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研读之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研读之二

    05-07 01:27:44    浏览次数: 285次    栏目: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研读之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研读

湖北宜都市陆城一中  汪昌友

多数修订高屋建瓴  

一、增补部分针砭时弊

一是“民族精神”、“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的重新回归,既彰显了《纲要》的要义,又弥补了语文教育理想的缺失。

前言部分确定了核心价值观,一是指导思想中明确增添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二是唱响“以人为本”,并且在始终贯彻落实课程标准中;三是确定了语文教学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四是旗帜鲜明地强调“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以上四点是修订稿的伟大创举,既宏观科学地贯彻落实了《纲要》,又微观地细致地指导语文教学。特别是没有淡化“时代精神”的前提下,针砭《实验稿》中“民族精神”、“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现象,振聋发聩,高屋建瓴。

这些修订有利于击破“旧的被颠覆,新的未确立”的尴尬现实,有利于清醒教师“无所适从”茫然状态,有利于从容“被创新的狗撵的没有撒尿的时间”,理性地传承与创新。

二是“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的回归,既健全了作为课程的语文内涵,又弥补了语文教学现实的缺失。在实验稿,对于语法知识有两点(即前言部分使用否定句“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与阶段性目标之第四学段“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相互照应,导致许多语文课堂淡化甚至回避语法知识。既然语文是重要的工具,理应强调工具的用法,木匠精通锯子的用法,铁匠精通锤子的用法。当下语文为什么要淡化语法?修订稿及时地作出增补,而且在附录部分专题例举了必要的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善莫大焉。

    三是针对现实生活,特别是网络世界中,不规范汉字、不规范拼写日益突出的现象,在阶段性目标之第四学段增补“在语文运用中,学会识别、纠正错别字;使用汉语拼音,注意拼写规则。”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二、修改部分务实求真

修订稿在总结教育得失的基础上,明晰了《实验稿》中某些“淡”“玄”、“虚”概念的内涵。

一是变“淡”为“浓”。本该强化的概念,实验稿却“淡”描述。比如《实验稿》(二)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的集中体现,所以修订稿把“还应考虑”修改为“特别关注”。这不仅仅是词语的替换,而是内涵的革命。

二是变“虚”为“实”。本该务实的概念,实验稿却“虚”描述。比如《实验稿》实施建议三教学建议“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导致 “人文价值浮华”,“假大空”充斥语文课堂。“人文价值”与“语文学习”形成“两张皮”。修订稿对此进行如是修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不应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虽然只多了寥寥26个字(“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却让人文价值落地生根。

三是变“玄”为“真”。

前言部分(二)将实验稿“对语文材料的反应”修改为“对语文材料的感受、理解”;(三)将实验稿“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修改为“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阶段目标之第四阶段写作“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修改为“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诸如这些修改,化“玄妙”为真实,使修订稿具有更强的指导意义和切实的操作性。

三、删除部分科学合理

修订稿在总结10年来的经验教训,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科特点,结合当下的教育实际对实验稿有些语句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删除。

一是依据科学的客观规律,进行删除。比如删除《实验稿》前言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实验稿的描述夸大了语文教育的功能,导致“语文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的现状。

二是依据中国人理解的陋习,防止矫枉过正,进行删除。比如删除《实验稿》前言二课程的基本理念《实验稿》(二)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近几年来,由于歧义理解这句话,许多地方、许多教师放弃必要的语文知识,导致语文课堂没有抓手,浅而无根。

三是以人为本,尊重个体差异,删除了阶段性目标之第四学段“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个别修订还需商榷

一、修订稿中“教材”与“教科书”描述不一致

第三部分之一“教学建议”(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应认真钻研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第三部分之一“教学建议”(五)具体建议。2,关于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第三部分之三“教科书编写建议”

批注:狭义的教材就是教科书。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修订稿)“教材”与“教科书”是同一概念还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描述不明确。

建议使用统一的说法。

二、修订稿中“记叙性文章”、“议论性文章”、“说明性文章”与实验稿中“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有什么本质区别?

修订稿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之第四学段(7~9年级) (三)写作“写记叙性文章,做到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有理有据;”

“记叙性文章”、“议论性文章”、“说明性文章”是不是有意淡化文体呢?

批注:修订稿与实验稿比较,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即明确提出“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前言部分)当下学生写作中“四不像”的文章泛滥成灾,传统的文体知识得到必要强化,是遏制“四不像”现象的最有效手段。

同时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之第四学段(7~9年级)(二)阅读部分修订稿变实验稿“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为“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为什么在“写作”上不保持连贯性、延续性,在作文指导和学生习作中掌握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呢?

建议恢复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界定。

三、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之第四学段(7~9年级)(二)阅读,第7、8、9条,分类标准不一致,有交叉现象,感觉比较混乱。

第7条强调的是“文学作品”;第8条强调的是“议论文、新闻、说明文、科技作品”;第9条强调的是“古代诗词、文言文”。

批注:各条根据不同的文体,分别就某个方面的要求进行了重点阐释。由于分类标准不一,比如古诗文也是文学作品,他也应该参照文学作品的要求进行教学,但修改稿却只强调“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在教学中是否会淡化“情境和形象”。科技作品也有部分属于文学作品范畴。

建议统一的分类标准。

四、关于“课程性质与地位”的表述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口水战从来就没有停留过。当前基本认同“工具性”“人文性”处于并列位置。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一线的语文老师无所适从。

所有的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都是指向“人的培养”、“人文关怀”。不同学科殊途同归。那么为什么唯独语文学科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口水战?

愚以为还是语文学科的性质不够透彻。

因此笔者用自己的“大白话”的方式来回答“语文是什么”这个哲学问题。

语文是在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基础上陶养智慧、提升人格的普及性基础型学科。

“语言文字”是载体,“学习语言文字”是途径,“掌握和运用”是物质目标,“陶养智慧、提升人格”是精神目标。“普及性”一方面强调学科的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大众化、平民化,另一方面强调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被同等重视。“基础型”强调学科符合学生年龄、生理特征,学以致用,不拔高,语文不是培养作家的学科。既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又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培养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和品质。

质言之,语文是学生终生学习语言文字的源头。是学生终生不断娴熟运用语言文字的甘泉,是学生终生在阅读理解语言文字上人格臻至完美的甘泉。

    建议:“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能否变换表述方式,以此淡化工具性与人文性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