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记者听说重庆有一家专门给衣服看病的医院,很好奇,于是在一个炎热的下午,来到了这个名叫“红橙黄绿服装医院”的地方。
乍看之下,这里与普通的干洗店并无区别,不同的是,在大多干洗店都惨淡经营的夏天,它店里到处是挂得满满当当的衣架,还有一排放满药水的货架。
绝处逢生
干洗店是很常见的社区配套商业形态,其现金流快和没有存货的特点吸引了准备创业的王宁。2009年10月,王宁用5万元在重庆的一个社区旁盘下了一个干洗店。这个小区里住户大约2009户,洗衣店一开业,生意迅速红火起来,最多的时候,一个月有一万多元的营业额。
王宁每天看着店里川流不息的人群乐得合不拢嘴,但是烦恼很快来了。洗衣工把一件价值两千多元的羊毛大衣洗缩了水,气急败坏的客户上门来闹,洗衣工是肯定赔不起的,王宁赶紧赔了钱以求息事宁人。这是洗衣店第一次出现麻烦,在外行人王宁看来,他乐观地看作只是“天边飘过的一朵小小乌云”。然而,乌云越积越多,倾盆大雨将至。
一个月过去,洗坏了4件衣服,有的串了色,有的缩了水,赔偿了5000元;
半年之后,洗衣店仅仅赢利一万元。
王宁看着这个结果,愣住了。他这才发现,虽然营业额热热闹闹,但每个月赔几件洗坏的衣服,利润就这样化为泡影。
做下去,还是不做?这是一个问题。矛盾的王宁从资料上看到原来洗衣行业因设备、技术不专业、不规范,即使是素质高的从业人员,也难以避免衣服的搭色、串色问题。那段时间,他发疯似地在网上和各种专业杂志中寻找解决办法。发现服装救治技术时,他眼前一亮,心想如果自己也会这个技术,那重庆上万家的干洗店不都要来找自己当医生,这个市场不得了!
最简单的也最有效
王宁学回技术后,在郊区租了一间厂房,购买了需要的设备后,开始在厂房练习基本功。那段时间,王宁经常顶着凌晨2、3点的星光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厂房里蹲了3个月后,他对服装修复的成功率终于达到了90%。
2009年3月,一家名为“红橙黄绿服装医院”的小店不声不响地出现在沙坪公园的对面。开业之初,王宁专门请了一名业务员,每天的任务就是把广告传单直接发到沙坪坝区的各个洗衣店里。这个最简单原始的营销方式由于直击洗衣店的需求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将信将疑的洗衣店老板们抱着洗坏的衣服来到“医院”,服装医院门庭若市。
相关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