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一同步辅导从余光中的散文理论来看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

从余光中的散文理论来看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

    11-14 22:52:30    浏览次数: 744次    栏目:高一同步辅导

标签:高一同步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从余光中的散文理论来看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

前言
黄维梁先生在《火浴的凤凰---余光中作品评论集》的导言 中,曾这样论赞余光中先生的散文成就:「他的笔真的法力无边: 学则博引古今中外,意则翻空出奇,擅于运用比喻,精于铸造警 句,或则幽默机智,或则沉郁深远,有瑰丽之姿,具雄长之气;句 势长短,变化多端,文言口语,欧化语法,参酌互用,令人叹为观 止1。」的确,余光中先生的这只笔真是一只健笔,多彩多姿,老 而弥坚。虽然余先生曾戏称自己:「左手写散文,右手写新诗。」 但这只左手所写出来的文章,不论是评论说理或是创作抒情,都足 以成为华文写作的典范。
余光中先生的散文理论集中而具体的呈现在〈剪掉散文的辫子〉 一文中。他强调现代散文应讲究弹性、密度和质料,何谓弹性、密 度、质料?余先生于文中有他自成系统的说明。如果能将余先生的 创作理论拿来实际验证余先生的散文作品,如此一来,「以子之矛 攻子之盾」,或许能更清楚的掌握余先生散文创作的个中三昧。而 〈听听那冷雨〉则是典型的余氏散文,其中灵活的句式、繁复的意 象与情境的营造,都很适合高中学生来做精读鉴赏,并得以藉此学 习现代文艺的表现技法。因此,本文以余先生的作品〈听听那冷雨〉 为例,尝试以〈剪掉散文的辫子〉文中所提出的弹性、密度、质料 这三点创作理论,来分析〈听听那冷雨〉一文的创作特色。
以下将逐一参考余先生所谓弹性、密度、质料的说明,在〈听 听那冷雨〉一文中分别找出例证,并予以分析说明。各位教师可以 要求学生先用心阅读余先生的〈听听那冷雨〉与〈剪掉散文的辫子〉 两篇文章,然后将本文做为阅读之后的作业练习。本文表格里「举 例」与「说明」的部分,教师可以只提供一个例子,其余的例子则 请学生仿照范例的形式自己从〈听听那冷雨〉文中找出来,并且加 以文字说明。如此一来,既可以让学生精读两篇好文章,又可以训 练学生分析归纳、整理表达的能力。笔者的学生所交上来的作业虽 然程度不一、优劣互见,但大致上,对余光中先生所提出的弹性、 密度、质料都能有所体会,而学生所找出来的例子,所写出来的说 明也不乏新意与佳作。
一、弹性:
余先生说:「所谓弹性,是指这种散文对于各种文体各种语气 能够兼容并包融和无间的高度适应能力。文体和语气愈变化多姿, 散文的弹性当然愈大;弹性愈大,则发展的可能性愈大,不致于迅 趋僵化。」所以他认为只要以「现代人的口语为节奏的基础」,在 情境所需时,不妨使用一些欧化或文言的句子,以及适时而出的方 言或俚语2。以下即从三个方向来探索〈听听那冷雨〉文中的弹性。
(一)请找出〈听听那冷雨〉一文中欧化的句法:欧化的句法如倒装 句、插入句、被动句等,只要不是生涩不通的翻译腔,适时的采 用欧化句法,可以让文章的句法更活泼新颖。
《例一》
举例:因为雨是最原始的敲打乐从记忆的彼端敲起。瓦是最最低沉 的乐器灰蒙蒙的温柔覆盖着听雨的人,瓦是音乐的雨伞撑 起。
说明:本段文字原意为「雨如敲打乐,敲起最原始的记忆」,「瓦 如撑起雨声的伞」,活泼的句型与特意的倒装,加上不完全 的句子,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
《例二》
举例: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说明:此为倒装句与插入句。原意是「雨在窗外喊谁」,并插入了 「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作为雨滴的譬喻。「窗外在喊谁」 是倒装句,且既可解为「在窗外喊谁」;又可解为「谁在窗 外喊」。如此歧义、倒装又兼拟人,增加文意解读的乐趣与 迷离的气氛。
《例三》
举例: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 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
说明:「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是被动句法。并插入蚕咬的声音- --「细细琐琐屑屑」与动作---「咀咀嚼嚼」的描摹。以 此生动又具体的意象来描写细雨绵密的声情,实是极富创意 的比喻。
《例四》
举例:到七月,听台风台雨在古屋顶上一夜盲奏,千噚海底的热浪 沸沸被狂风挟来,掀翻整个太平洋只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压 下,整个海在他的蜗壳上哗哗泻过。
说明:此为被动句,将「千噚海底的热浪」放在句前,来强调台风 台雨的气势。 2请找出〈听听那冷雨〉一文中使用文言之处:文言的使用如改造 文言句法,连缀古诗文典故,或文白交错运用等,可使散文句法更简洁浑成。这样的例子在〈听听那冷雨〉中几乎随处可见,作者 信手拈来,拓展了雨中思绪的绵延不绝,也增加读者阅读的乐趣。
《例一》
举例:王禹偁在黄冈,破如椽的大竹为屋瓦。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 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 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
说明:引用王禹偁的〈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敲在竹瓦上的雨声特别 富有古典趣味,令人联想文人的雅事逸兴。这段描写引用典 故,文白交错且文字自然流畅,即使未曾读过〈黄州新建小竹 楼记〉也不会妨碍读者对本文的理解。
《例二》
举例: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 都已不再。
说明:连缀了杜牧〈清明诗〉、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王维〈渭城 曲〉。诗文典故的运用,可以拓展散文的时空氛围,还可以使 读者在阅读的当下感受到诗文之美、知识之美。这些诗句都是 文人耳熟能详的共同记忆,但却都已不在,徒增物是人非的家 国之思。
《例三》
举例: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 年听雨,红烛昏沉。两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 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 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
说明:顺着「三番五次」而一打、两打、三打,自然而机巧的化用蒋 捷〈虞美人〉的词句。妙的是读来并不觉得是刻意的人工嫁 接,而是浑然天成的揉合在ㄧ起。典雅华丽之中又带着浓浓的 惆怅哀痛。
《例四》
举例: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 落矶山上难睹的景象。` `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 看无」的境界,仍需回来中国。
说明:诗词是中国文人共同的记忆,运用得宜可以提高散文的弹性, 提供更丰富的阅读乐趣。此处配合上下文意,将眼前美国西部 的干旱辽敻景象与诗词中祖国的文化山水做了强烈的对比。同 时,我们也看到一位作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后旁征博 引,水到渠成的功力。
(三)请找出〈听听那冷雨〉一文中使用的方言或俚语:余先生认为: 「在美学的范围内,选用一些音调悦耳表情十足的方言或俚语,反 衬在常用的文字背景上,只有更显得生动而突出3。」可惜的是, 在这篇文章中,所使用到的方言俚语仅有一例。
举例: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 川娃儿,武陵少年。
说明:「川娃儿」,作者曾在嘉陵江畔度过中学时期,此处以一句 「川娃儿」点出在四川时的年纪。亲切的乡音口吻,似乎颇以 「四川人」为荣的味道。
二、密度:
余先生说:「所谓密度,是指这种散文在一定的篇幅中(或一定 的字数内)满足读者对于美感要求的分量;分量愈重,当然密度愈 大。」他认为真正丰富的心灵,在自然流露之中,必定左右逢源,五 步一楼,十步一阁,步步莲花,字字珠玉,绝无冷场注释4。简言之,文 字的稠密,意象的繁复以及结构运笔的变化都可能影响着一篇文章的 美感分量注释5。余光中先生的散文创作恰恰实现了自己的密度要求,无 论在词句上还是在篇章里,都有奇词丽句和美篇佳构可援。
(一)请写出〈听听那冷雨〉一文中文字稠密之处:文字的稠密度是要求 篇无废句,句无废字,配合情境所需,繁而不厌其多,简而不遗其 意,旧诗中有「活字点眼」法类之。
《例一》
举例: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 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 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
说明:此处作者刻意将文句拉长,造成文字稠密、意象繁富的效果。 如:「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原意是「雨下得处 处都变成了江,变成了湖,雨不断的下在桥上,下在船上。」 句子浓缩成「满地是江湖」,营造出滂沱景象;「下肥了嘉陵 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更是新奇有趣。透过阅读,雨 如回忆的音乐,带领读者领略了江南与四川不同的雨中即景。
《例二》
举例:「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 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说明:顺着前文中雨天的屋瓦、雨滴、雨是感性的女性、雨如敲打乐 等意象,拈出这个绝美绝佳的比喻,极富诗意的描绘出「细雨 绵绵,落于屋瓦」的景象。尤其「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生动而贴切的点出雨中昏暗的天色,「奏」字则呼应前面纤手 弹键的比喻。

[1] [2] [3]  下一页

从余光中的散文理论来看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