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大同市)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瑕疵 势利眼 流言诽语 无所不用其极B.急躁 闭门羹 剑拔驽张 真金不怕火炼
C.安谧 吓马威 老羞成怒 有志者事竟成D.慰藉 杀风景 左睇右盼 可望而不可即
48.(03.北京春季)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犒赏 山青水秀 赴汤蹈火 胜不骄,败不馁 B.狭隘 脍炙人口 众口铄金 无事不登三宝店
C.斡旋 明辨是非 泾渭分明 温良恭俭让D.恢弘 脱颍而出 蔚然成风 化干戈为玉帛
49.(哈尔滨市)下列句子中,没有错误字的一组是( )
A.沧桑 戡乱 临深履薄 勉为其难B.惆怅 震憾 罄竹难书 张驰有度
C.至使 渲泄 物是人非 良辰美景D.气概 曼延 弘图伟业 比肩接踵
50.(北师大附中)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A.膺品 解构作品 开源节流 吃一欠长一智B.落聘 辑私队 事必恭亲 一不坐二不休
C.理赔 负案在逃 因地治宜 穷则独善其身D.观照 渡假村 计日程功 不敢跃雷池一步
字形二答案
1 C(A“了了”应为“寥寥”B“淹没”应为“湮没”D“材”应为“才”)2.D(“心喜若狂”应为“欣喜若狂”)
3 D(“义气用事”应作“意气用事”)
4 B(A项“见危受命”应为“见危授命”,C项“贪天之工”应为“贪天之功”,D项“势均力抵”应为“势均力敌”。)
5 D6 D(“俛”应为“逸”。)
7.A项。A项中“俱”意为“都”,与“万事”结合;“生”指“有生趣”,与“风—风趣”一致,而“风生”只有放在“谈笑”之后才能有恰如其分的语境。再如D项,“剧增”的“剧”意为“猛烈”;“俱增”的“俱”意为“都、一同”,这个意思只与“与日”的语境相合。B项更是鲜明的证明了这一点,“世故”指“(处事待人)圆滑,不得罪人”,“事故“则是指”意外的损失或灾祸“,后者的词义显然与“人情”一词形成的语境无法搭配。8 D(A“污”应为“诬”。B“园”应为“圆”。C“慧”应为“惠”)
9 C.A项中“辞不达意”的“辞”应为“词”,“冷寞”的“寞”应为“漠”,“一愁莫展”的“愁”应为“筹”,都属于同音而误。“寞”是安静、冷落之意,而“漠”意为冷淡地,从词组合看,“冷”应和“漠”组合,“冷漠”意为冷淡、不关心。“筹”,竹筹,古代用以记数和计算的算筹,引申谋划,计划。“一筹莫展”,一根算筹也摆布不开,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而“一筹莫展”与成语的意思就大相径庭了。B项中的“孪”应为“挛”,“辟”应为“僻”C项中的“蘖”应为“孽”,D项中的“宵”应为“霄”,“溯”应为“朔”,多数别字都属同音形近的形声字误用。
10.A11 C(“聘”应为“骋”; B. “换”应为“幻”;D. “始”应为“矢”)12 B(A本分;C不能赞一辞;D死心塌地)13 B14 A(B“嘻”应为“嬉”C“焕”,应为“涣”,D.“烂”应为“滥”)
15 D(A.“浮图”中的“图’’应为“屠”。 B.“工欲擅其事”中的“擅”应为“善”。 C.“变换莫测”中的“换”应为“幻”。)16 C(A“蔽履”中的“蔽”应为“敝”;B“吊书袋”中“吊”应为“掉”;D“飘渺”应为“飘渺”为“缥缈”或“缥缈”,“怵目惊心”中的“怵”应为“触”,“桃李不言下自成溪”中的“溪”应为“蹊”)
17 A18、D(违一韪;A、曼一蔓,荧一萦,即一及;B、孪一挛,惦一掂;c、俱一具,则一者)
19.A(B、兵慌马乱——荒 ,C、按步就班——部,D、按下胡芦浮起瓢——葫)
20 B(A坐-作、喧-宣、慧-蕙B渲-宣、需-须C箭-剑、辰-晨、杆-竿D理-里报-抱敝-蔽)
21 C(A项应为“诙谐”;B项应为“神州”;D项应为“依葫芦画瓢”)
22. C(A中“带”作“戴”;B中“廖”“骈”分别作“寥”“胼”;D中“代”作“贷”。)
23.C(A问号改为逗号;B顿号改为逗号;D去掉引文的句号,引号后可用逗号。)
24 D.其中:A 既—即 钉—丁(或铆—卯);B 协—胁 致—制;C 映—印 调—吊;D序—绪
25 B(A 汽——气,C 拔——跋,D协——胁)26 C(A组中的“荫”应为“阴”;B组的中“悼”应为“吊”;D组中的“融”应为“容”。)27 A(B组卓—灼; C组胜—甚 D组拌——绊,曲——屈)
28 D29 B(A戳——戮 C碟一喋 D韪—讳)30 B (A善—擅 C渡一度;涣—焕 D头一投)
31 D(A.自翊(诩) 刚腹自用(愎) 举家迁徒(徙)B.松驰(弛) 一枕黄粱
心劳日绌(拙)C.拢络(笼) 裨官野史(稗) 想往光明(向))
32 D33.D(A.“起迄”中的“迄”应为“讫”,“业精于勤荒于嘻”中的“嘻”应为“嬉”。B.“名门旺族”中的“旺”应为“望”,“激流勇退”中的“激”应为“急”。C.“依老卖老”中的“依”应为“倚”,“积毁销骨,众口烁金”中的“烁”应为“铄”。D.“出奇不意,攻其不备”中的“奇”应为“其”。)
34 A(B. 荼——涂C.祥——详D.急——及)35 C(A既往不究—既往不咎,B遮天避日—遮天蔽日,D仗义直言—仗义执言)36 B(A“慌”为“荒”,C“成”为“程’,D“气”为“器”)
37 A(B众口烁金—众口铄金;C官冕堂皇—冠冕堂皇;D妄费心机—枉费心机)
38.B (A项中“贴”应为“帖”,“矫”应为“骄”;C项中的“熔”应”为“融”,“证”应”为“征”;D项中的“试”应为“拭”)
39.C (A项中的“新”应为“心”,“挺”应为“铤”,“沤”应为“呕”;B项中的“步”应为“部”,“消”应为“销”;D项中的“是”应为“饰”,“背”应为“悖”)
40.B (A项中的“伏”应为“俯”,“撕”应为“厮”,“带”应为“戴”;
B项中的“励”应为“砺”;C项中的“绩”应为“迹”;“骄”应为“矫”D项中的“敝”应为“蔽”,“誊”应为“誉) 41.C(A相儒以沫—相濡;以沫,B励兵秣马—厉兵秣马;D巧夺天功—巧夺天工)
42.B (A项中“谬”应为“缪”;C项中“翰”因为“瀚”;D项中“躯”应为“驱”)
43.B (“哀”应为“唉”)44 B45.B(A碧-璧;C打报-打抱;D慰-熨)46 A B项“事”应为“势”;C项“守”应为“狩”;D项“带”应为“待”。47.D(A词卜-蜚;B驽—弩;C吓—下).48 C A山清水秀 B无事不登三宝殿 D脱颖而出49 A50 B。(B.辑[缉]私队、事必恭[躬]亲、一不坐[做]二不休;A.膺[赝]品、吃一欠[堑]长一智;C.因地治[制]宜;D.渡[度]假村、不敢跃[越]雷池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