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专题《长城》(苏教版九年级必修)

专题《长城》(苏教版九年级必修)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545次    栏目: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专题《长城》(苏教版九年级必修),

 专题学习是新课标精神下的新的教材资源。苏教版从七年级开始,每册都安排了专题的学习。在课堂教学设计思考中,我一直存在着一些疑惑:专题应该怎样教?在学科教学中它应占据什么样的位置?专题中的文章在教学中应如何处理?在教学尝试中,我把这堂课当作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平台。
一、学习目标:
1、学习这个专题,引起学生对长城文化现象的关注,初步了解“长城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引发探究的兴趣。
2、学会收集资料,在综合、概括及比较中,形成自己的看法。在阅读中,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准备活动
仔细阅读专题内所有文章。1、圈点勾画,查工具书掌握字词,了解大意。
                  2、能概括每篇文章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
                  3、记下自己的所疑所难和想要了解的问题。
                  4、查找长城的资料,初步形成自己探究的方向。
(二)课型设计
课堂自主交流,配合多媒体展示
三、交流过程
一、 了解长城
1、 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你认为还有哪些词语和句子和长城联系在一起——雄伟、壮观、逶迤等等。查《现代汉语词典》,长城“指万里长城,也用来比喻坚强雄厚的力量、不可逾越的障碍等
2、 观看长城电视片——了解长城的建造、历史、长度等
3、 长城的构造——阅读罗哲文的文章:城墙墙身、顶部(垛口)、台子(墙台、敌楼);烽火台。
4、 欣赏长城的美——听朗诵《长城谣》,观看图片(展示长城图片课件)
5、 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向别人简要介绍你收集的主要信息,以及信息的来源。
交流时可以小组为单位,各组推荐一名同学展示小组收集的资料,可用文字、图片或课件的形式交流。
6、 长城的歌:在歌词里面,长城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
二、 思考长城:如何评价长城?
一)根据专题的文章及收集的资料来看,对长城共同的评价是什么?
——它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华夏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人类意志力的骄傲。
二)不同角度的审视
讨论、研究:长城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例如有军事价值,有认识价值,有教育价值,有历史价值,有建筑技术研究价值,有文化价值,在今天还有使用价值,如旅游价值等。你觉得长城过去的主要价值是什么?现在的主要价值是什么?
1、朗读吴祖光《万里长城断想》片断(第2段),了解作者的看法
——朗读《万里长城断想》最后一段,引出学生对长城的深思和启迪。
2、根据专题中的文章和自己收集的资料,以及大家的讨论研究,谈谈对长城价值的认识和看法。
(老师在中间可穿插自己收集的一些资料,以引导学生思考。)
三)拓展:假如你们是“长城学会”的成员,你能为长城的开发、利用及保护提点建议。
三、 长城的现状(显示相关图片)
在人类面前,万里长城已经不堪重负 
作为中华文明象征的长城,如今正蒙受着前所未有的毁坏,很多地段的长城都已经不复存在了 。
目前长城只有三分之一修复和保护完好,另有三分之一残破不全,还有三分之一早就不复存在。长城的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四、小结:现在我们登临长城,那些对家园的热爱和正义的愤怒仍将激励我们。那些时时刻刻站在高山之巅、爬行在荒原之上的长城,和它周围穷苦、普通的老乡们,向我们提醒历史的沉重。 修长城和守长城的人都死了,他们每一个人都化作一块砖留了下来,眼睛都化作垛口、箭孔和大大的长城窗,活在北方的山峦上。 谢谢你关注长城。
五、课后探究练习
1、 推荐两篇写长城的美文,写150—200字左右的推荐理由。要求:选文不超过1500字 
2、 制作《我看长城》作品集。要求:小组成员每人写一篇文章,内容自选,题目自拟,文体自定;可以参考资料,不能抄袭,选择独特视角,写自己心目中的长城。合订成册。 
3、制作“长城文化”专题小报一张。主题要新颖独特,内容要有原创作品,图文并茂  
(教学后记及思考)
一、对专题学习的认识
   专题学习首先是综合性学习。是师生把很多资料文章通读后综合思考,使学生自主、互动的研究性学习。首先是学生个性自主的研究(对文本的研究,对收集资料的研究),通过课堂互动,以达到思维提高的目的。师生互动体现在老师对学生深刻思考的引导,发现矛盾,发现冲突,并把它凸现出来。
探究的过程:定向——半开放——逐渐开放
   专题学习也是实践性学习,处理好几个关系是专题研究的基础:
1、 专题与一篇、一章学习的关系:要在日常学习中培养专题学习的能力。比如收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思辨的能力;同伴互助,合作探究的能力;正确阐述和证明自己观点的能力等等。
2、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专题学习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其作用主要表现为:及时了解学生研究活动的进展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点拨、督促;观察学生研究行为的变化,关注学生研究发展的状况,及时地做好过程的调整、评价;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不是告知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介绍或补充相关的知识;指导学生写好研究笔记,记载研究情况,记录个人研究的体验或感受等等。在恰当的时候,老师也可以成为整个活动的参与者,与学生共同探讨,同时也展示自己的看法。但切记不要成为一言堂,教师的参与程度要视课堂的实际情况而定。
3、 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课外收集和处理信息——课堂交流探讨并形成思维的碰撞,以促发新的思考——在课外整理,形成成果。
4、 学生与学生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同伴互助,分工合作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探讨研究。
二、教学思考
1、 专题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怎样发挥语文学科综合性学习的作用,体现语文的学科特色
三、存在的问题
1、 整堂课学科特色不够鲜明:单纯的资料介绍,让听者感觉是在上历史课或是地理课。
2、 学生真正的参与面不广,旁观者较多。一般来说,真正对语文有兴趣,认为语文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很重要的学生对学习内容较为热心,他们积极查找资料,深入钻研,广泛地和学习组成员进行讨论,在个人钻研和讨论中 ,不断获得新知识,发现新问题,他们承担了学习内容的大部分任务,甚至包揽了全部研究任务,成为学习小组的顶梁柱。但是,组内那些性格内向、对语文兴趣不浓的同学对学习内容研究的参与度不大,成了专题学习的旁观者,故出现了“一些人忙而劳累,一些人闲而无聊”的局面。 
3、 课堂交流平乏,被动接听者多。语文专题学习活动的最后程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老师们根据学生未来发展的要求,为了锻炼她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要求学生在形成书面材料之前进行口头汇报,将自己的收获和同学进行交流研讨,以便加深对所研究内容的理解并继续修改。但是由于大部分学生只是将收集的内容剪贴、拼凑,没能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中,且采用的形式比较单调(只是单纯地将所收集的资料一股脑儿地读给大家听)不讲策略,同时各组只注重本组的内容,对其他组的内容一般不太感兴趣。因此形成了汇报的同学在上面讲得很累,而其他的同学却只是被动地接受、倾听,形成了死气沉沉的状态,课堂上成了变相的满堂灌,没有了思维的碰撞。
4、 师生互动不够,却少矛盾冲突,缺少学生自己的问题。
老师在课堂上应注意寻找即兴发挥点,问题的设计便于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更深入的探讨;课堂上有回应,有指引,有论证。
3、 老师的思路还要拓宽。课堂上不止局限于材料的表述,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学生能用材料捍卫自己的观点,这也是语文学习的能力。
四、改进的思考
1、 强化群体参与意识。 
首先在开展语文专题学习前,教师就要做好宣传工作,指出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共同参与。其次,及时联系,做好协调、指导、激励工作,增强她们的参与意识。教师要勤于与各学习小组联系,了解各小组的任务分配状况,研究进展状况,产生的疑点等等,并督促小组成员轮流将每次讨论分析情况记录下来,以便将来成文时使用。这样,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疑难,从而及时帮助、指导、协调,也有利于教师在学生碰到困难时及时激励她们,以免学生被困难吓倒,打退堂鼓,出现旁观者。 
2、加强师生“对话” 
从课堂交流中可以看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必须加强。这就使得教师和学生“对话”的对话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学生正处于心智成长阶段,知识结构也并不完善,亲切的交流易于情感或思想激发,它可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帮助她们深入思考。有的老师认为采用专题学习可以让自己省力,一旦将任务分配给学生,和他们讲清楚怎样做,就无须再多过问。在学生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几乎和学生没有交流。这一种做法是不对的。我从活动过程中的反馈情况来看,在语文专题学习中,学生比平时更需要和老师进行交流,因为所学的知识不是很扎实,阅读面不广、量不大,碰到问题有时是束手无策,不知该从何下手,思路堵塞,这时和老师的交流就可以帮助开拓思路,加大思维深度。 


 



专题《长城》(苏教版九年级必修)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