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04—07年我省自主高考语文卷对“语言表达及运用”这块试验田 “试验”步子还迈得不够大的话,那么,始于08年的“改革”简直可用“大刀阔斧”加以形容。08年自然科学文“堂而皇之”以主观题形式命制,且不说其科学性如何,“面貌大新”是肯定的。而09年再重拳出击,让考生对新闻现象进行概括与评说,强化对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综合考查。
对新闻现象进行概括对考生而言并不陌生,它与此前“拟一句话新闻”考查实质是相仿的,即在阅读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压缩,因此,我们大可用 “拟一句话新闻”的规范指导答题,即抽出新闻材料五要素(时,地,人或物,事,因,果)中的核心二要素人或物及事展开信息重组,形成“何人或物做何事”的概括模式。“重组”方式依材料则数、性质而定:单则的直接进行;两则及以上的,按材料“似”或“异” 的组合展开同或异向合并。如《09考试说明》“参考试卷” 16(1)题,材料一和二的“物”分别是“某大学”和“有的社会团体”,“事”是同质的:已出现“掌托”现象,据此合并拟出答案:社会上已出现“掌托”现象;又如09省单科质检16(1)题,材料1、2的“物”分别是名片和名片交换热,“事”分别是中学生分发名片和交换名片成风。重组信息拟成答案:名片热正在中学生中悄然兴起。再如09龙岩单科质检16(1)题,材料一、二异质。“人(物)”分别是科大和30多名小学生,“事”分别是“隐形”资助贫困生和以参观式的慰问资助贫困生,合并成答案:人们以不同观念和做法资助贫困生。当然,以上三题的答案表述大可灵活,但不管怎样,答案都应涉及上述二要素。
1、答案示例① “掌托”现象助长了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应当予以治理。(总说作否定观)∣因果
2、答案示例① 中学生使用名片无可非议。(总说作肯定观) ∣因果
从“评说”答案示例看,写作中有几点须注意:
一、三卷都以“新闻现象概括”作为“评说”的铺垫,因而考生应先吃准现象才能更好地评说。
二、一般地说,新闻事实重客观陈述,报道者情感重“零度”投入。如参考试卷的,此时考生观点把握完全靠自己。有时,报道者情感还是有所流露的,如09省单科质检材料1中“刮目相看”、“印象深刻”,材料2中“旋风”、“人数比例是相当高的”、“居然”;龙岩单科质检材料二中的“受伤”等意味着报道者对新闻现象评价有褒有贬,这无形给考生观点提炼暗示正反等方向。不过,不管如何出题,考生都应“开放性”地牢固树立正、反、正反结合等多向酝酿观点的写作意识。
三、理论上,短论总体结构展开有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形式,但从出卷及阅卷实际说,以直接亮出观点的总―分、总—分―总两种结构为宜。语法层次是因果关系。
四、受答题时间限制,考生亮出观点应旗帜鲜明,决不含糊。可“开放性”地作肯定观、否定观、肯定否定兼及的辨证观;应单刀直入,一针见血,不能有废话和太多的曲折。在分说部分,强调富有逻辑自圆其说地说理,不作事例列举;强调发散思维,联系事件的起因、结果、做法等对事理多从横向及纵深“探究性”地挖掘,铺排语法层次以句群和复句中的并列、递进等关系为主。
五、为更快更好适应“评说”写法,考生宜多阅读新闻短论、杂文、普通议论文等,更好地发挥阅读对写作的引导作用。另外,应更关注时事及自身群体实际,以积极参与的心态“开放且探究”地大胆言说。
附录:
2009福建高考语文参考试卷:
16..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7分)
材料一
材料二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所说的现象。(3分)
(2)针对上面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4分)
(1)社会上已出现“掌托”的现象。
(2)答案示例①;“掌托”现象助长了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应当予以治理。“掌托”们的作用无非是适时引发阵阵掌声,来显示某些味同嚼蜡、言不及义的演讲的“重要”与“精彩’,这是与我们所提倡的诚信相悖的,而且,其中所折射出的阿谀逢迎之风,就更令人担忧了。
2009福建高考语文单科质检:
16.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1:我曾在夏令营见到一个中学生给大家发自己的名片,上面有她的各种头衔和所获荣誉,如学生会副主席、x x报小记者、x x市三好学生、某大赛一等奖等等,她通过这种方式向大家介绍自己,令夏令营的菅员们刮目相看,印象深刻。
材料2:在一所中学的高二年级,笔者对四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统计数字显示,被卷入名片交换热旋风的人数比例是相当高的,占30%以上;其中有一个班级,全班48名学生,居然有17名学生曾与同学交换过名片,占全班人敷的3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