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一同步辅导“课堂讨论”辨|秋水

“课堂讨论”辨|秋水

    11-14 22:52:30    浏览次数: 627次    栏目:高一同步辅导

标签:高一同步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课堂讨论”辨|秋水,



  课堂讨论的意义在于通过学生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在信息的多项传递过程中巩固已取得知识,或解决有争论的、学生难以直接理解的问题。课堂讨论的形式多样,全班讨论、小组讨论、专题讨论、辩论式讨论、穿插讨论等,但不管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精心设计、组织,才能充分发挥讨论的作用。
  穿插式讨论是教学操作中运用最多的一种。所谓穿插式讨论,指在课堂教学中,将讨论作为一种教学方式,与其他教学方法穿插运用,作为其他教学方法的有益补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里面应注意两个问题,即讨论什么、什么时候讨论。
  曾经听过一节区级公开课(应是准备得比较充分的一节课),课题是《秋水》(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也是高一第一学期的最后一篇课文,按理应上出自读课的特点)。其间有一个讨论的环节:读课文,疏通文字,讲解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如此细细梳理之后,教师请同学分析这篇课文的主旨。但教师并没有让学生看书后回答,而是先讨论了两分钟。这个讨论属穿插式讨论,却“穿插”得很不是时候。还没让学生回答,你怎么知道学生对课文主旨的理解不准确或是有难度?一般情况下高中语文课上穿插讨论的时机应是学生对所学内容存在理解上的片面、偏差或疑惑时,教师才相机行事,通过讨论,让学生集思广益,在思维的碰撞与融合中获得真知。《秋水》这篇课文对学生而言,语言及主旨的理解都不是什么难事儿,此处安排讨论只能理解为作秀,是做给听课人看的“讨论秀”。
  可能有的老师有一种误解,认为一节成功的课必须有课堂讨论,缺了这一环节,这节课就不完整也不完美。若从“完整”或“完美”的角度去设计《秋水》这一课,我想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把它当做一篇文章去读(这位老师其实是上了一节古代汉语课),在理解文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品味庄子散文思想的深邃和文化的美。有几个问题(这些问题若由学生提出来是最“完美”的)可以讨论:河伯在海若面前自惭形秽,除了与前文构成对比外,有没有其他用意?河伯对“少仲尼之闻轻伯宜之义”这种说法到底是什么态度?“始吾弗信”到底“弗信”什么?见到海若后,河伯应该“信”了,他又信的是什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无疑会让学生对庄子的无限相对论思想有个初步的了解与评价,对《庄子》散文中的孔子及弟子形象与庄子的态度有初步的印象。当然,讨论的顺利进行需要学生有充分的课外阅读的基础。如果学生对庄子及《庄子》了解甚少,这些问题可以由老师做拓展性介绍而不一定非“讨论”不可。这种“残缺”要强似画蛇添足式的“完整”,更何况这到底是不是“残缺”,还是个很大的问号呢。
    课堂讨论,还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作者单位系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010号北师大天津附中)



“课堂讨论”辨|秋水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