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点议论句式
——作文课堂一瞥
(发表在2010年12期北京《中学语文教学》)
师:科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写作的支点有很多,今天我们学习它的一个支点,叫做“学点议论句式”。(板书)
有些专家认为高考作文就是考两种文体,一种叫记叙文,一种叫议论文。议论文在高考中每年占70%左右,大部分同学选的大都是议论文。议论文的写作有很多方面,今天我们就学一点——议论的句式。议论句式可以使文章更加有理性,也会增加议论的深度。下面,我先读一个语段,看看这段文字有什么特点。这是一篇写“从容”的文字,这段文字是这样写的,读后同学们思考一下这段文字有什么特点呢?
从容是一种境界,从容是一种品行,从容是处在纷繁复杂社会惟我纯净的一种洒脱。从容是庄子的龟游弋于泥泞的那种自在;从容是李白在长安一觉醒来后继续行走在名山大川的那种洒脱;从容是邱少云面对熊熊烈火自己咬牙忍痛,让生命染成鲜红旗帜的那份责任;从容是十几岁的女子刘胡兰面对铡刀不动声色,走向生命永恒的那份淡定。
生:用了事例,用了排比。
师:是怎么用例的呢?
生:抓住了一些人物的细节。
师:对了,抓住人物的细节,并且有一些想象。这种形式呢,就是用“是什么,是什么”形成了一组利用人物细节构成排比的句子。
师:我再给大家读一段,大家看看这段文字有什么特点。
当江南的细雨霏霏飘落,秦淮两岸香拥翠绕,是谁在碧水秋云间黯然伤怀于那舴艋小舟中?当塞上的风沙卷起,羌笛悠悠吹满落霜,又是谁身披蓑笠狂歌大江东去,挑灯醉看吴钩犹利?
生:用了“当……是谁……”的句式,语言很美!
师:语言美在何处呢?在这里一个是用了议论的句式,一个就是运用了联想。想象诗人在江南、在塞北的场景,运用风花雪月来衬托。想象就要借助一定的环境,借助景物来渲染烘托。这样,文字就有了灵性,有了弹性与张力,就有了灵魂。另外“是谁”还有递进的某些韵味。
师:再听一段,这是写《提篮春光看妈妈》的一段文字:
是谁陪我栉风沐雨,静看春花秋实?是谁为我驱寒散热却独自承受坎坷?是谁忙里忙外、脚步匆匆?是谁日渐苍老、为我面容憔悴?我感觉到了,那是我的妈妈——我慷慨的母亲,慷慨到把母爱化成光环,永无终点;我感觉到了,那是我的妈妈——我吝啬的母亲,吝啬到只愿一个人咀嚼生活的艰辛,永不言悔。
作者用了四个“是谁”,这是为了什么?
生:为了突出母爱的伟大。
师:一篇文章要一下子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睛,关键要有文采!在这里作者用了四个“是谁”,一下子概括了母亲的全景,一下子把母亲的形象在读者面前展现出来。有文采,也有内容。
师:同学们再说一说,这些“是谁……是谁……是谁……”是怎么写的呢?
生:他是从生活中的小事写起,也用了很形象、很概括的句子。
师:对。作者用了很好的形容词,像“栉风沐雨、日渐苍老,面容憔悴”等等。作者是很在乎语言的,是吧?关键是作者有一种使用句式的意识。使用句式是一种很好的写法,它可以用概括的笔墨,把形象的文字、生活的细节、丰富的感情流畅的表达出来。
师:再如,高考作文山东卷的“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有位考生也用了排比议论的句子:
我忘不了文天祥的爱国正气,忘不了他那首掷地有声的《正气歌》;我忘不了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忘不了三天三夜的那场大火;我更忘不了庄严凝重的天安门,忘不了世纪伟人站在那里宣布新中国的成立。
同学们看,作者用了六个“忘不了……”,都是一个平面的吗?
生:“忘不了”是不一样的,每组两个先概括,再说细节。
师:对,先概括的去说,如写“圆明园的残垣断壁”,这是概括的议论,然后是“忘不了三天三夜的那场大火”,这是细节描摹。总结这种句式就是——先概括陈述,再写具体细节。试问:作者光概括地写“忘不了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就行了,为何还要写“三天三夜的大火”呢?为什么要写得那样细致呢?
生:从细节出发,使人不断地联想,也让人记忆深刻。
师:对。细节在文章中是很有分量的,如果用句式进行合理的包装,你文章灵动的文采就体现出来了。当然,还有一些句式,像“君不见…… 君不见……”“想起了…… 想起了……”“曾记否…… 曾记否…… ”“为什么…… 为什么……”等等,也是很好的表达形式。
在这里我要说,议论文中使用句式,是一个考生有文采的标志。使用句式有三个好处:一是内容极度浓缩化,就是在最短的文字里,融入了最多的内涵,容量大,信息广,充分展示了考生的视野;二是文采斐然,阅读朗朗上口,有气势,有张力,有韵味;三是借助人物或生活细节,内涵更加丰富,联想更加开拓,给人更大的想象空间。
议论文的句式是多样与多彩的。在这里我们重点学习平行式句式和递进式句式。平行式句式可以用这种用数学符号来表示:1+1+1=观点。就是平行用两个或三个以上的事例,平行式增加。
递进式句式可以用这种用数学符号来表示:1×1+1×1+1×1=观点。就是每个事例可以用两句话,进行递进式议论,当然,整体看几组句式还是并列的。这只是议论句式的几种形式,其他的句式还有很多,也很复杂,我们今天先学习这两种形式。
下面给同学们提供几个作文题目,大家来训练一下。题目是“淡泊”“魅力”“情在不言中”“必须跨过这道坎”。用这些句式写议论性散文的排比也可以,写纯议论文的也可以。同学任选一个题目,注意渗透这两种议论的句式方式,注意写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