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李白五言绝句赏析

李白五言绝句赏析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907次    栏目: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李白五言绝句赏析,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琵琶峡是地名,有多处。史书上有“太仆卿杨义臣东屯琵琶峡”的记载,这个琵琶峡在今甘肃张掖西南。另有“俯瞰琵琶峡,平眺云雨台”之句,这个琵琶峡在巫山,长江边上。这首诗所说的琵琶峡当是张掖。陆判官一别长安去了琵琶峡,长安就只能在梦中相见了,回归的时日那是遥遥无期的。李白人在江南,在一个秋风肃杀的夜晚,得知陆判官被派往琵琶峡,浮想联翩,此时的景象根本不是他与陆判官离别时那样,对他们来说,长安都只能存在于梦里了。其中的伤感之深可想而知。

  《重忆一首》:“欲向江东山,定将谁举杯;稽山无贺老,却櫂酒船回。”贺老当指贺知章。李白回忆当年在稽山时与贺知章交游的情景。那时他们在镜湖上荡舟饮酒,尽兴而归。现在即使去那里,能与谁一起举杯饮酒呢?因为贺知章已经去了长安。当年李白之所以能够被诏入长安,与贺知章的举荐不无关系,李白内心是非常感激贺知章,同时也很怀念贺知章的。

  《哭宣城善酿纪叟》:“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老春”是纪叟所酿的美酒。纪叟去世后,李白深深地怀念这位善酿的朋友,其真挚的情感浸透在字里行间。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之第二首:“南国新丰酒,东山小妓歌;对君君不乐,花月奈愁何?”金陵子是一个歌妓,卢六不喜欢金陵子而离开了,李白写诗送给他。李白写出了金陵子向卢六献酒献歌而讨卢六欢心的种种作为,但都不能讨得卢六的欢心,卢六总是郁郁不乐,即使有好花有好月也不能动卢六之心。看来,李白很同情这位金陵子。可见李白是一个很讲情义的人。

  第三首:“东道烟霞主,西江诗酒筵;相逢不觉醉,日堕历阳川。”卢六作为风景胜地的东道主曾经设宴款待李白,宴间饮酒吟诗,当然有金陵子相陪。情投意合,不觉酒醉,直至太阳从历阳川落下。历阳川应该是南京的一个景点。诗中蕴含了李白与卢六的深情厚谊。

  《赠内》:“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据《后汉书·儒林传下·周泽》载:周泽为太常,虔敬宗庙,常卧疾斋宫,其妻哀其老病,窥问疾苦。泽大怒,以妻干犯斋禁,收送诏狱,时人讥之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李白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与周泽日日卧疾没有区别,两人都很不不近人情,难为其妻。这是李白所表达的一种悔疚之情。

  《谢令妻》(题目是笔者所拟):“白微时募县小吏入令卧内,尝驱牛经堂下,令妻怒,将加诘责白,亟以诗谢云:‘素面倚栏钩,娇声出外头;若非是织女,何得问牵牛。’”李白用“素面”、“娇声”来描写县令妻子的美貌,并把她比作“织女”,并以此来解释为什么要“驱牛经堂下”。其实这是李白对美女的一种恶作剧。李白是喜欢这位县令妻的,所以他要与她开个玩笑而取乐。

十、诗人的叹息

  《秋浦十七首》之第四首:“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一入秋浦,李白的两鬓一夜之间全变白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是这里的猿声催促的。猿啼之声悲切,所以在古诗文中,猿声是激发人愁思的。在秋浦猿声阵阵,所以无论是长丝还是短丝全都变白了。这是李白内心抑郁的反应。李白满怀报国之志,一身才华洋溢,可是得不到应有的重用,离长安已经十年了,长安如在梦中,前程已经渺茫,所以自然会有不平之感慨,有不平而愁苦抑郁,怎能不满头白发呢?尽管李白很浪漫,但是失去为国尽职的机会其心境仍然不能释然。

  第六首:“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李白是在天宝三载(公元744年)离开长安的。离开长安后,他便云游天下,四海为家,北上燕、赵,南下江、淮。大概在天宝十二年前后李白来到秋浦,所以到秋浦时他就是一个悲愁之人。到秋浦后,他只能是强打精神看秋浦的花月。他觉得秋浦这个地方地形就像浙江绍兴的剡溪那样,秋浦这地方的风景却像长沙。

  第十五首:“白发三千丈,离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白发三千丈”这是极度的夸张,然而人们并不觉得离谱。因为白发确实可以不断地增长。尤其使人们觉得自然的是这白发只是离愁的化身,离愁有多长那是谁都无法丈量的,所以说用“三千丈”来形容就很自然。这是一种艺术。

  《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敬亭山在安徽宣城。众鸟全都已经高飞远去了,本来这天空还飘着一片白云,现在这白云也已经孤独地离去了。在这茫茫的天宇下,就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诗人唯一可以凭借的就是这敬亭山,所以他对敬亭山很珍惜,他对着敬亭山看,敬亭山也对着他看,相看两不厌,就表明诗人的心已经与着大自然融合为一体了。李白此时的心境乃是处于神仙的境界。他好像没有一点悲愁之感,其实乃是悲愁到了极点的一种自我解脱。

  《忆东山两首》之第一首:“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这里的东山在浙江上虞县的西南,山上有蔷薇洞。东晋的谢安曾经隐居于此,并建有白云堂和明月堂。谢安从东山出发建功立业,李白应诏从东山出发去长安,能够建功立业吗?李白来到长安已经数年了,然而功业未成,他自然会想起这个笼罩着祥云的地方。蔷薇已经开了几度了,白云依旧自聚自散,明月将照耀谁家呢?这是李白的一种期盼。李白一向敬慕谢安,他极希望自己能像谢安一样,可是命运总是跟他作对,他始终未能如愿。

  第二首:“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李白很羡慕谢安。谢安当年常带着心爱的女人(妓)到东山,所以李白也要像谢安那样带着心爱的女人到东山去,并且长啸着离开人群,离开俗世。他要报告谢安,他就打算隐居在白云堂了。可以想见,带着美女,隐居白云堂,朝看红日升,暮看明月生,是何等的悠闲自得。然而,面对东流去的曹娥江水,诗人能够和美女相看两不厌吗?

  《流夜郎题葵叶》:“慙君能卫足,叹我远移根;白日如分照,还归守故园。”向日葵的叶子始终护卫着它的根,李白由此产生惭愧的心理,从而叹息自己却移根走他乡为异客。他期待着白日能够分一点光来照耀他,使他能够返回故乡守护故园。尽管后来他遇赦了,一点点白日之光已经照到了他的身上,然而他仍然未能“还归守故园”。真是可叹可悲。

  《题情深树寄象公》:“肠断枝上猿,泪添山下樽;白云见我去,亦为我飞翻。”“情深树”一般是指两颗连理的高大古树。古时的庭院中常有,有母子情深树,或兄弟情深树。这里所写的情深树看来并不在庭院里,而是在山上,有猿猴出没的地方。情深树上有猿在啼,猿为何而啼?是由于母子失散?还是因为兄弟失散?猿啼之泪居然是山下的酒樽满起来。听到这猿啼,促景生情,诗人的内心也在悲切。其实这是诗人见树而伤情,以猿喻己。诗人到了山上,白云也因为动情而飞翻。在这里,树、猿、云、酒、人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图景,这幅图景是悲伤的,人有灵性,云、树、猿也有灵性,天人融为一体。

(原载:国学网http://www.guoxue.com/?p=489童昌森)



上一页  [1] [2] [3] [4] [5] [6] 

李白五言绝句赏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