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可以夸张地说,西方的文明和文化的普及,应归功于基督教所强加的人必
诵咏的《圣经》。而我们许多的古典诗词知识,也许应归功于毛泽东的诗词在
文革期间的广泛普及。 对我个人来说,古典诗词的知识更多来源于小时候的
“私塾” 老师蔡起贤。虽然蔡先生与老毛的间接瓜葛没有什么好结局——蔡
先生自解放后,特别是五七年反右之后就不断惨遭迫害,但他在当年只有五六
平方米的房间中,还珍藏着一套四卷他编撰的手抄 “毛主席诗词诠释”,不
知今天这部著作出版了没有? 书中引古论今,把毛泽东的诗词风格及引用的
典故都一一注释。蔡先生的古典文学之功底极其深厚,显然是一个十足的老毛
要打的“老九”。然而从老毛的诗词看,老毛却也是彻头彻尾的“老九” 。
文革高峰的时候,历史课被视为“封建”而废除,而老毛的三十几首诗中,却
将整部中国历史排列下来 —— “不周山下” “子在川上曰”,“鲲鹏展翅”
“沽名学霸王”,“秦皇汉武”“魏武挥鞭”,“唐宗宋祖”,“成吉思汉”,
“军阀重开战”,“百万雄师过大江”,此外还点缀着 “小小环球” 的国际
主义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以至 “土豆加牛肉”的苏
修(看今日,已不是“土豆加牛肉” 步入共产主义, 而是“面包加汽油”
跳进资本主义了)。毛泽东的诗词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壮阔,其挥写的常常是
万里江山,千军万马的宏伟场面。历来的诠释者都是在强调其辽阔之中的“革
命乐观主义”, 但如果仔细读一下,字里行间却也常常流露出一种曹孟德的
“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的隐隐惆怅。例如“怅寥廓,问苍茫大地”,“一
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萧瑟秋风今又是”。数一数,他用得最多的字
是“万”和“苍”,也许这正是他的人生哲学“人间正道是苍桑”的叹息吧。
写古诗最难的是写现代题材。记得小时候跟蔡先生学古诗,写来写
去总不外“闲行阡陌上,万里碧云长”,“半斜夕阳下,醉卧古松旁”的老气
横秋诗句。要写现代题材吧,“万丈高楼平地起”,“车水马龙运输忙”则太
打油,而郭沫若的“大快人心事,粉碎四人帮”则叫人哭笑不得。毛泽东诗词
中最成功的一点,则是用古体诗及大量典故来描写现代题材。试看“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更有许多“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雄关漫道真如铁”等的战争题材。
纵观毛泽东其人,为政似朱元璋秦始皇,诗词偶如曹操,这些都很可
理解,但有一个唐朝诗人对毛泽东诗词的影响似乎更大,这就是既非帝王将相,
又非政坛沙场风云人物,只活了二十七岁的一介书生李贺。“一唱雄鸡天下白”
源于李贺的“雄鸡一声天下白”(前者在平仄及炼字上比后者更佳),“人生易
老天难老”或“天若有情天亦老”则是出自李贺的原句“天若有情天亦老”。
也许可以这样理解∶李贺与毛泽东都是既不信鬼神或藐视鬼神,而诗作中却充满
了鬼神之气的矛盾人物。
毛泽东喜欢借用别人的诗句,这一点使古典正统先生们大为反感,因而
贬其诗词为“抄袭”。而实际上这些借用之句都有许多神妙之处。例如前面所讲
的李贺诗句,还有“我欲因之梦寥廓”(李白∶“我欲因之梦吴越”),“天若
有情天亦老”(见李贺句,或薛昂夫“春若有情春更苦”),“东临碣石有遗篇”
(曹操∶“东临碣石”)。其引用之句恰到好处,而炼字常比原句更妙。
毛泽东诗词另一个明显特点是粗旷。这是用古典诗词写现代题材最难的
一点。“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老年的毛
泽东也许粗旷的什么都不讲究了,已至冒出著名的“不须… …”的佳句来。
这个世纪是中国社会的苍海桑田。无疑,毛泽东已成了现代中国的“魏
武挥鞭”,“今朝”的“风流人物”。想当年,毛泽东作古,举国吊丧痛哭,而
隔岸台湾则是爆竹一片 (见76年9月“纽约时报”)。 叹今日,十年文革已成
伤痕,毛像毛选又成热门之物。真可谓,“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王璜鑫 1992年1月于美国费城
【附】此电子文本,除特别注明外,大多为我妻子曾夏云和我所输入。注解取自
数家(如臧克家、郭沫若、周振甫等),去其政治性语言,只留背景事实及词句诠释。
*mao-zedong.001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猷。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词牌)∶由东汉的沁水公主园得名。
长沙∶1913-1918毛泽东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
同学少年∶毛泽东于一九一八年发起新民学会,入会有蔡和森、何叔衡。
猷∶劲
*mao-zedong.002
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
一九二七年春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题解∶此词意景可对照王维的《江汉临眺》∶“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
地外,山色有无中。”
菩萨蛮(词牌)∶唐朝女蛮国进贡者。他们梳有高高发髻,戴金饰帽子,挂珠玉项圈。
黄鹤楼∶长江南岸武昌。传仙人子安骑黄鹤过。唐崔(景页)的《黄鹤楼》∶“昔
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
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龟蛇∶龟山在汉阳;蛇山在武昌。
酹(lei4)∶祭奠,浇酒于地。苏轼《念奴娇》∶ “一樽还酹江月”。
*mao-zedong.003
毛泽东《西江月·井岗山》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jing1)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威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西江月(词牌)∶李白《苏台怀古诗》∶“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井岗山∶在江西西部及湖南东部,方圆五百里。
*mao-zedong.004
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
一九二九年秋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梁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蒋桂战争∶蒋介石—桂系李宗仁战争(1929年2月)
一枕黄梁∶唐沈既济《枕中记》之卢生。
汀江∶流经福建长汀,上杭。
金瓯∶古喻国家江山完整无缺
*mao-zedong.005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一九二九年秋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采桑子(词牌)∶本于古乐采桑曲。
重阳∶阴历9月初9。
人生易老天难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
*mao-zedong.006
毛泽东《如梦令·元旦》
一九三零年冬
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如梦令(词牌)∶唐庄宗诗句“如梦、如梦”
宁化、清流、归化∶于福建
*mao-zedong.007
毛泽东《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一九三零年冬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处?
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
十万工农下吉安。
减字木兰花∶由《木兰花令》减字变韵而成。
广昌∶江西南丰县南,汝水上游西北岸。
吉安∶江西中部。
*mao-zedong.008
毛泽东《蝶恋花·从汀洲向长沙》
一九三零年夏
六万天兵征腐恶,
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赣水那边红一角,
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
席卷江西直捣湘与鄂。
国际悲歌歌一曲,
狂飙(biao1)为我从天落。
蝶恋花(词牌)∶又称“鹊踏枝”,宋晏殊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