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读《堂吉诃德》(语文版九年级必修),
10、 读《堂吉诃德》
基础知识归纳
1、生字注音组词
秾丽nóng 憔悴qiáo cuì 啜泣chuò
长髯 rán 坐骑jì 蹩脚bié
阴霾mái 稚嫩zhì 攀附 fù
2、多音字
坐骑jì 说教 shuō
骑马qí 说服 shuì
3、辨形
啜泣 秾丽 蹩脚
辍学 浓重 憋闷
点缀 侬家 老鳖
拾掇
4、读后感的基本思路
一是要重视“读”。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
5、解说标题
一看“读《……》”就能断定该文属于读后感。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本文就是诗人海涅在反复阅读过《唐吉珂德》之后写的一篇感受。正文既概述了《唐吉珂德》原文有关的内容,也引出了读者自己的思想变化。
6、课前背诵
[原作] 李白墓
唐 白居易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注释】:
①荒垅:荒坟。②穷泉:黄泉、九泉。③李白墓:在安徽省当涂县采石江边。相传李白在采石江边,因酒狂投江捉月落水而死。过往诗人到此多有吟咏。
【赏析】
七言古诗《李白墓》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白居易二十八岁。可怜那躺在荒野黄泉下的寒骨,当他活在人世的时候,曾经写出过惊天动地的诗文。“可怜”、“曾有”的词语,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悲愤之情。尽管死后凄凉冷漠,但李白是不朽的,他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诗文永远留在人间,永远为人们所喜爱。
课文完全解读
读《堂吉诃德》 海涅
我童年知识已开、颇能认字以后,读的第一部书就是萨费特赖的密圭尔•西万提斯所著《曼却郡敏慧的绅士堂吉诃德的生平及事迹》。一天清早,我从家里溜出来,急急上皇家花园去,可以从容自在地看《堂吉诃德》,那片刻的时光,我还回忆得很清楚。是五月里一个明媚的日子,秾丽的春天躺在静穆的晨光里,听那只娇柔献媚的夜莺向它颂赞。夜莺的颂歌唱得温存似的软和,醉心融骨似的热烈,最含羞的花苞就此开放,多情芳草和披着薄雾的阳光就吻得更忙,花木就都一片欢欣,颤动起来。在所谓“叹息小径”里,离瀑布不远,有一条长了苔衣的旧石凳,我坐下来,把这位勇士经历的大事情来娱乐我的小心灵。我孩子气,心眼老实,什么都信以为真。这位可怜的英简述原文有关内容。雄给命运拨弄得成了个笑柄,可是我以为这是理所当然,遭人嘲笑,跟身体受伤一样,都是英雄的本分;他遭人嘲笑害得我很难受,正像他受了伤叫我心里不忍。上帝创造天地,把讽刺搀在里面,大诗人在印刷成书的小天地里,也就学样;我还是个孩子,领会不到这种讽刺,看见这位好汉骑士,空有义侠心肠,只落得受了亏负,挨了棍子,便为他流辛酸的眼泪。我那时不大会看书,每个字都要高声念出来,所以花鸟林泉和我一起全听见了。这些淳朴无猜的天然品物,像小孩子一样,丝毫不知遭天地间的讽刺,也一切当真,听了那苦命骑士当灾受罪,就陪着我哭。一株衰老不材的橡树微微啜泣,那瀑布的白色长髯飘扬得越发厉害,仿佛在呵斥人世的险恶。看到那头狮子无心迎斗,转身以屁股相向,我们依然以为这位骑士的英雄气魄可敬可佩。愈是他身体又瘦又干,披挂破烂,坐骑蹩脚,愈见他的所作所为值得夸赞。我们瞧不起那些下流俗物,那种人花花绿绿,穿着绫罗,谈吐高雅,而且顶着公爵头衔.却把一个才德胜过他们的人取笑。我天天在花园里看这本奇书,到秋天就看完了;我愈读下去,就愈加器重,愈加爱慕杜尔辛妮亚的骑士。有一场比武真惨,这位骑士很丢脸,输在人家手里.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念到这段情事的那一天。
那是个阴霾的日子,灰暗的天空里一阵阵都是气色凶恶的云,黄叶儿凄凄凉凉从树上落下来.憔悴的晚花奄奄待尽,头也抬不起,花上压着沉甸甸的泪珠,夜莺儿早已不知下落,望出去是一片衰盛无常的景象。我读到这位好汉骑士受了伤,摔昏头昏脑,躺在地上。他没去掉面盔,就向那占上风的对手说话,声音有气无力,仿佛是坟墓里出来的。他说:“杜尔辛妮亚真是天下第一美人,我却是世上最倒霉的骑士。尽管我本领不行,真是真非不可以颠倒。骑士大爷,你举枪刺吧!”我看到这里,心都要碎了。
唉!那位光华耀眼的银月骑士,打败了天下最勇敢最义气的人的骑士,原来是—个乔装改扮的剃头匠!
我在“游记”第四部里写了上面一段,描摹多年以前读《堂吉诃德》的印象。如今又过了八年了。天呀!时光真是飘忽!我在屠赛尔道夫地方皇家花园的叹息小径里把这部书看完,还仿佛是昨天的事呢。这位伟大骑士的所作所受,依然叫我震惊倾倒。是不是好多年来,我的心始终没有变呢?还是绕了个巧妙的圈子,又回到童年的情思呢?后面这一说也许道着了,因为我记得每隔五年看一遍《堂吉珂德》,印象每次不同。我发育得是个青年的时候,伸出稚嫩的手去采生命的玫瑰花,爬上峰巅去攀附太阳,夜里做的梦全是老鹰和清白无瑕的少女,觉得《堂吉诃德》扫兴乏味,看见这部书就不耐烦似的把它搁在一边。后来我快成人,跟这位拥护杜尔辛妮亚的倒霉战士稍稍相安无事,而且嘲笑他起来了。我说,这家伙是个傻瓜。可是,说也奇怪,在人生的程途里,尤其是徘徊歧路的时候,那瘦骑士和那胖侍从总追踪在我后面。
重点难点剖析
1、文题理解
有批评家说,少年人读西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先生》会发笑,中年人读了会思想,老年人读了却要哭。这说明,同一作品,因为读的时间不同,给我们很不同的印象,所以我们要想深入到书里去,非同时将生活经验尽力扩大不可。诗人歌德在这篇读后感力也表达了类似的感受。少年时对堂吉诃德的同情与敬仰,到青年时代变成了乏味与嘲笑,文末“那瘦骑士和那胖侍从总追踪在我后面”足以反映出《堂吉诃德》这部书对作者的影响之大。
2、层次结构梳理
一、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详细回忆少年时代初读《堂吉诃德》的情景,流露出那时对堂吉诃德的敬慕与同情。
二、第二部分(第4自然段),概括叙述了长大后再读《堂吉诃德》的心情变化,表明这部书对作者的影响大。
3、语言特色揣摩
本文虽为读后感,但是对景物的描写细腻生动,修饰词语使用得体,较好的烘托出人物当时的心情。如:那是个阴霾的日子,灰暗的天空里一阵阵都是气色凶恶的云,黄叶儿凄凄凉凉从树上落下来.憔悴的晚花奄奄待尽,头也抬不起,花上压着沉甸甸的泪珠,夜莺儿早已不知下落,望出去是一片衰盛无常的景象。
尽管本文是中文翻译本,但语言仍富有个性色彩,口语化较浓。“唉!那位光华耀眼的银月骑士,打败了天下最勇敢最义气的人的骑士,原来是—个乔装改扮的剃头匠!”这句话既有对勇敢骑士不幸遭遇的同情,又有对倒霉的骑士的含泪的戏谑。
4、突出写法分析
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是本文结构上最鲜明的特色。回忆少年时代初次阅读《堂吉诃德》的情景部分,占了全文篇幅的三分之二,之后八年多次阅读的态度变化,只作了二三百字的概括叙述。
典型例题分析
仔细阅读下面这篇短文,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篇读后感。
画 蛋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