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课堂艺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调控艺术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调控艺术

    04-06 03:01:26    浏览次数: 955次    栏目:课堂艺术

标签:课堂艺术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调控艺术,
作为教师还要学会用理智控制情绪,用理智消除不良情绪。教师要冷静的思考,设想负面情绪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化解心中矛盾,使自己摆脱各种不良情绪,以及引导学生走出不良情绪,以乐观、振作的情绪格调生活在社会上,活跃在课堂里,为教学中最佳情绪状态的保持,创造积极的情绪背景基础。
(二)课堂情绪应变的调控方式
语文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当教和学、讲和听在“供求”关系上发生不一致时,当课堂秩序可能出现混乱时,需要进行调控。通常可以用下列方法调节:
1、氛围塑造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塑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才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情绪的带动下,乐于学语文,学会学语文。一节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塑造往往决定着教学的成败。当学生在压抑、沉闷的情绪的主导下,教师就要运用各种的方法来调控课堂教学的情绪,而塑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正能使之成为现实。黄雨华老师在教《桂林山水》时,一上课,便满怀激情地朗诵起来:“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同学们,桂林的山水到底多美呢?”这时已深受感动的学生早已迫不及待翻开课文了。在这种诵读的情感的氛围中,教师怀情而教,学生领情而学,从而构筑了课堂教学中一个独特的情感空间。
2、幽默调节法。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防御形式。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引发喜悦,带来欢乐,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快感,同时又能对教师由于失误而出现的窘态进行调节。愉快的情绪、情感能提高人的智力水平和体力水平。因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时的用点风趣幽默的语言,对激发学生的愉快的情绪,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是有一定作用的。
3、转移注意法。教学过程中遇到不愉快的事,可迅速回忆一件高兴的事或转换一下当前的教学活动,当自己投入到另一种教学活动中时,就很可能暂时忘却了刚才的不愉快。即便不能忘却,也可利用这种新的教学活动,尤其是学生的读、讲、写等自主活动赢得控制自己的时间,平息不良情绪。
4、意识调节法。不良情绪常常是由于对课堂突发事件的性质及其利弊关系缺乏周密的思考所致,故当遇到违反自己主观意向的事情时,教师应该通过意识调节,来保持思维的条理性,来对此进行有效的调控,优化课堂效果。例如,一位教师执教《背影》一课,教师一上课就对课文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读到感人处,情不能自已,声音发颤带有哭声,引起学生的不解,甚至没想到的是部分学生却在下面偷偷地笑。这时教师并没有对学生发脾气,而是耐心地讲述了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特殊情感,并谈起了自己对父爱的感受和一些遗憾的经历,在引起学生的共鸣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教育学生感念父母的操劳,体会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这样一来,教师不仅能使自己从窘态中解放出来,同时有自然而然地拉近了师生的情感距离,问学生营造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
5、格言调节法。格言警句是影响人的情绪体验与表现的强有力的工具。应急时,教师迅速用内部言语或观念、想法,如“制怒”、“退一步海阔天空”、“宽 容乃人的美德”等等格言,向自己发出劝慰、指示,来控制或减弱已产生的不良情绪及偏常行为等。
(三)课后情绪调整的调控策略
一堂课结束后,收到的教学效果不尽相同,如果教师能把情绪调节好,将有利于紧接的教学,加强自我反思是课后调控的重要方法,这种调控在于冷静地对待课的得失,特别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归罪于学生。认识自我情绪可以从自己本身的生理状态、情感体验和思想中辨认,还可以经常虚心倾听学生、同事的意见,用他人之言查己之情 。教师采用“吾日三省吾身”的反思,每天都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课堂生活。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情绪转变的动力定型。
总之,作为语文教学“教”的主体——语文教师一定要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克制、自我激励等方法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形成良好的课堂情绪氛围。让我们的教师和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语文课堂上,享受语文,享受文化。
除了上述的课堂教学调控艺术外,还有反馈调控艺术、教法调控艺术、机制调控艺术,等等。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调整与提升自己的调控艺术,优化课堂,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下学习。
●相关链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调控的基本方法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气氛的调控
教学艺术氛围是指笼罩在课堂上的特殊氛围和情调。
(一)创设浓郁的感情氛围,导控情感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具有组织或瓦解作用,具有感染的功能,能提高课堂情绪的兴奋性和对教学内容的接受性,是课堂调控的催化剂。
www.deyou8.com
【案例10.1】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节选
1.课前根据有关录像资料制作了一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地球在茫茫宇宙中的美丽可爱和异常渺小,以及人们破坏地球所造成的一系列灾难、危害,配以深情并茂的解说和抒情感人的背景音乐。
2.导语: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共同的母亲。然而今天的地球却是满目疮痍,地球的出路何在?人类的出路又何在呢?
3.读书,想想课文围绕地球写了哪些内容,然后小组讨论看看能不能用简练的语言写在卡片上,并谈谈你的体会。
4.再次看录像:此时此刻你们想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吗?
5.师生齐唱歌曲《热爱地球妈妈》。
6.小组探究,精心设计一条保护地球的宣传标语。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内容比较枯燥。但这位教师通过把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丰富文章的趣味性作为教学的突破点,以画面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去仔细读书、深刻感悟。首先,精心设计课堂导语,以富有激情的语言感染学生,使师生产生要精心保护地球的共鸣;师生齐唱《热爱地球妈妈》这首歌,使情感达到高潮;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精心设计一条保护地球的宣传标语,使情感得到升华。此时学生心潮澎湃,肺腑之言在笔端流露,争先恐后地上讲台向大家介绍自己设计的标语,老师不失时机地把孩子们的标语作为板书的一部分粘贴在黑板上,或提出中肯的意见使之更趋完美,或适时地给予热情的褒奖,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之乐、参与之乐、创造之乐、成功之乐。
(二)善用体态语言,调谐课堂信息
所谓“调谐”,是指教师能比较精确地测度学生信息的接受量,或通过可靠的对学生知、情、意的外显及时进行调节,使教师输出的信息与学生接受的频率相等,使教与学基本达到共振,即谐振的目的。大量的事实证明,当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和“学”之间产生“共振”效应时,教学效果会显著提高。
在纠正学生不当行为时常见的体态调控方法有:
1. 短暂沉默法。
2.目光注视法。
3.身体逼近法。
4.变换音量法。
【案例10.2】 斯霞老师在指导学生用“饱满”造句时的片段
师:哪位小朋友能用“饱满”一词造句?
生:菜籽结的多饱满。
生:豆粒长的多饱满。
师(走到教室门口,突然转过身来,胸略微一挺,头微微昂起,面带微笑,两眼有神):你们看,老师今天精神怎么样?
生:老师精神很饱满!
师:现在让老师来看一看,小朋友们上课精神是不是饱满??
于是,全班学生个个昂首挺胸,认真听讲。
斯霞老师针对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模仿力强的特点,运用形象化的手段,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精神饱满”就是昂首挺胸,双目有神,这样的理解就活了。再顺势延伸,看小朋友是否精神饱满,又为学生理解这个词提供了一次机会。既训练了语言,也组织了教学,使语言文字训练具有了很高的训练价值,很强的艺术魅力。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节奏的调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节奏的调控,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有规律地施加教育影响力,从而使课堂教学过程呈现张弛相间、高低参差的一种现象。
(一)教学内容——难与易的把握
教学中难度把握的标准一般是:
1. 要有针对性。
2. 注意目标性。
3.要注意梯度。
【案例10.3】 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一位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大人不卖火柴,让小女孩出来卖火柴呢?教师是这样引导的:
师: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请大家认真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可以小组讨论一下。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