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李白五言绝句赏析

李白五言绝句赏析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907次    栏目: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李白五言绝句赏析,

  第二首:“船上齐桡乐,湖心泛舟归;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这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浩淼的洞庭湖波光粼粼,湖心游荡着小舟一叶,舟上人饮酒狂歌,蓝天下白鸥飞翔,白鸥始终不愿意飞向远处,而不时地拂着酒筵而低飞,人鸟共乐,天水一色,此时此景还有什么愁苦呢?在诗人笔下,白鸥通人性,所以它们不愿离开诗人们,它们也想参加宴饮,与人共乐。

  第三首:“划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酒后自然豪情齐天,在诗人的意象中,诗人借着酒力,轻轻抹去君山,使这洞庭湖更加广大,使这湘水更加浩淼。在诗人看来,这洞庭湖的水就是巴陵的酒,所以这洞庭的秋就会是长醉的秋,这好似多么有韵味又精神的洞庭湖之游啊。这君山,要被李白抹去的君山是否就是指自然中的君山呢?恐怕在李白的心理蕴藏着秘密,他暗中希望能把那些阻挡他们前程的势力轻轻抹去。

  《铜官山醉后绝句》:“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要须迴舞袖,拂尽五松山。”铜官山在安徽的铜陵,铜陵产铜。从“千年未拟还”出发理解“铜官乐”,当指诗人在铜官山所享受到的快乐。五松山亦在铜陵。酒醉以后,诗人兴奋地舞之蹈之,诗人舞蹈起来长袖飘拂,可以拂尽五松山,可见诗人豪气之博大。有酒可乐,诗人就不想再回长安去了,那自然是不愿低头折腰事权贵的傲慢者的心态,同时也是壮志难酬,满腹才华无处发挥作用的失意者的心态。

  《九日龙山饮》:“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这龙山应当指湖北的龙山。在菊花盛开的时节,被逐的诗人在龙山饮酒。醉了,帽子被风吹走了,诗人还在狂舞不歇,直到月光洒下了大地。在这里,诗人的帽子真的被风吹落了呢,还是诗人联想起了东晋孟嘉参加大将军桓温举办的重阳宴饮的事迹而有所感悟呢?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表现了诗人不拘小节的豪放心态。

  《鲁中都东楼醉起作》:“昨日东楼醉,还应倒接[罒離];阿谁扶上马,不省下楼时。”因醉了酒,倒系了头巾,不知道被谁扶下楼梯,也不知道被谁扶上马背。这真是一副醉态。这种醉态,只有山简将军拥有过。所以诗人一旦酒醉就会想起这位山简公来。

  《醉题王汉阳厅》:“我似鹧鸪鸟,南迁懒北飞;时寻汉阳令,取醉月中归。”鹧鸪鸟是很重感情的动物,对于离别而去的兄弟始终有驱之不去的怀念和担忧。诗人以鹧鸪鸟自比,就表明诗人对长安的人和事的牵挂,当然也有诗人对家人的牵挂。然而诗人有酒自乐,自然不愿意再北去入长安了。诗人醉了,连陪他的汉阳令也找不到了,那就只能在醉中踏着月光回去。

  《自遣》:“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在花间饮酒,与花对饮,不觉醉了,就躺在了花下。落花装饰了他的衣服,他仍然沉醉不醒。后来渐渐醒来了,慢慢地起来,在溪边的月光下漫步,鸟儿回窝了,人们也渐渐地稀少了,他还在慢慢地走着走着。此时的李白是安逸舒适还是惆怅茫然?看来,两者兼而有之。

三、情抒月光下,美在朦胧中

  常言道:墙里开花墙外红。为什么墙里的人感觉不到花之红艳而墙外的人却感觉到了呢?这是因为墙里的人太熟悉这花了,连同这花的缺点都很了解,所以就削弱了对花的红艳的感觉。又有人说:月下看美人更要美计分。为什么会这样呢?月下看人是朦胧的,朦胧中看人看物总是会隐去许多弱点而凸现出更多优点的。所以说美往往存在于朦胧状态。李白是很善于捕捉美描写美的艺术家。所以在李白的五绝中就有不少写月下情朦胧美的诗。请看下面的例子。

  《玉阶怨》:“玉阶坐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簾,玲珑望秋月。”伫立玉阶,直至露水侵湿了罗袜,是谁在玉阶上伫立那么长久呢?看来应该是少妇,而且还应该是美人。他为什么要伫立玉阶?可以猜想那是在盼望贵人的回来。久久未见人归来,那就只好退入房中。她失望了,打算不再想望了,于是就放下了帘幕。然而,思想无疆,帘幕挡不住,于是就隔着水晶帘望明月,思绪飞向了天涯。朦胧中,美人先是伫立远望,然后隔帘望月,这中间还有美人移步,玉手下珠帘的美妙动作,真是一幅画,又是一曲歌,情在月下,美在朦胧中。

  《静夜思》:“床前看(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明)月,低头思故乡。”过去所谓的“床”不一定就是现在所说的睡床,往往把一种坐具也叫作床。这里的床应该指睡床,如果人还坐在坐具上,那么就不会有是霜是月分不清的感觉。夜深了,人醒了,辗转翻侧,看到了床前的白光,是月光?是寒霜?心头疑虑,就举头看窗外,原来窗外月正圆,光皎洁,此时怎不钩起诗人的心绪而想起故乡的人和物来?月下之情真,朦胧之美凄楚。

  《渌水曲》:“绿水明秋月,南湖採白蘋;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秋月凉如水,湖水明似月,月光下小舟荡漾,那是人在南湖采白萍。迟开的荷花在月光下娇艳欲语,与采萍人交相辉映。面对如此美艳的荷花,荡舟人开始犯愁了,为什么?原来荡舟的人是美女,她正与荷花比美,她确信自己胜过荷花,然而又怕万一被心爱的人误解,心里总是忐忑不安。正是月下之情切,朦胧之美艳。

  《秋浦歌十七首》之第十三首:“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水绿而净,月白而明,白鹭惊飞,采菱女和她的情郎一同唱着夜歌归来,绿水和明月是静态的,白鹭、采菱女和其情郎是动态的,静中有动,富有生气,水绿月白是视觉的感受,歌声回荡是听觉的感受,这是画是诗又是音乐,既宁静闲适又欢快活泼,这种情和美洋溢在整个空间。

  《赋得白鹭送宋少府入三峡》:“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明月下,秋水寒,白鹭已经本来拳起一足歇息了,然而却被人惊动,惊飞的白鹭飞向了使君滩。万县有使君滩,湖北宜昌也有使君滩,两者都在三峡边上。诗人借白鹭的去向来交代宋少府的去向。明月、秋水、白鹭、人是这幅壮丽图画的基本元素。水静、月寒,是多么静谧的夜啊!就在这静谧的夜里,突然白鹭惊飞,显然这是人之动引发的,动静相映,生趣盎然。白鹭是受惊以后“远飞去”的,那么宋少府是不是也是因为某种原因而被迫去三峡的呢?这就给了人们许多想象的空间。

  《夜下征虏亭》:“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征虏亭是晋朝建立的,建在金陵石头坞。在月光下,诗人驾小舟去扬州,在舟上仰望征虏亭。月光下的征虏亭,清晰可辨,征虏亭旁边山花烂漫犹如少女露出笑脸,江上有不少行舟,行舟上的灯火犹如流萤。月光、山花、小亭、行舟、灯火、江水等物景鲜明真切,其中的情景欢快深沉,此情此景构成了一幅朦胧而美丽的画卷。

  《清溪夜半闻笛》:“羌笛梅花引,吴溪陇水情;寒山秋浦月,肠断玉关声。”渭水与崖水合成陇水,《陇头歌》:“陇头流水,鸣声幽咽”,可见陇水之情乃是悲愁之情。李白《秋浦十七首》之第二首有“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之句,可见这里的“清溪陇水情”乃是断肠之情。诗人夜半闻笛声,或许笛子所奏的是梅花引之曲调,或许根本不是悲愁的曲调,但是诗人却就联想到了悲愁的身世和处境,从而引发了悲愁之情。此处的寒山当在秋浦。玉关声应该是使人肠断的悲声,因为“春风不度玉门关”。月光、流水、笛声、断肠人是构成这幅画图的基本元素。月光下的情,月光下的景,总是朦胧的美。

四、平实叙事情景在,不事雕饰境界开

  李白的五绝中有不少是叙事诗,李白的五言叙事诗语言朴素平实,不事雕饰,而然却更显得情真意切,自有境界。

  《相逢行》:“相逢红尘内,高揖黄金鞭;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在繁华的都市相逢,带着黄金鞭高高作揖,在垂杨里的万户人家中,你的家在哪里?这应该是老朋友不期而遇,欣喜之情跃然纸上。词句平淡,意味深长。有物景有情景,当然也寓有“人生何处不相逢”的意景,所以自有境界。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昨夜梁园里,弟寒兄不知;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这里的梁园当在河南开封。李白与宗氏结合,寄居梁园。昨夜下了大雪,梁园里很寒冷,兄可能不会知道弟的寒冷。就在寒冷入骨的时候,我对着庭前的玉树伤感。在愁肠欲断的时候,我想起了连枝的从兄。此时天气寒冷,李白的心境也是寒冷的,因为宗氏失势,李白的处境也很凄凉。用词造句平白直露而情感却很真切。“肠断忆连枝”乃是人之常情,用诗来道出人间的常情就是一种境界。

  《闻谢杨儿吟猛虎词因此有赠》:“同州隔秋浦,闻吟猛虎词;晨朝来借问,知是谢杨儿。”这是一首平平实实的记事诗。夜晚,从隔着秋浦的远处传来了朗诵《猛虎词》的声音,第二天早晨就打听是谁在朗诵,原来是谢杨儿。《猛虎词》为唐代与王维齐名的储光羲所作,李白很欣赏《猛虎词》。词写得好,而且朗诵得也好,所以一早就要打听是谁在朗诵。这里自然地流露出李白的爱憎和喜好,以及被词的内容所激起的情感。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李白五言绝句赏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