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课堂艺术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调控艺术,
调控的手段具有多样性,而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必然决定了教学语言是调控的最主要的手段。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语言进行调控的方式主要有:
1、对偶发事件,处变不惊,因势利导。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处于错综复杂的状态,往往会出现一些如上述案例那样的意想不到的情况。教师若装聋作哑,充耳不闻,将扼杀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若冷嘲热讽,严词斥责,将泯灭学生智慧的火花;若信口开河,敷衍搪塞,将使学生疑窦倍增,如坠云雾。这是就要求教师应该要有镇定的心理素质,敏锐地适应千变万化的情况,灵活地、及时地运用教育调控的手段来驾驭课堂。例如:有一位教师在讲读语文课《小交通员》。在讲读到“立安在家里,像影子一样,处处跟着我”时,一个学生突然举手问:“妈妈去小便,立安也跟着吗?”教室里爆发出哄堂大笑。一言既出,同学们把目光集中到老师身上。对于这突入而来的问题,教师是这样处理的:师(面带笑容):你怎么会想到提这个问题的?生甲:像影子一样,处处跟着她,是讲立安寸步不离地跟着妈妈。那么,妈妈去小便,他不也跟着吗?师:大家想一想,立安为什么要像影子一样处处跟着妈妈?生乙:立安跟着妈妈是看妈妈怎样干革命工作,要学点干革命的本领。生丙:立安跟着妈妈是想要帮妈妈干点工作,减轻妈妈的负担。生丁:立安跟着是给妈妈站岗放哨,保护妈妈的安全。师:(转向生甲):现在你想想看,妈妈去小便,立安要不要跟着?生甲:不要!就这样,这位老师凭着沉着和机智, 处变不惊,因势利导,把棘手的、尴尬的问题转化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轨道上来。当然,教师并不是圣人,总会遇到一些实在无法解答一时也无从引导学生解决的问题,不妨如实地告诉学生,等到课后再为他解答,或者如下面举例中的教师一样,使问题成为学生共同探讨的话题,也为教师争取时间去查找资料解答学生的问题,同时又得到了一次让学生共同探讨学习的机会。一位全国特级教师在讲小学语文课《蜘蛛》一文,当讲到蜘蛛的捕食方式是用所结网上的黏液粘住虫子时,一位学生突然发问:“老师,蜘蛛用网上的黏液捕虫,它自己为什么能在网上自如地爬行呢?”这是老师始料未及的问题,不知道为什么。对此,这位教师说:“这位同学的问题提得很好。大家想一想,弄清楚到底为什么。”下课之后该老师迅速查找资料,在下次上课时,先让学生发表表新的看法,然后做出总结、回答。
2、各执己见时, 大胆放手,寻求最佳答案。
当学生对同一个问题存在有多种意见时,教师应抓住学生学习中形成矛盾的地方,设计出相应的问题情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线索和反馈,发展学生判断、交流、反思和评价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通过范例、讲解,尤其时提炼和概括,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有一位教师在上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运用“绿”的用意与语言美,他先让学生改诗,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进行改动,结果学生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时,老师并不是马上兜售唯一正确的答案和自己的体会,而是先依据学生的不同意见,让学生进行讨论,最后才由老师总结,取得一致。对一些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对不合理的见解做出指导,而不是抹杀学生的思维创造性以唯一标准示之。
3、认识不深刻时,循循善诱,深入理解。
学生往往对课文的认识往往是比较表面的,只有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才能透过字面,从而走进课文的生命,走进作者的心灵。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中“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一句,教师问:为什么把邱少云比作千斤巨石?学生答道:表现邱少云顽强的意志和牺牲精神。理解是正确的,但未必是深刻的。于是老师步步追问:我们学过的课文曾把董存瑞、黄继光比作威武无比的巨人或钢铁巨人,充分表现了他们的英雄气概,可是这篇课文为什么把邱少云比作石头?(学生沉思)想一想,烈火中的邱少云与石头有哪些相似的地方?生甲:邱少云像石头一样不动。生乙:邱少云像石头一样没有声音。生丙:像石头一样顽强不屈。师:那么,又为什么把邱少云比作“千斤”的巨石呢?生:强调出邱少云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师:隐蔽在草丛中的邱少云身体并不显眼,为什么把他比作格外醒目的“巨”石呢?生:突出邱少云精神的伟大、崇高和永垂不朽。
4、答问错误时,反问激疑,促其醒悟。
当学生答问错误时,迫不及待地授予正确答案,教师应该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醒悟,只有这样获取的知识才深刻难忘。做法有两种:
一是追问暗示。对学生的错误答案,不置可否,而是借助追问,让学生进一步暴露思维过程,从中自我发现错之所在,或从老师的追问中得到暗示,并在同学间讨论的启发下自我醒悟。
二是反诘归谬。当学生答案有误时,不予纠正,而以学生错误答案为前提,推衍出荒谬的结论,让学生在碰壁中醒悟。有位老师教“兑换”一词,师生之间就展开了精彩的对话。师:“兑换”是什么意思?生:兑换就是对换的意思。师:甲同学的任务是提水,乙同学的任务是扫地,两人的任务对换一下,能说兑换吗?生:不能。兑换就是交换的意思。师:那么,两人的钢笔交换使用,就可以这样说,小光用自己的钢笔兑换小辉的钢笔,对吗?生:不对,不对。兑换是用一种货币交换另一种货币。师:那么,我用一角钱兑换你的十元钱,行吗?生:不行,不行!兑换是用一种货币交换数额相同的另一种货币。
www.deyou8.com
5、回答精彩时,趁热打铁,知其所以。
学生答问精彩时,给予鼓励、赞赏是理所当然的。但有时相机引导学生认识答问精彩之所在,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则更有价值。有位老师教《东郭先生和狼》,让学生谈对老农的认识,大家都认为老农很聪明,而有位学生却说:“我认为光说老农聪明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老农善恶分明。如果说老农聪明,东郭先生是个读书人,应该更聪明。他所以糊涂,根本原因是善恶不分。”面对精彩的发言,老师喜不形于色,而是引导学生对此进行评价,说:“大家认为刚才这位同学的回答怎么样?”有的说:“回答得很好,他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有的说:“他能把东郭先生和老农对比着分析。”老师这才笑着说:“××同学的发言很精彩,刚才两位同学的分析同样精彩,这说明不少同学已经学会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读书方法和对比分析的方法。”
6、思考停滞时, 对症下药,激活思维。
教学过程中学生思考停滞是常见的现象,教师应迅速找出各种原因并作出判断,及时采取相应策略,以激活学生的积极思维。如当学生因紧张而不能思考时,有经验的教师就会用温柔的语调,亲切的而富有鼓励的语言来消除学生紧张的情绪,如,“不要紧,老师相信你能学好。”“想到一点说一点,错了也不要紧。”“你能行!”等等。而当学生因问题范围或难度太大而无从下手时,教师应将问题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或铺路搭桥,化难为易;或绕道迂回,旁敲侧击;或同类启发,触类旁通。”
运用教学语言进行课堂调控,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处在不断变化中的课堂实际,灵活处理运用,使教学活动始终生动活泼,情味盎然,从而获取实实在在的良好效益。
三、情绪调控
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情感的社会人,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情绪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情绪是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应对与调控的变量,只有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课堂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课堂教学的情绪调控,首先是教师情绪的自我调控,在一堂课中教师总是经常地把自己的情绪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从而影响学生的情绪和认知过程,教师情绪的作用不亚于言语;同时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来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的调控,力求对整个课堂有一个最佳的调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课前情绪准备的调控策略
(1) 教师对教材的情感调控
情绪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还受教师个性和教材的影响,因此, 加强对文本、学情的预设,可以避免课堂上的一些突发性事件,使教师保持相对平稳的情绪状态。情绪调控机智欠缺的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还要备情绪,而不致于在教学中出现受文本的情感世界的牵引,讲到悲伤之处就泣不成声,讲到高兴之处又笑得前仰后合的场面。
(2)教师与学生对家庭、社会干扰的理智调控
教师与学生对家庭、社会干扰时所产生的不良情绪,一方面可以通过向专家和有经验的人寻求帮助,另一方面,还要掌握一些调控不良情绪的方法,来逐 渐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和适应能力。(1)自我排解法。不良的情绪不宜长期挤压在在心中,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如跑步、大哭一场、写日记、找人倾诉等)加以宣泄。(2)调整认知。调整自己对客观事物与主观自我的不正确认知,找出引致不良情绪的原因,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努力寻找事物发展中的积极因素。(3)心理置换。也就是将心比心。要求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设身处地地体会对方的处境,来克制不良情绪,以达到彼此的谅解。(4)提高修养。减少不良情绪的根本途径还是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养成豁达乐观的心境,学会制怒,也学会宽容。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