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历史教学设计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高一历史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教学设计,
(2)如何客观、完整认识东北易帜发生的必然性和历史原因
教材和一般历史读物对东北易帜的主要原因归在张学良身上,强调塑造其爱国形象,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①人民大众的要求:就当时的社会民众而言,无论是关内还是关外,无疑都主张和平解决的。因为自入民国以来,中国一直处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大战连年,灾荒频繁,长城内外,满目疮痍,大江南北,民不聊生,人民太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来休养生息了。
②在南京国民政府“北伐”即将取胜的时候,蒋介石就表达过和平解决张作霖北京安国军政府的意愿,同时也愿以和平方式解决东北问题,这一主张在皇姑屯事件后得以确定下来,在中日两国三方就东北易帜有关问题的谈判中,蒋介石的态度更为积极,这是由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决定的。首先是迫于日本的外交压力。日本在这之前早就公开声明过,它在中国东北有其特殊利益,北伐战火不能烧到关外,而且还有“济南惨案”的先例。其次,也是为了贯彻国内施政方针的需要。当北伐军进入北京后,蒋介石就审时度势,提出了包括裁军在内的五大施政方针。既要裁军,当然就不便再坚持武力解决了。
③张学良在易帜谈判的过程中,多次宣布延期易帜,并屡屡自辩“改换国旗各事,莫不深表赞同”,仅“因外部环境关系,不得不分别缓急,徐图解决”。不能否认,张学良所言,也系实情,其中确有日本干涉的因素,也确有被人压迫的“弱小民族”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更有等待态度强硬的田中下台后再行相机易帜的用意。但是,同样不容否认,张还有另外一个不为外人知道的守则,那就是“藉统一运动,以巩固个人地盘与权利”。在11月中旬,田中早已默认东三省易帜,但张却在长达一个月之久无动于衷,而当蒋介石对其全部要求表示让步后,却立即做出了易帜的回应。因而,既要看到张学良爱国、和平、统一的情怀,同时也要看到其作为军阀的一面。
④东北易帜,首先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同时又是个对日问题。蒋介石为了实现中国统一,迫切要求张学良宣布东三省易帜,而日本为维护其在东三省的特殊利益,则反其道而行之,极力阻挠东三省易帜。经过蒋介石、张学良、田中义一两国三方长达半年之久的谈判和争执,12月29日,张学良等人终于宣布东三省及热河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南京国民政府,成功挫败了日本分裂中国的企图,蒋、张双双成了赢家。他们所以能取得这一双赢成果,首先是共同坚守了一个原则,即维护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的原则,其次是蒋介石在此原则下所做的全面让步,没有他坚持和平统一方针,没有他力排众议,推举张学良为国府委员,没有他最后拍板维持东三省人事不变和放弃热河的要求,很难想象张学良会在12月29日宣布易帜。就此而言,东北易帜是中央政府向地方当局全面妥协的结果,张学良是这次中日两国三方角逐中最大的赢家。而蒋介石、张学良所以决定以和平统一方式解决东北问题,也是当时国内外环境所决定的,并不是他们具有什么和平癖好,数月后爆发的大规模内战就是明证。
www.deyou8.com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之一,导入语例示
上节课,我们采用阶级分析的方法,主要从政治、军事角度认识了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反共反人民的一面及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同学们已深深认识到那时生活在国统区人民所处的恶劣的政治环境,历史地感受着他们的痛苦。那么,1927年至1936年的中国是不是没有任何的社会进步呢?南京国民政府在行使其国家职能时,除了反映其阶级属性的内容外,又在哪些层面、在何种程度上体现了其进步的一面呢?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经济政策的学习,以及分析其作用来客观地回答上述问题,并且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行为进行特别关注。
之二,提问式导入
[教师提问]南京国民政府的阶级属性是什么?其政治统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学生回答]南京国民政府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及官僚资产阶级的政权,其政治统治的基本特征是国民党一党专政……
[教师提问]官僚资产阶级是形成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前呢?还是与南京国民政府同时产生?还是产生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的时间呢?
[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1937年这十年间,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是否完全停滞了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导入新课]对于官僚资产阶级及1927年到1937年间中国社会的发展问题,大家显然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今天,我们将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政策及中国经济发展情况的学习,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认识。
[板书]四、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浏览教材P5的1~4小节,指出南京国民政府经济政策和措施有哪几个方面。
[学生回答]……
[板书]
1.经济政策
(1)整顿税务;
(2)控制金融;
(3)改革币制;
(4)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教师提问]在整顿税务方面,国民政府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的?
[学生回答][板书]
关税、盐税、统税、新税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投影显示]
材料 整顿税务是整理财政的主要措施,因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的主要财政收入靠关税、盐税和统税。
关税。南京政府分别与各国谈判收回海关自主权,1928~1929年,各帝国主义国家不得不在名义上承认中国的海关自主权,提高了关税。国家的关税总收入从1913年的1697万元上升到1929年的27554万元,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也从1913年的21%上升到1929年的51%,成为南京政府稳定财政的重要手段之一。
问题:(1)提高关税的直接结果是什么?
(2)南京国民政府能否完全独立自主地决定关税税率?为什么?
[学生回答]通过提高关税,大大增加了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南京国民政府并不能完全独立自主地决定关税税率,因为各帝国主义国家虽然在名义上承认了中国的海关自主权,但仍不可能改变那时海关的半殖民地性质。
[教师补充]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充分反映了帝国主义对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的支持,中国海关实现真正的独立自主,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而且是以国家的独立为前提的。
[教师提问]关于国民政府的统税征收情况,请大家阅读以下材料,然后讨论下列问题:
国民政府实行统税政策所带来的经济影响如何?试从商业角度、民族工业发展角度进行分析。
[投影显示]
统税。对国内工业产品所课的税,即按一物一税之原则一次性收税后,即可通行全国,改变了以前“厘卡林立,重叠征收”的弊病。南京政府从1928年起逐步对各种工业品征收统税,然税率之高均在50%以上,这是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国民政府统税收入逐年增加,到1933年达到财政总收入的13.95%。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