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错误及内涵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202次 栏目:
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错误》的错误及内涵,
孔若秋
高一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中的《错误》,无论电子课文的排版上看,还是从2005年印刷的课本看,都存在着明显的错误;第一节的两行诗句不应该是楷体字,因为它们是与诗歌最末两行诗句形成首尾呼应、结果与原因关系的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与第二节一起构成诗歌完整意境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两行印成楷体字以后,就容易使那些没有见过《郑愁予自选诗》原文的人误以为这两行诗句是诗歌的序言。有的教师治学不严谨,不认真钻研诗歌中描写的形象、发表的时代背景及诗歌深刻的内涵,也把它当成小序来解读该诗,结果与该诗发表时台湾读者的理解相距甚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以讹传讹,误导学生。
下面我谈谈本人对该诗的理解:
第一节,“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在季节里”,没有点明是春天,夏天,秋天还是冬天。意思是不分春天,夏天,秋天还是冬天,整年到头的每一天。“莲花”,用来比喻青春焕发、娇秀俊美的女子的容颜。这句是说我从江南走过的时候,发现那整年到头天天在等待的女子的脸忽而像盛开的莲花那么灿烂、笑容满面,忽而又像凋谢的莲花那样暗淡、憔悴。
第二节,是写那日盼夜想在等待亲人的女子的心情。“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 柳絮”本是绵绵不尽的思绪之意,这里指情意绵绵的书信。“东风不来”,就是那心上人始终没有音讯,没有消息。“柳絮不飞” 就是那心上人情意绵绵的书信始终没有传来。所以,女子的心是那么寂寞空虚,犹如寂静的空空的小城,女子的心是那么孤独凄清,恰像那傍晚的没有脚步声的青石小街。等待太久的女子因为失望太多,心里太苦,在等待中几乎死了心,于是决心不再妄想,所以即使到了三月阳春季节,她也不愿揭起窗帷,决心把自己的心紧紧关闭起来,像一个小小的窗户,把窗门紧紧地关闭起来,让自己就固守着这份寂寞。这里淋漓尽致地写出了思妇苦苦等待亲人、独守空闺的女子的那份孤独、空虚、凄凉、无奈、落寞的心情。
第三节,“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思念亲人的妇女听到我那“那达达的马蹄声”, 凝神细听,心里一阵惊喜,内心漾起层层涟漪,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以为我就是她那日夜思念的亲人,面红心跳,马上梳妆打扮,容颜如莲花的怒放。可是,这只是她的美好的愿望,其实只是她由渴望见到亲人引起的幻想,一个美丽错误。因为我不是她日盼夜想中亲人,只是一个过客。空欢喜一回,委屈的泪早已成行,那布满胭脂的脸马上成了残花,如莲花的败落。心情由欢快变为失望、失落。
诗中首段用“莲花的开落”比喻思妇的容颜变化。末尾交代了思妇的容颜变化的缘由。中间一段淋漓尽致地描写了柔弱的女子在悠悠的岁月中痴情等待亲人的无奈和凄苦。
这首诗表达的独特之处在于,她既直接描写“我”这个游子观察到的思妇的容颜变化,又透视思妇了内心世界。通过我走过江南的时候见到思妇的脸如“莲花开落”的过程,来表达女子思念亲人的凄苦、哀怨。
这首诗另一表达的独特之处是继承中国历代闺怨诗的传统——表面描写的是思妇思念游子,实际表达的是游子思念“思妇”——这种表现手法。 通过描写游子心中的思妇等待归人的焦急迫切心情来抒发游子想念家乡故土的复杂感情。这种表现手法我们在杜甫的《月夜》就见过:“今夜鹿阝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它们不是颇为相似、异曲同工吗? 《月夜》是通过描写自己想象中的妻子挂念出门在外的丈夫来表达作者思念家人的复杂心情。《错误》是通过描写作者见到的思妇思念游子——思念出门在外的游子来表达作者思念家乡故土的复杂心情。
为什么这么说?读文章需要知人论世。读诗,自然应该联系作者的身世,联系时代背景。郑愁予原名郑文韬,河南人,少年时代随当国民党军官的父亲走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饱览祖国各地风土人情、山水风光,心中充满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挚感情。1949年去了台湾,接着是两岸彻底隔绝的年代。到1954年,作者离开大陆已经五年了,能不想念养育了自己的故土?渴望见一见自己亲爱的祖国?诗人取笔名郑愁予,是截取了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中的“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中的“愁余”一词,而辛弃疾的词中抒发的恰是故土之思,作者用此笔名发表诗歌的深意,读者应该去仔细寻觅体味。诗中的“游子”正是作者自己,而诗中铺陈描写的“思妇”既不是情人,也不是亲人(因为作者的情人和母亲当时都应该在台湾),而是养育自己的故乡,是自己日夜思念的祖国。 因此,我们有理由这样理解,《错误》是通过描写自己见到的思妇容颜变化和透视思妇内心挂念亲人表达自己思念故乡,渴望回到祖国的感情。
有关《错误》的资料中说:《错误》发表后,在台湾引起许多共鸣,流行很广。如果我们能站在当时几十万流落在台湾、与大陆亲人生离死别、日夜盼望回国团聚的大陆赤子的处境设身处地想一想,《错误》不是正写出了他们思念故乡、怀念故土、渴望回到大陆亲眼看看祖国新貌的心声?从这一点看,当时的广大台湾读者,也是把《错误》作为表面的闺怨诗,内在的乡愁诗来理解的。
作者邮箱: wangjing08092002@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