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目标达成
课前活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背景知识,自主选择一个课题,分小组讨论要探究的课题,写好实验方案。
引导、讨论
学会控制自变量,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导入
复习提问:
上节课我们给酶下了一个定义,酶是什么?
酶的催化作用与无机催化剂有什么不同?
提问
提出问题,激发探究的欲望。
总结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1、通过分析“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你得出了什么结论?(酶具有高效性)
2、过氧化氢酶只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脲酶只能催化尿素分解;目前已发现了4000多种酶,它们分别催化不同的化学反应。这些资料说明了酶的催化作用有什么特点?(酶具有专一性)
细胞内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由酶来催化的,酶起催化作用需要怎样的条件?
提问、讨论
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出问题,激发探究的欲望。
展示、交流实验方案
各小组长展示实验方案,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质疑,最终完善、确定本小组的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的基本内容:
1、问题
2、实验假设
3、实验材料用具
4、实验方法步骤
5、预期实验结果
小组汇报
学会与人交流,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具有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进行实验
各小组按确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展示、交流实验结果
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温度、PH值变化会影响酶的活性,温度和PH值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降低。
结论: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过酸、过碱或高温,都会使酶分子的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因为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这些大分子物质都有其特定的空间结构,当环境中的温度、PH值过高或过低时,这些有机物的空间结构就会发生改变,从而使酶的活性降低甚至失去活性
引导学生绘出温度和PH值变化与酶活性的关系曲线图。
小组汇报
分析、总结
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会与人交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总结酶的特性
学生自主归纳酶的特性:
1、高效性
2、专一性
3、作用条件较温和
列举酶的应用实例
分析、总结
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形成关心科技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
反馈练习
水果、蔬菜在冰箱中保鲜的原理是什么?
讨论
巩固提高
1.高中生物课外阅读资料
高中生物家长频道 生物资源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