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六大陷阱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六大陷阱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864次    栏目:高考复习资料

标签:高考复习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六大陷阱,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压轴题都是“文意理解题”,命题者构拟这类试题的错误项,常常是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与分析之中,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要求考生能够正确识别。为此,探究命题人错项设计的方法,无疑为我们突破文言文阅读“文意理解”的误区提供了一条捷径。归纳起来,命题人错项设计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六种:

  一、曲解词义

  所谓“曲解词义”,就是命题人在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时,不结合文段的前后语境,对某些文言词语的含义故意加以曲解,从而导致了分析和概括的错误。

  如2005年高考辽宁卷第14题A项:
  凡是有才学、有知识的穷书生,冯道都予以引荐和任用。
  该项源自原文的“凡孤寒士子,抱才业、素知识者,皆与引用”一句。该句中的“知识”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古义为“相知、相识”(《辞海》);“凡孤寒士子,抱才业、素知识者”义为“凡是有才学、向来相知的穷书生”。而命题人却将“知识”的古义曲解成了今义,这就导致了分析和概括的错误。

  再如2006年高考江苏卷第10题C项:
  嘉熙元年,常德发生兵乱,纵火喧闹,董槐骑马跟在几个人后面赶到火场,问清士兵作乱原因后,斩杀了侵占年度军饷的将军马彦直,平息了骚乱。
  该项中“董槐骑马跟在几个人后面赶到火场”的概括分析,源自原文的“槐骑从数人于火所”一句。该句中的“从”是使动用法,是“使……随从,带领”之意;“槐骑从数人于火所”义为“董槐骑马带领几个人赶到火场”。而命题人却故意将已活用为使动用法的“从”仍按照活用前的意思去解释,这就导致了分析和概括的错误。其实,“从”的这种用法在中学课本中极为常见,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二、对象错位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的叙事文章,文段常常涉及一组人物和事件,命题人正是抓住了选文的这一特点,将有些“人物”与“事件”故意进行错位配搭,巧妙地设计出“移花接木”的错项。

  如2005年高考广东卷第12题C项:
  朱晖以智慧和勇气将璧拿到手,挫败了阴就的图谋,人们因此比之为蔺相如,皇帝听说后,也很赞许朱晖。
  该项把“比之(朱晖)为蔺相如”一事“嫁接”到“人们”身上是有悖文意的。原文第二段末说:“苍既罢,召晖谓曰:‘属者掾自视孰与蔺相如?’”据此我们可以看出,“比之(朱晖)为蔺相如”的是“(骠骑将军东平王)苍”,而非“人们”。

  再如2006年高考全国卷Ⅰ第10题B项:
  何远坚守节操,不逢迎上司,太守王彬巡察属县,何远仅给他提供干粮、饮水;为官有才干,任始兴内史时,未再发生过界内盗匪抢掠侵犯的事。
  该项把“抢掠侵犯”一事“嫁接”到“界内盗匪”身上是有悖文意的。原文说:“期年,迁树功将军、始兴内史。时泉陵侯朗为桂州,缘道多剽掠,入始兴界,草木无所犯。”据此我们可以看出,抢掠侵犯之事是泉陵侯萧渊朗任职杭州刺史时,其部下的沿途所为,但在始兴境内却草木无犯,不过这支部队并非“始兴界内的盗匪”。

  三、时序倒置

  人物传记类文章通常是通过几件事情来刻画某个人物,而这几件事在文段之中是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的,命题人有时便在错项设计时故意倒置事情的时序,从而造成了叙述的混乱。

  如2005年高考北京卷第10题B项:
  鲁国由于荆灵王的干涉而赶走了庆封。
  原文说:“庆封出猎,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趸诛封。封以其属斗,不胜,走如鲁。齐人以为让,又去鲁而如吴。王予之朱方。荆灵王闻之,率诸侯以攻吴,围朱方,拔之。”据此我们可以看出,庆封离开鲁国在前,荆灵王的干涉在后。而B项却将荆灵王的干涉“提速”到了庆封离开鲁国之前。

  再如2006年高考上海卷第23题D项:

  陈君在粤西做官时和其他平庸官吏的表现并不相同。
  原文说:“已而陈君将之官粤西,顾不能忘情于此园,令工画者为图,而介杭君请余文以为之记。”又说:“陈君家杭州,西子湖之胜甲于天下。舍之而来京师,宜其有不屑于是园者;而低徊留连之至不忍以去,则陈君于为官,其必有异于俗吏之为之已。”据此可知,作者写文章评价“陈君和其他平庸官吏的表现并不相同”时,陈君还没有“在粤西做官”,只是“将到粤西做官”。所以D项犯了“提速”的叙述错误。

  四、事件杂糅

  所谓“事件杂糅”,就是命题人将文段叙述的几件事情或事情的细节进行有意识地杂糅混编,让考生难以分辨正误,难以理清头绪。

  如2005年高考山东卷第14题C项:
  高傅占曾向作者谈起吴翁、焦翁,二翁均能施舍助人。周维城同样也能够施舍助人,只是与年长的吴翁、焦翁相比,尚有些不如。
  原文说:“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人。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默置其户中,不使知也。焦翁者……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赀遣之归。”据此我们可以看出,“周维城能够施舍助人”是高傅占借富阳人之口所言,“二翁均能施舍助人”是作者的补述,“与年长的吴翁、焦翁相比,尚有些不如”是周丰的自谦之言。而命题人却将作者的补述混编到了高傅占之言中,将周丰的自谦之言混编到了作者的客观补述中。

  再如2006年高考四川卷第10题A项:
  樊英自幼学贯五经,因此求学者从四面八方来拜他为师,州郡官府及公卿也因此多次征聘他出来做官。

  原文中说:“少受业三辅,兼明五经。隐于壶山之阳,受业者四方而至。州郡前后礼请不应;公卿举其贤良方正、有道,皆不行。”据此我们可以看出,公卿之所以推荐樊英,是因为他“贤良方正、有道”,而不是他“自幼学贯五经”。所以A项将“求学者拜他为师”“州郡官府征聘他出来做官”“公卿推荐他出来做官”三件事的原因都归结为他“自幼学贯五经”,就犯了事件杂糅混编的错误。

  五、无中生有

  所谓“无中生有”,就是命题人故意编造一些文段中没有的事实,强加到文段当事人的身上,以此来干扰考生的正常思维。

  如2005年高考全国卷Ⅰ第10题C项:
  裴侠在户部任职时严格约束官吏,揭发不法行为,并在短期之内取得成效;在工部任职时,又敦促奸吏坦白交代,仅李贵一人即招供贪污公款五百万。
  根据原文“转工部中大夫。有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乃于府中悲泣,或问其故,对曰:‘所掌官物,多有费用,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所以泣耳。’侠闻之,许其自首。贵自言隐费钱五百万”可知,裴侠并没有“敦促奸吏坦白交代”,李贵招供的原因是“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即裴侠“对奸吏起震慑作用”,所以C项“敦促奸吏坦白交代”的分析就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

  再如2006年高考全国卷Ⅱ第10题B项:
  汉惠帝时,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极为气愤,樊哙表示要率军痛击匈奴。季布援引历史故事,认为贸然出兵难以取胜,说服吕后收回成命。
  根据原文“单于尝为书嫚吕后,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曰:‘……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可知,吕后受到单于轻侮后大怒,召集诸将商议此事,但并没有作出攻打匈奴的决议,因而也就无所谓“收回成命”了,所以B项“说服吕后收回成命”的分析就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

  六、表述失度

  对事件的叙述有详略之分,对原因的分析有主次之分,对人物的行事有缓急之分,对人物的评价有轻重之分,而命题人在错项设计时常常故意颠倒其详略、主次、缓急、轻重,这就犯了表述失度的错误。

  如2005年高考湖北卷第14题D项:
  本文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故事性强,引人入胜,体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
  蒲松龄的《武技》主要是通过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刻画了憨和尚、李超、尼僧三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而对于武术技巧则采用了略写的方法,点到即止,一笔带过,所以D项“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的分析就犯了表述失度的错误。
  以上对命题人错项设计六种方法的剖析,旨在“知彼”,这对提高我们的辨别能力,从而快速推断出文意理解的正误无疑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