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延安动不了这种手术。她决定去西安,从那里转赴上海去做手术。就在这时,她突然发现自己又一次怀孕了,这更坚定她要走的决心。她生孩子生怕了,想同毛泽东分开一段时间,减轻一下身体的负担。毛泽东知道贺子珍要走,极力挽留她,说:“我这个人平时不爱落泪,只在三种情况下流过泪,一是我听不得穷人的哭声,看到他们受苦,我忍不住要掉眼泪。二是跟过我的通讯员,我舍不得他们离开。有的通讯员牺牲了,我难过得落泪。我这个人就是这样,骑过的马老了、死了,用过的笔旧了都舍不得换掉。三是在贵州,听说你负了伤,要不行了,我掉了泪。”接着,他又动情地说:“我现在的情况同在王明路线时期不同了,我有发言权了。以后,不会再让你像过去那样,跟我受那麽多的苦了。”
但是,贺子珍去意已决,将李敏托付给奶妈,收拾起简单的行装,于一九三七年底匆匆离开延安,打算去上海治病。
贺子珍拒绝了毛泽东的再三挽留
坚决要一个人出走
贺子珍到达西安时,上海已沦陷于日本帝国主义之手,去不成了,怎麽办呢?她又不愿回去。当时,贺子珍住在中共驻西安办事处。毛泽东托人捎来口信,请贺子珍回延安去。但是,贺子珍没有回去。她在西安住了几个月。这时,共产国际的代表从苏联经新疆、西安去延安。贺子珍得到启发,上海去不成,可以到苏联去。到那里,不但可以取出弹片,养好身体,还可以获得学习的机会。
于是,她从西安乘汽车到了兰州,以后又到了新疆,住在迪化(现乌鲁木齐)中共新疆办事处。
在她等待去苏联的飞机的时候,毛泽东又一次托人捎来口信,请她不要去苏联,返回延安,贺子珍没有接受这个召唤。
不久,驻新疆办事处收到中央的一份电报,要求所有在新疆候机去苏联的同志全部返回延安。这又是一个让她返回延安的好机会。其他在新疆等候出国的同志都回延安了,可是贺子珍没有回去。她最终把返回延安的机会错过了。
她在新疆呆了几个月,终于去了苏联。
回首往事,贺子珍充满悔恨
承认事情不是自己想象得那么简单
至今,人们谈到这段往事,都为贺子珍感到惋惜。贺子珍在谈到这段历史时,充满了悔恨,眼神变得呆滞,她说:“我不怨毛泽东,一切都怨我。我当时太年轻不懂事。我一心只想出去把身体养好,再学习几年就回来。我还想为党做点工作,没想到事情并不是我想的那麽简单。”
一九四零年,贺子珍的好朋友曾志来到延安学习。她去拜见毛泽东。畅谈一番后,毛泽东留她吃晚饭。面对故友,毛泽东忍不住吐出心里话。
曾志回忆说--
我老惦记着贺子珍,可又不敢贸然提她,没想到有一天,毛泽东竟主动地说起了她。
毛泽东感叹道:“我同贺子珍还是有感情的,毕竟是十年夫妻嘛!”
“那为什麽要离开呢?”
“不是我要离开她,而是她要离开我。她脾气不好,疑心大,常为一些小事吵架。”
“有次一位外国女记者采访我,美国女人开放无拘无束,我也爱开玩笑,我们又说又笑,这就激怒了贺子珍,她不仅骂了人家,两人还动手打了起来。我批评她不懂事,不顾影响,她不服,为此我们两人吵得很厉害。一气之下贺子珍说要去西安,然后到苏联治病,她身上有十一处弹片。我希望她能回来,写了封信,派警卫员送去到西安并接她回来。但贺子珍不回,却捎回一方白手绢,上面写了决别信,不久她就去了苏联。”
“这封决别信,至今仍旧保留在我的铁箱子里。”
沉默片刻,毛泽东又说:“但我还是挂念着她的,她在长征中吃了不少苦,跟我十年生了十个孩子,年头生一个,年尾又生一个。”
“我最怀念的还是在中央苏区生的毛毛,部队出发时,孩子站在路边送行,那时毛毛才四岁,没想到一别就再也见不到了。”
毛泽东谈起贺子珍,谈到毛毛流露出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伤感,这伤感,过去我从未在毛泽东身上发现过,看到的都是欢天喜地的大丈夫气概。
他还告诉我,他在中央苏区受到错误路线打击,被从领导岗位上撤下来后,名义上是苏维埃主席,但无实职工作,又患了病,连贺子珍也不怎麽理他,不去照顾她,却强调自己有事情要干。
毛泽东说:“我当时就那麽想读书吧!坚持真理,也不怕老婆离婚,一切我都不在乎,我只一心一意想去多读书!”
我相信毛泽东讲的都是心里话。在毛与贺的分离上,人们总是指责毛,连我也认为毛泽东未免太负心。今天听了他的一席肺腑之言,我这才感觉到他有着难言的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