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行走在爱与痛的边缘——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农村语文教学(人教版九年级),
能够生活在山青水秀的宜昌,我们深感幸福;能够活跃在声情并茂的宜昌语文课堂,我们无比快乐。因为早在1997年的语文课内外衔接实验中,我们就与当今的课改有了亲密接触,感受到了语文的精彩。而今新课程的实施,又推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的课程观愈见坦然、从容和成熟。从窗里到窗外,风景与人文携手;从课堂到竞技,文采与温情同在。一句话,语文教学正在实现着生命的回归。
可是,在新的课程观下,面对新的评价机制,农村的语文教学之路又在何方?作为一个农村教师,又该怎样实现他的职业理想和教学的浪漫主义呢?
一、现状与困惑:三个伤心的理由
在这个信息畅通的时代,我们总是能聆听到、观摩到、品读到各种形式的精彩课例,这一桌桌琳琅满目的语文筵席,一道道色香俱全的语文大餐,总是让我们也激情满怀。可是,当我们兴致勃勃地开始经营自己的课堂,却发现室内的风景远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精彩纷呈,更多的是波澜不惊,感受肤浅,黯无声色。
身为人师,我们彷徨不安,农村语文教学的现状实在不容乐观。
表现之一:美文品读——心口不一
教语文的都知道,学生应该有足够的朗读时间。但是,较之城区,为什么农村孩子书读得不太流利呢?稍稍走一走,不难发现,我们的语文教学,教师的讲仍然充斥着整个课堂。平时不注重朗读的训练和指导,不给充裕的时间学生自己去读书,不去有意提升朗读质量。只是在公开课上蜻蜓点水式的走一下感情朗读课文的过场,一切只是为了粉饰做秀而朗读,怎么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准?
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极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语文教学中的朗读则是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向作者,与文本交流,与作者对话,进行心灵碰撞的过程。有时必须反复吟诵,有时还得细嚼慢咽。如杜甫的《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细细品读,就悟不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深刻哲理。也许这一切应该归罪于教育的功利性,我们常常更多地追求了教学花样和考试成绩,根本就没有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把朗读训练落到实处。
表现之二:交流合作——雾里看花
从一些优秀课例中,我们总能看到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地合作,他们谈笑风生,侃侃而谈。不说远的吧,就说实验中学,我原来一个同事调到这个学校后,应该感悟是最深的。她说他们的学生提问总是让老师应接不暇,而且经常与老师争得面红耳赤,如果老师课前准备不充分,可能被学生搅得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她说得一点也不假,上学期我到实验中学听了几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方感此言不虚。一节是席代玲老师上的《桔子红了》,学生讲故事一样地叙述买卖桔子实践活动的经历,还有在现场会上卖桔子的大方,着实让人感慨。还有向芳老师上的《快乐食为天》,王正坤老师上的关于安全的活动准备课,他们的表演大气,特别是学生给向老师当营养师的那种种营养建议让人忍俊不禁。他们商量讨论提出的问题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不是哗众取宠的在钻牛角尖。
但是我们把这些很优秀的课例,或者技巧落实到自己的课堂,学生就完全不一样了:迎合教师合作的要求,四人一组,轻描淡写,有人说来有人看,不想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即使是举手发言的,也不过是只言片语。而且多数学生回答的内容是相同的,无新意可言,还有很多学生根本不知从何说起,提得问题也是人云亦云。表面上,课堂也热热闹闹,仔细一听,却是在开开心心搞形式,轰轰烈烈走过场,只不过是重演了滥竽充数的荒唐故事,实在不能相提并论。
表现之三:课外阅读——未知的精彩
对于学生,我们总期望他们能像一些优秀公开课上的学生一样,课堂上出口成章,旁征博引。但事实上,农村的学生很难做到这一点。为什么众多课堂平静得宛如一潭死水?勿需多想,原来是学生书读得太少了!没有一定的阅读数量,语言积累也就缺少土壤和根基。虽然语文在课内外衔接实验的倡导下,课外阅读有所改观,但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仅仅从一本本语文书和教师挑灯夜战中筛选出来的“浓缩的精品”等“快餐文化”上读些东西,反过来又要求学生能够畅所欲言,显然是无水之源,空中楼阁。(我所说的“浓缩的精品”和“快餐文化”,想必各位老师也一定不陌生,实不相瞒,我也精于此道,比如我们老师分工协作整理的《名人名言》《诗词名句》《中外名著拾粹》等等。这些东西对阅读面狭窄的学生来说的确是一种恶补,而且在应试中很有效果,不然我们也不会乐此不疲。但这些东西难免有断章取义之嫌,说起来好像不大地道,至于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有什么好处,委实不敢恭维。)
《新课程标准》要求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在400万字以上。面对这个数字,我们不禁要问:学生有书读吗?城里有图书馆,我们有图书室。但据了解,我们的图书室还是普九时配备的图书,即使有所更新,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另外,学校还有个不大不小的通病,重理轻文,轻文也罢,许多理科老师,特别是数学老师,为了擂质量,其实是擂分数,对课外阅读是一片喊打,深恶痛绝。我想很多语文老师遭遇过这样的尴尬:一方面我们极力推荐诸如《读者》《散文》和一些名著让学生忙里愉闲地看,而当我们去反馈学生读的情况时,却被告知书被收了,或者一脸委屈地告诉你,某某老师不让看,位子里不准放这些书。此时此刻的你,一定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吧!这个时候,你要和平外交,作出种种让步,听起来我们语文老师有点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味道。说实话,做一个语文老师难,做一个好语文老师更难!
二、思考与对策:心若在,梦就在
众所周知,城乡有别,但我们坚信,语文不会因为城乡差别而削弱她的诗意和精神魅力。我们要做的是:不向失败找理由,要向成功找条件。
心愿之一:做一个快乐的学习者,建设精彩阅读的课堂
罗曼•罗兰说:“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先要自己心中有阳光。”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应该多找点时间,找点空闲,常把书来读。语文教师不读书,被题海战术耗费精力与时间,知识面狭窄,对一些时尚的词汇闻所未闻,甚至连小说也读不进去,更别谈经典,很难想象语文课堂会是什么样子。如此下去,教师的知识库存将会越来越少,知识结构将会越来越陈旧,这实在是一种令人寒栗的现象。
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了他必须爱好广泛,旁学杂收,既读时尚,也读经典,既关注声像,又徜徉在油墨清香之中,经常“磨脑”,不断吸纳源头活水,不断为自己 “补钙”“造血”,这样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的生命才会变得丰盈、滋润、灵动。
前面提到的关注声像,有必要多说几句,很多语文老师都是电视迷,像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CCTV-10)的《百家讲坛》,另外还有《观察》《选择》《新闻周刊》《探索•发现》《子午书简》都是非常有文化品味的节目。这些栏目有的是我自己喜欢看的,有的是同事推荐的。比如说《百家讲坛》。《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2001年7月9日开播的汇集名家名师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主要面对具有中学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求知欲的受众。节目内容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选择目前大家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形式不拘一格,学理性与实用性并存,权威性与前卫性并重,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 像周思源讲的红楼梦系列,比如《红楼梦里的坏男人们》,《红楼梦里的小人物》《晴雯之死与袭人之冤》等,单看这些题目,就觉得非常有嚼头。还有戴锦华的《冯小刚走红之谜》,应该说即经典又时尚。有一次台湾的龙应台女士做客《百家讲坛》,她讲的内容是《全球化的我在哪里》,提到的这样一个问题,说在我们中国现在有很多这样的现象:现在好多人差不多不过春节,中秋节了,更谈不上过七夕,他们过圣诞节,感恩节,还有愚人节,(刚刚过去了一个洋节,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没有过)。很多人在过这洋节的时候,比如圣诞节吧,他既不是基督教徒,甚至连耶稣是谁都不知道。龙应台先生就这个问题谈了很多,她特别强调了民族文化自信心的问题,我们现在对自己的节日背后的文化故事知道的少了。所以要从根做起,对于自己的文化有信心之后,那些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节日才会重新回来。最后主持人说了这样一句话:过洋节日不怕,别把自己的文化过没了。真是无独有偶,我市去年的中考作文2就与此有关,题目是这样的,用两组词语:
春节 端午节 饺子 元宵 京剧 风筝 龙舟 春联 中国印 牛郎织女……
圣诞节 情人节 麦当劳 巧克力奥斯卡 摇滚 迪斯科 牛仔 亚当夏娃……
要求学生从中提出一个与文化有关的话题,或讲述一个故事,或抒发感慨,或发表观点。这个带有中西文化比较的话题着实难住了很多农村的学生。我想这个题目跟刚才提到的龙先生那个话题是非常契合的,我想如果我们做老师的平时对这些讲座多一些关注,加上自己的思想,然后“贩卖”给学生,我想有百益而无一害吧。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