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一同步辅导论宋玉的人格——自司马迁对宋玉评介的客观依据与主观倾向谈起

论宋玉的人格——自司马迁对宋玉评介的客观依据与主观倾向谈起

    11-14 22:56:46    浏览次数: 516次    栏目:高一同步辅导

标签:高一同步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论宋玉的人格——自司马迁对宋玉评介的客观依据与主观倾向谈起,
    尽管司马迁对宋玉是基本肯定的,但他只用简短的话语评介宋玉,且对其有“终莫敢直谏”的批评,这说明在司马迁心目中宋玉还不能与屈原,甚或贾谊相提并论。这是为什么呢?大家知道,司马迁曾为李陵降匈奴事在朝廷上直言申辩,因而触怒了权贵,于是蒙受了宫刑之辱(从《汉书·苏武传》中关于李陵的记载看,司马迁的申辩是正确的。)正所谓“茸以蚕室,重为天下笑。悲夫!悲夫!”(见《报任安书》)由于他的这种人生遭遇,在他内心中本能地产生了一种倾向,即对历史上的悲剧人物寄于深切的同情,对历史中直言敢谏的正直人物情有独钟。例如: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不仅把只行过帝王之令而从未做过帝王的项羽列在本纪之中,而且在撰文中,突出描写项羽的丰功伟绩、壮烈人生,然而对项羽的一些暴虐之事,如坑秦卒、屠咸阳、烹说者等仅略笔带过,而在其他人的传纪中再去详述,以刻画项羽这位失败了的英雄的形象。这无疑是对悲剧人物项羽的深切同情。又如:在《滑稽列传》中,司马迁把历史上地位极底的倡优收入列传之中,齐之淳于髡,楚之优孟,秦之优旃都成为他的描写对象,极力突写他们直谏、智谏的事迹,笔端含情,不无褒奖。这无疑是对他们敢于进言,谏君之过的首肯。由于司马迁同情悲剧人物,钟情敢谏之士,这便自然地形成了他衡量历史人物的一个标准,奠定了他撰写《史记》,遴选历史人物入史的一个基调。用司马迁自己的话说,就是“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述“明圣盛德”,记“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太史公自序》)。在这种标准、这种基调的作用下,追求美政、直言敢谏、上下求索、九死不悔、以死相谏的屈原,理所当然是司马迁要大写特写的,追随屈原、上书劝政、无辜被贬、才高盖世、英年早逝的贾谊,理所当然是司马迁要充分肯定的。正如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所声明的,“作辞以讽谏,连类以争议,《离骚》有之。作《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而宋玉与屈原、贾谊相比,尤其是与屈原相比,毫无疑问,他是略逊一筹的。因而,司马迁对宋玉作了降格处理,没有用大篇幅去记叙他,更表示了一定的缺憾。可见,司马迁用简短的话语评介宋玉,用“终莫敢直谏”批评宋玉,是他的史学观所决定的。如果按司马迁的撰史准则来分析,在篇幅上这样处理,在人格上这样评介,我们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王充在《论衡·超奇》中说:“唐勒、宋玉,亦楚文人也,竹帛不纪者,屈原在其上也。”看来,司马迁对宋玉的评介,《史记》中对宋玉的篇幅处理,也代表了有汉一代一些文人学士的某种共识。然而重要的是,我们要清楚,司马迁对宋玉是基本肯定的,首先,“从容辞令”,是司马迁对宋玉文学才能的肯定,其次,“终莫敢直谏”,也是肯定了宋玉微谏或者说智谏楚王的行为,只是对其没有达到直谏的程度表示了遗憾。
综上所述,司马迁评介宋玉,从其所依据的文献资料看,是客观的,是基本属实的,从其撰写《史记》的主观倾向来看,虽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但基本是公允的,是中肯的,尽管司马迁对宋玉的评介还不够全面,不够细致,但就其关注的问题来说,基本是正确的。由此推之,以司马迁的评介为根据,任意歪曲宋玉的说法是错误的,是不负责任的。而宋玉则是在文学上,或在人格上都是值得肯定的先秦著名的文学家。

作者简介:刘刚(1951-),男,黑龙江哈尔滨人,鞍山师范学院教授,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文献学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刚.宋玉作《招魂》说新证[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52-56.
[2]王充.论衡.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54.
(责任编辑:梁丽岚)

(鞍山师范学院 中文系,辽宁 鞍山 114005)

http://202.199.248.3/xueb/xueb/x4.htm



上一页  [1] [2] 

论宋玉的人格——自司马迁对宋玉评介的客观依据与主观倾向谈起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