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成语教学

成语教学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710次    栏目: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成语教学,

张海新


课程改革和新教育实验提倡让我们的孩子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并尽可能多地吸收民族的文化和智慧,而作为民族文化几千年来不断积淀和发展的精华----成语的教学也给我们创造了一个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和改革要求的新契机。苏教版教材非常重视成语这一文化瑰宝,在每个练习中安排了成语这一训练项目,它的教学要求是:熟记,大概了解成语的意思,高年级能适当运用。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把握成语的教学和运用呢?以下是我们一段时期以来打破“惟一正确、从众心态、经验主义”等创新思维的枷锁,摒弃陈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巧妙结合苏教版小语教材编写程序,运用新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成语教学的点滴做法与体会。

一、把握好成语的朗读停顿。

成语绝大多数十四字的,在朗读时一般都是两个字做一次停顿,如:迥然/不同、平分/秋色、披肝/沥胆等。但并非所有的成语都是这样停顿的,我们教材中没有列出的少部分少于或多于四字的成语,如:莫须有、快刀斩乱麻、树欲静而风不止等,在朗读这些成语时则要根据它们的结构和所表达的意思选择停顿。

二、把握成语和本单元课文的联系。

教材中每个练习安排的成语不但各自相关,而且和本单元的课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教者应该注意这种联系,使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所学的成语。在学习苏教版小语第十册练习2上的成语之前,孩子们已经学过了《卢沟桥烽火》一课,我结合练习中包含的十二个成语,联系《卢沟桥烽火》,设计了下面一段填空题。

1937年7月8日凌晨,日寇拉来大炮。向我军发起了进攻,他们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疯狂地向宛平县城扑来,面对_____的敌人,_____的炮火,我军官兵怒火冲天,因为他们想到了“九一八”事变后,三千万被日寇欺凌的东北同胞仍在_____、_____中;因为他们想到了日本鬼子大屠杀时,自己_____、_____的亲人。于是,他们_____,用子弹回敬了敌人的进攻。

战斗胜利了,宛平县城内的军民_____、_____,在这场战斗中,涌现了许多算得上_____、_____的英雄。也是这个时候起,所有中华儿女从此走上了_____的伟大历程。

(参考答案:漫山遍野→铺天盖地→十冬腊月→冰天雪地→痛不欲生→呼天喊地→众志成城→兴高采烈→欢天喜地→叱咤风云→顶天立地→开天辟地)

上个世纪那场战争对国人来说,是永远无法抹去的痛。教育孩子记住这段历史是我们进行这次成语教学的目的之一,现在看来,效果不错。不少孩子对课文的认识又得到了加深。整个教学中于永正老师提出的“重感悟重运用”等教学原则得到了充分体现,不要求孩子能够完全理解或说出成语的意思,而是通过文字的串连、课文的延续,再现历史,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一个不觉得陌生的情境,让他们在顿悟的基础上,选择填空。课堂上虽然少了说教,少了灌输,也好像少掉了一些“热闹”,但孩子们真正做到了学有所得。

三、整体把握全册成语,融会贯通

苏教版练习中的成语不但和本单元的课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成语和成语之间也有着一定的关联,那么教者在教学时应能及时地复习、巩固,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例如,在教学第三册练习1中四个有关秋天的成语时,就可以复习第二册中的有关春天和夏天的成语。同样,在教学练习5中的四个有关冬天的成语时,可把四季的成语进行综合,让学生进行朗读和理解。

四、把握成语之间的联系,适当补充

苏教版教材中每个练习安排的成语,表达着相同或相近的主题,这就给教者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如第九册第二个练习,安排了十二个出自寓言的成语:刻舟求剑、守株待兔、鱼目混珠、滥竽充数、多此一举、画蛇添足、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掩耳盗铃、买椟还珠、螳臂当车、蚍蜉撼树。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认读,再想一想十二个成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先让他们从整体上感知这十二个成语都是从寓言中得来的成语。接着,我再逐一讲解,配合每个成语的小故事,在学生的脑中留下了直观的形象,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接着,我问学生:你们还知道哪些从寓言中得来的成语?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课外知识,积极回答:“百步穿杨”、“杞人忧天”、“自相矛盾”……同时,我又补充学习了“愚公移山”、“指鹿为马”、“惊弓之鸟”“井底之蛙”等词语,在此基础上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成语教学似轻实重、似易实难,它重在运用和积累。然而,靠教材中这仅有的成语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还应要求学生在课外多看课外书籍,查阅资料,了解中国的成语文化,并融之在自己的写作中。这样,中国的成语文化才得以流传。


作者邮箱: zhxnhhn@126.com



成语教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