”李白的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诗圣”杜甫的诗作则充满着沉郁真实而深刻的感情,这是因为( )
A.李白性格豪放,杜甫性格沉郁
B.李白出身于大地主家庭,而杜甫出身于农民家庭
C.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而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D.杜甫的艺术技巧不如李白
15.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代以后绘画艺术的突出特点,《清明上河图》所反映的时代风貌是( )
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B.民间文化的发展
C.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D.世情小说的出现
16、下列文化现象与城市经济和工商业发展无关的是
A.先秦散文的出现 B.宋代话本和词的出现
C.世俗画的出现 D.明清小说的出现
17.“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从词风格上看,该词属于 ( )
A.婉约派 B.豪放派 C.田园派 D.花间派
18、下列文学形式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赋——诗——词——话本——小说
B.诗——赋——词——话本——小说
C.赋——词——诗——话本——小说
D.词——诗——赋——话本——小说
19.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 )
A.古代戏曲的起源 B.古代戏曲的成熟
C.国剧的形成 D.地方戏的崛起
20.话本和明清小说兴起和繁荣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经济繁荣为话本和小说的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
B.市民阶层兴起为话本和小说的兴起与繁荣提供了阶级基础
C.通俗文学的发展
D.话本和小说通俗易懂
21、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yet,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 swell",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作舟和水,这句话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著作? 这位学生正确地回答
A、Li Er B、Zhuang Zhou D、Xun Kuang C、Meng Ke
22、宋明理学的积极方面有
①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②注重人的气节、品德③讲求自我节制、奋发图强 ④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科技成就是
A、罗盘针 B、地动仪 C、造纸术 D、雕版印刷术
24、他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大画家,他认为“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眼睛)之中”,此人是
A、顾恺之 B、王羲之 C、吴道子 D、王夫之
25、一人生活在明朝时,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有可能发生的是
①喜欢画年画 ②读了许多带插图的小说 ③在科举考试中用颜体书法写了一篇八股文,高中榜首 ④喜欢听京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6、、通过文学来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历史,可读性最强的作品是
A.“三言“二拍” B.《红楼梦》 C.《聊斋志异》 D.《儒林外史》
二、问答题
27、从春秋战国到汉代我国的思想界发展的趋势是什么?试论述从春秋战国到明代儒家思想的地位怎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今天我们要怎样对待儒家文化?
(1)从百家争鸣到思想专制。(2分)(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不受统治者重视。原因是儒家思想比较保守,不符合春秋战国历史发展趋势。秦朝建立后,用法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实行“焚书坑儒”,禁止儒家思想传播。原因是儒家思想不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不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汉武帝即位后,采用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宋代儒家思想发展为理学,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原因是理学思想强调封建伦理道德,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明代理学思想取得统治地位,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内容,受到空前重视。原因是儒学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15分)
(2)今天,我们对于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要正确对待,既要继承其精华,宏扬其优良部分,又要剔除其中的糟粕,批判和否定其中的消极部分。(4分)
28、许多人认为文学反映鲜明的时代特色。请结合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的文学特色和时代的关系。
(1)唐诗具有开朗奔放、刚健清新的时代特色。原因是唐代经济繁荣,对外开放和多元文化造就了唐诗的辉煌,加上唐代实行科举取士的制度,使许多来自中下层的文人有机会施展抱负,他们把丰富的生活体验,自信乐观和昂扬进取的精神融入诗歌。(4分)
(2)宋词具有爱国、忧国和悲愤的时代特色。主要原因是北宋统一后,经常受到辽、西夏和金等周边少数民族的进攻,腐败的宋统治者用送“岁币”或向金称臣的办法求得苟安。所以许多词人面对山河的破碎和民众的苦难激发了他们救亡图存的的社会责任感。有些词人通过诗词表达自己对统治者妥协政策的不满和失去故土的悲愤之情。(4分)
(3)元曲往往抒发愁闷情怀、人生失意无奈和逃避现实的心理。原因是元朝是蒙古人统治,汉族知识分子进取无望,心情压抑,通过元曲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的心情。(4分)
(4)明清小说浸染着拜金逐金的风气,又带有批判现实主义色彩。原因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达,拜金逐金风气的盛行也影响了小说的创作。明清社会繁荣的背后也蕴藏着深深的社会危机,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毛肚加深,一些文人对现实不满,写出一些批判现实主义的力作。(5分)
历史学习广场
高考历史考点分析
历史教师中心
名师课堂 历史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教材精讲 历史教学参考
学生园地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学习经验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历史复习
高三历史复习方法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 高三历史第三轮复习
历史博览
历史高考资讯 高中历史新课标 历史之最 历史知识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