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为什么猪八戒的形象比沙僧生动

为什么猪八戒的形象比沙僧生动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657次    栏目: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为什么猪八戒的形象比沙僧生动,

        传统的小说理论强调人物要有个性,要在矛盾斗争中表现人物,这也许都没有错,但其缺点是离开了人物心理结构的具体分析。本来,每个人都生活在共同的世界里,但是由于情感的冲击,感知变异的分化,每一个人又生活在各自感觉到的世界里。每个人物各有其不同的色彩和音响,此一人物感到的,彼一人物可能完全麻木不仁。同样一阵风吹来,一万个人物有一万种不同的变异感觉,在不同的感觉基础上产生了不同的动机。如果唐僧和孙悟空面对白骨精拉开了感觉距离之时,猪八戒完全同情孙悟空,或者与唐僧的感觉完全一致,那么,他就不可能有任何艺术生命。猪八戒之所以有艺术生命,就是因为他的感知和情感既不同于孙悟空,也不同于唐僧。在对待白骨精的问题上,猪八戒有他自己的潜在动机。他感到平时老受孙悟空欺压,此时正好乘机刁难他一下。这种刁难并不纯系恶意报复,其中还包含着猪八戒意识不到的愚蠢和性意识。他与孙悟空为难,并非出于对唐僧取经事业的忠诚。他那猪耳朵中藏着二分银子,随时随地都准备在取经队伍散伙时,当作路费回到高老庄去当女婿。由于有了这样潜在的蒙胧的深层动机,猪八戒就有了更加不同于孙悟空和唐僧的想像、梦幻、判断,乃至思维的逻辑。而且这种与唐僧、孙悟空拉开距离的感知和情感还相当饱和,相当强烈。而沙僧之所以缺乏艺术生命,就是因为他在任何事变面前,都没有自己的不同于上述三个人的动机、幻觉、情感和推理逻辑。在关键时刻,吴承恩不是把消僧忽略,留在叙述的空白中,就是把他拉出来无感知、无动机地跑龙套。在《西游记》中有那么多妖魔鬼怪,艺术生命力普遍不强,原因就在于他们只有共同的动机;千方百计吃唐僧肉,以求得长生不老,却没有任何在感知上、情感上互相拉开距离的特性。

       拉开人物的感知距离,同时得拉开动机的距离。这里的动机主要不是意识层的动机,而是潜意识中的动机。人的感觉器官对于情感、动机,包括潜在动机以内的信息最为灵敏,而对于在此以外的信息则相当迟钝,有时甚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嗅而不觉。

       对文本分析来说,关键在于要善于辨析人物潜在的初始动机的微妙差异。初始动机的差异也是许极其细微,但经过反复打出常轨的连续性反应,后续动机的差异就可能递增性地扩大,从而引起整个心理系统的距离扩大。如果不善于作这样的细致的辨析,则可能离开人物自身的心理深层运动,而求诸外部的表面的动作。

越是在关系亲密的人物之间洞察潜在的动机,反差就越是深邃。

        在巴金的《家》中,写了那么多的爱情,其中写得最动人的是觉慧和觉新的悲剧,写得最不动人的是觉民的爱情。这是因为觉民和琴不但在感情上水乳jiao融,而且在行为上互相支持。在任何事变中,他们的动机都没有任何错位,因而其感知也完全统一,没有拉开任何距离。而觉慧与觉新在各自的爱情中,与对方在动机上都发生了微妙的错位。高老太爷要把鸣凤送给六十多岁的冯乐山为妾,呜凤去找觉慧,如果顺利地告诉了觉慧,事情就不至于严重化。然而由于觉慧忙于办刊物,很少在家,拖延了时日。到了期限的最后一天,五内如焚的鸣凤不顾—切地冲进觉慧的房间,鸣凤的动机是把危机告诉觉慧,而觉慧却因忙得不可开交,请鸣凤等一两天,他会主动去找她。仅仅因为这一点小小的时间上的错位,便导致鸣凤产生了后续动机——自杀殉情。这是因为,在关键时刻,两个人处在不同的感知世界中。他们之间不但拉开了心理距离,还拉开了行为上的距离,而且是永远不可能缩短的距离,因而产生了悲剧的震撼力。如果巴金在此时心慈手软,把两个人暂时的动机错位取消,使之重合,二人的感觉、知觉、动机、行为逻辑很快合二而一,觉慧就可以带走鸣凤,发出比翼齐飞的豪言,这就成了郭沫若式的诗的概括了,恰恰与小说形式的审美规范背道而驰。

        觉新的爱情悲剧更动人,这是由于他处在爱的三角关系中,每一方的动机都有相当大的错位,每一方的动机都不像觉慧那样单纯,都不是由一个因子,或者正反两个因子构成的,而是由一系列因子交错而成的。因而在他的情感结构中饱和着错位的潜在量。觉新和梅相爱甚深,然而不能结合。觉新和瑞珏结婚后,二人也甚相爱。但觉新由于梅的存在,与瑞珏有距离;梅与觉新之间则由于瑞珏的存在也有距离。梅与瑞珏在爱情上虽有矛盾,但在相处之间却互有好感。觉新沉溺于瑞珏的温存抚爱之中,又不能忘情于梅,他对梅的追寻和询问,得到的只是梅的回避。觉新的形象被有些评论家称为“世界性的典型”,其特点是当他内心的动机与屈从外部环境的动机矛盾的时候,他总是在行为上扼杀自己内心的动机,然而在许多场合又杀而不死,还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结果是他的动机经过多层次的变异,变得畸形而扭曲。这种扭曲了的动机就注定他总是与他喜爱的,应该保护的人之间拉开心理距离。

        拉开心理距离的规律在古典小说中就普遍存在,在现代小说中表现得更明显。古典小说特别是在草创前期,免不了受到当时已经很发达的诗的影响,因而在《十日谈》中,在唐宋传奇乃至宋元话本中,常常有男女主人公一见钟情,生死不渝,永远不拉开心理距离的故事。如《倩女离魂》、《碾玉观音》、《卖油郎独占花魁》之类,一旦爱上了,就永远心心相印了。但小说艺术越是发展,人的情感的纵深结构表现得越是复杂,爱的变幻就越是突出。中国古典小说到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时候,可以说小说艺术开始脱离诗的影响而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了。至于作为小说艺术的顶峰,《红楼梦》则更是把相爱的双方(贾宝玉、林黛玉)置于心理永远不能完全重合的境地,甚至直到林黛玉死去,也没有让他们心心相印,他们始终生活在不同的感知世界中。

          自然,拉开距离越大,就越能提高小说的艺术感染力,但也不是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第一,拉开距离的人物必须有相当紧密的情感联系,如兄弟(觉新、觉慧)、情人(宝玉、黛玉)、战友等等。严格地说,越是处在紧密的情感联系之中,越是拉开了心理距离,就越能提高形象的审美价值。第二,如果距离拉得太大,大到完全失去联系,比如梅出嫁以后,就再也不到觉新面前来了;觉新有了瑞珏以后,就把梅淡忘了。这样就不但不能导致审美价值的提高,反而会使审美价值下降。正是因为这样,巴金才找了一个避难的借口,让梅又出现在觉新面前。托尔斯泰也并没有让伏隆斯基不爱安娜,如果真正不爱了,就如心心相印一样,是很难激起人物心理立体纵深结构的充分调节和翻腾的。

        这一点不但体现在情节的设计上,而且渗透在小说的一切细部之中,例如件多第一人称小说中的“我”往往成为多余人物。原因是他们常常与某一主人公的心理完全重合。而在鲁迅《祝福》中的那个“我”和在《孔乙己》中的那个小店员,因为与祥林嫂和孔乙己拉开了距离才有了生命。如果祥林嫂问“我”人死了以后有没有灵魂,我回答说:“没有。”祥林嫂的心灵痛苦自然会减轻些,可是《祝福》的悲剧性却被大大削弱了。

      如果那个小店员不是对孔乙己怀着不以为然的态度,而是完全同情的,那《孔乙己》中轻喜剧的调子就该变成抒情的了。

      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大团圆之所以不好,除了不真实以外,还不艺术。人物的心理都重合了,还有什么好看的呢,所以近代西方小说避免写大团圆,即使不得不写这样的结尾,也大都写到接近大团圆就戛然而止了。有时情节已经结束了,作者还不罢笔,如果那不是败笔,就是很值得欣赏一下的了。例如海明威在《老人与海》的结局之后加上了一个尾声。老人历尽千辛万苦得到的是一副鲨鱼骨架,横在海滩上,这副鱼骨头的尾巴被潮水冲得晃来晃去。这时来了一群旅游者,其中一个女人问明白了这是鲨鱼骨头后大为赞赏起来:

       “我还不知道鲨鱼有这么漂亮的、样子这么好看的尾巴呢。”

       “我也不知道。”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为什么猪八戒的形象比沙僧生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