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词语 口号 名人名言 顺口溜 祝福语 短信 教学文档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考研 自考 企业管理 营销 人力 财务 个人创业 求职指南 厨艺教学 物业 管理文库 谜语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一历史教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教案新编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教案新编

    09-21 02:55:49    浏览次数: 332次    栏目:高一历史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一历史教案,人民版高一历史教案,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deyou8.com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教案新编,
从1980年到1983年,青岛市为康有为迁墓事到处选择墓地,最后把墓地选在大麦岛北面浮山的南坡上,占地700多平方米,墓石两侧栽了6棵龙柏,象征戊戌六君子。墓碑高2.22米,宽89厘米,厚30厘米,正面有刘海粟撰写的“康有为先生之墓”七个金字。这次康墓的选址,“风水先生”又发话了:“姓康的埋在大麦岛,这就对了,糠包着麦粒,只要麦岛不沉,康墓就千秋万代永垂不朽,与日月同辉。”云云。
1985年10月27日上午9时45分,康有为迁葬揭幕式开始。康有为的弟子——90岁的艺术大师刘海粟高亢地读完了他写的碑文,又读了连夜写的颂辞:“公生南海,归之黄海。吾从公兮上海,吾铭公兮历桑海。文章功业,彪炳千载。”
青岛崂山的红卫兵为什么说康有为是中国保皇派的祖师并掘了康有为的墓?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时候,康有为反对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与革命派进行了论战,妄图阻挡历史车轮的前进,被称作“保皇派”。
既然康有为反对革命,文化大革命之后,青岛市政府为什么又给康有为迁葬,并举行隆重的仪式,刘海粟也说康有为“文章功业,彪炳千载”?
康有为在辛亥革命前倡导维维新变法,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挽救中华民族危亡,提倡新学,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功不可没。
戊戌六君子是怎么回事?
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参与戊戌变法,被杀于北京菜市口,被称为戊戌六君子。
每次康有为选墓,风水先生都要出来说话,你对此有何评论?
人物命运的沉浮与政治风云的变化密不可分,与风水关系不大,风马牛不相及。
从康有为死后的命运沉浮,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每一个人必须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致于落伍。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爆发
一、新课导入
故事发生在南美洲的一个大草原上。一天,一群游客正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快乐地追逐嬉戏,忽然,他们身后窜出一团大火,火借风势,直向游客们扑来。就在这死难临头的惊险时刻,一位老猎人出现在游客们面前:“各位。别跑了,大家还是听我的话,动手扯掉这一片干草,清出一块地面来。”游客们见是一位老猎手,觉得他经验丰富,就马上按他的吩咐,七手八脚地猛干起来,很快就清出了一大块地面。火是从北面烧过来的,老猎人让大家站在空地的南端,自己跑到空地的北端,并把草堆搬到北边去。望着渐渐靠近的大火,游客中有人惊恐地问道:“老猎人,火再烧过来怎么办?”“别急,我自有办法。”一会儿,大火快烧近时,老猎人才拿了一束很干的草点燃起来,堆在游客北面的草立刻熊熊地燃着了,竟然逆着风迎着大火方向烧去,这两股火立刻打起架来,火势居然慢慢小了,而留给游客的空间越来越大。两股大火斗了一阵子,终于筋疲力尽,慢慢地熄灭了下来。只剩下大股黄褐色的烟柱还在草地上不住地盘旋上升。当获救的游客向老猎人讨教“用火灭火”的奥秘时,老猎人深深地吁出一口气,说:“在烈火上面的空气受热后会变轻而上升,各方面的冷空气就会去补充,这样,在火的边界附近,一定会有迎着火焰去的气流。等到我们北面的大火接近我们的草堆时,我们把草点燃后,那么,两股火后面的草都没有了,就会渐渐熄灭。当然,火不能点燃得太早,也不能太迟。”游客们恍然大悟。
上述故事不由得使我想起了辛亥革命。面对大火,一不要怕,二得会灭火。革命何尝不是如此?一不要怕对手,二要得掌握消灭对手的时机。这么说吧,武昌起义之所以爆发并成功,这是和举行起义的新军当机立断分不开的。请看——
二、知识结构


          
 
                               
            

三、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立宪派和封建官僚投机革命,控制了大部分地方政权,为什么就使革命潜伏了失败的危机?
辛亥革命的目标是要建立民国,实行共和制,而立宪派和旧官僚最大限度是倾向于实行君主立宪,他们掌握政权,对革命是个不祥之兆。
立宪派和旧官僚和袁世凯是同一个营垒的战友,可谓“志同道合”,即便清帝退了位,勉强实行了共和制,他们也会和袁世凯实行遥相呼应,帮助袁世凯夺取辛亥革命的果实。
四、高考试题回放
1、(1996年•全国卷•12)
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C)
A、清朝湖北当局无力顽抗B、革命党人筹划周密完善
C、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D、立宪派改变策略乘机附和
2、(20xx年•上海卷•15)
武昌起义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具体组织和发动这次起义的团体是(C)
A、兴中会、华兴会B、华兴会、文学社
C、文学社、共进会D、共进会、兴中会
五、新情景设置
武昌起义后,革命党人举枪逼一向仇视革命的黎元洪就任湖北军政府都督是一个错误,为立宪派旧官僚陆续投机革命,掌握地方政权开了先河,最终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失败。
武昌起义后,革命党人举枪逼一向仇视革命的黎元洪就任湖北军政府都督不是一个错误,而是一个高超的策略。辛亥革命的失败,在于革命党人自身的弱点,与国民党人举枪逼黎元洪任湖北军政府都督没多大关系。
你赞同上述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第四节  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朝的覆亡
一、新课导入
源自南纬2度的维多利亚湖的丛林间的长盖拉河构成了尼罗河的源头,在流经埃及时形成了一个三角洲。尼罗河除了年复一年供给人们果腹的渔米、休闲的胜地、巨大而天然的空气净化器外难免还要发点小脾气——洪水泛滥。于是尼罗河旁边的人们决心要整治它,一项浩大的工程历经30年才最终得以完成,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坝——阿斯旺水坝。竣工后的水坝终于把桀骜不驯的青龙——尼罗河降伏了。被拦腰截断的尼罗河上游成了一个平静而深邃的人工湖,长500公里,宽30公里,水深120米。埃及人依次在湖边建起了12座发电厂,不仅供给全埃及人的生产生活用电,还远销他国。此外,水坝建成使埃及可耕地面积增加了三分之一,即使身处沙漠腹地的埃及人也可吃上香喷喷的大米,穿上自己棉田里收获的梅花织成的“霓裳羽衣”但仅仅过了20年,由于环境和生态链的破坏,埃及人 就不得不为这世界上第一大坝付出巨大的代价。代价一:由于阿斯旺水坝截断了尼罗河,河流上下游的生态链被切断了。两岸的动植物开始减少,必须在这条河上下游回溯产卵的鱼也中断了它们的生息途经,河里的鱼逐年减少。代价二:由于河水被拦腰切断,下游河水向南倒灌(尼罗河由北向南入海),反而造成河水泛滥和洪灾,大批稻、棉田被淹,比未修大坝时损失更大。代价三:同样因上述原因,河流上游的泥沙无法被清除,每年泥沙沉积达75厘米,结果导致泥涨水高,每年河水上涨3米。致命的是水坝无法清除这些沉沙,将来某一天水面终将全面超过水坝,这一可以预见的情景就像达摩克利斯剑或一颗迟早要爆炸的核弹。
上述事例说明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不顾客观条件的制约而一意孤行,否则将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面前碰得头破血流。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就是对上述情形的形象表述。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审时度势,以退为进,灵活机变,有时候却往往能收到异曲同工的效果。就拿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来说吧,革命的目标是推翻清政府,而1911年尽管在南京成立了临时政府,但靠这个政府的力量推翻清政府简直是难于上青天。若借助一个人的力量,却有可能达到目的。这个人就是袁世凯。孙中山对此进行了艰难的选择,最后终于决定以自己的让位来换取袁世凯的逼清帝退位。事实证明这一步走对了,清帝终于退位,辛亥革命好歹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革命志士的血总算没有白流。要不,推翻清政府还不知要到猴年马月,革命志士在九泉之下恐怕也难安眠。南京临时政府是怎样建立的?袁世凯是怎样逼迫清帝退位的,又是怎样篡夺辛亥革命的果实的?学了本节内容就知道个大概了。
二、知识结构

  


            
三、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南京临时政府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极尽让步之能事,为何帝国主义仍不支持孙中山,却不遗余力地扶植袁世凯?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侵华工具,俯首帖耳,逆来顺受,而辛亥革命却把清政府这个“洋人的朝廷”给推翻了,实际上是对帝国主义的沉重打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