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中语文新课改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关于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主要内容的思考,
关于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主要内容的思考
一、课程内容的调整
要认识语文课程的功能特征。“工具性”与“人文性”价值并重。这本来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如学生读一篇文章,能读到什么?有什么收获?我回忆上学的时候,语文基础是在小学打下的。我给你们布置的作业题是《我学习语文的经验与教训》或者《回忆我的语文学习经历》。十年前对语文教学的批判,历时两年。大家争论的话说的差不多了,教育部要组织一些人重新修订教学大纲。要我主持《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当组长,参与人员由我选定。我是研究语言学的,不是搞课程的。有一名硕士生要报考我的博士研究生,以为我是研究语文课程论的。我说我不太懂,他特地打电话问我,你不懂,怎么要你主持课程标准的研制?我说,你问教育部去。其实不然。我是根据我做学生的体验,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通过回忆、思考,来讨论《课程标准》的。
第二个根据是我当中学教师的经验。我大学本科毕业后,到中学教英语。后来改教语文。所以我建议大家回忆自己的经验。
这些经验汇集起来,首先是读书。原因有二。当初我上学的时候,教材不好,里面充斥的全是政治材料。高中教材尤其差。初中语文分《汉语》、《文学》,不瞒大家说,《汉语》我是从来不看,但六本《文学》我是翻烂了的。尽管现在我在大学教语言学,是语言学的博导。我最喜欢读的是《文学》课本上的小说和古代诗歌。所以我们认为,学习语文的第一要务是读书,包括阅读和速读。而读书主要是小学期间,我小学三年级读《三国演义》。老师搞了一个图书角,要同学们将自己的书也带到班级来,还让我第一个选书,同学们都很羡慕我,认为我选的书是最好的。那是一本《失街亭》,看完以后,因为想知道之前之后发生的故事,于是想方设法去找《三国演义》的书或连环画。到了夏天,我给村里人讲三国故事。这样就扩大了识字量,增强了语感,又提高了表达能力。尽管我很多字不认识,将“庞统”读成“龙统”。而那是影响我一辈子的事,也许老师只是无心做的。讨论《课程标准》时,大家主张《三国演义》放在高中,《西游记》和《水浒传》放到初中。我到初中,在课本上读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于是去找《水浒传》读。当时完全是凭兴趣,还不知道这就是学语文,以为只有在语文课堂上才能学到语文。但实际上,我从读书里获取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远远超过课堂上。我读小说,于是崇拜关羽,讲义气。这就是人文性价值。一方面是作品中传递出来的,另一方面是个人爱好的东西,两者结合,就是“人文性”。就是将一个自然状态下的人培养成一个有教养的人、文明的人、社会化的人,这就是人文性。人文性的第一个含义是文明性、社会性;第二个含义是人性。西方强调过神性,后来再强调人性,两者结合。现在有些老师上课,上半节课是工具性,下半节课是人文性,这是瞎胡闹。割裂而非联系。我的高中语文老师,经常从课文中申发出去,讲一些文学评论、作家掌故,于是我对文学评论感兴趣,去读一些文学评论类的书。读书就是对话,跟小说里的人物对话,读了文学评论,对小说故事不满意了,就是跟作者对话,跟评论家对话。
我的一个失误是背书太少,小学、初中贪玩,没有积累,高中再背就晚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就是那种教育的受害者。我自己与老一辈的学者的差异就是背书太少。
“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何把握?
工具性是练出来的,有人劝酒的本事很高,总能劝你把酒喝掉。这种语言能力就是训练出来的。而且是不知不觉地训练出来的。
要控制阅读材料的人文性。2001年《课程标准》颁布,其中有推荐书目。有专家称,要让学生自己选书读。这是要出事的。一定要给学生最好、最典范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体验也要有度。要控制学生讨论的话题。
内容的调整要考虑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要体现社会进步对语文课程的要求。不能总停滞在五、六十年代的水平上。一方面要继承优良传统,另一方面要与三个面向相统一。
二、要强调语文积累
我们正在做国家语文水平考试。许多西方国家都有。考虑要有听说读写,但听说读写是水面以上的,水面以下看不到的冰山是积累和语言内部机制。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高低很重要的是靠积累。
九十年代,我见到一名高中学生,他数理化英语都很好,就是语文不好,尤其是作文不好,他问我能不能教给他一个作文公式。我知道现在很多语文老师在教学生作文公式。开头如何如何,中间如何如何,结尾如何如何。有老师教学生作文开头用“屈原向我们走来……”然后如何绕到作文题上去,本事很大。但这是要掩饰学生的作文真实水平,最终是要露馅的。有一个教研员跟我讲过一个故事,一位语文老师水平很差,每次上课前都要问别的老师怎么上,然后在自己的课堂上批发给学生。但是他每次课上到一半就把准备的内容讲完了,没话讲了,于是只好让学生读书。老师就督促学生读书。天天如此,课课如此。结果很奇怪,他教的班级学生高考成绩一直名列全校第一。很多老师都气愤、不解。我认为可能原因有二:一是他讲的全是重点,因为他不会延伸拓展;第二,他让学生读书,积累了语感。
www.deyou8.com
语文积累,要积累什么?语言、范例、知识、经验等。首先是语言。其次是范例。古人下笔千言,立马可待,范例的作用。第三是知识,语言运用的知识,如何使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得体。探究性作业,我选两个词:亲密无间、相敬如宾。前者没有距离,后者保持距离。语言如何得体?就是距离恰当。知识离不开素材。第四是经验,知识与经验结合才好。
如何加强积累?阅读、诵读、实践。积累还要靠笔记。要让学生经常看一看笔记。语言的掌握有领会式,也有复用式。看别人的文章用了很多词,自己复用的词汇量少,老师要鼓励学生将这些词用到自己的文章里来。一个词用过两三次之后才是自己的。还要讲讲诵读的作用。诵读是重要的积累手段。书读百篇,其义自见。这是聪明的办法。诵读不仅储存语言材料(第一),还“塑造”语言模型(第二),形成和强化语言反应机制(第三,如播音员对到手的语言材料的反应),受到情感、审美、文化的熏陶(第四)。国家语委要搞一个中华诵读,一个人能熟背二百首古诗,他走到哪儿都是中国人。我到韩国首尔讲学,正好遇到韩国血统美国国籍的一名学生枪杀人的事发生,韩国有理性,向美国家属道歉,美国被害人家属也向韩国人表示原谅,这是宽容。学习语言也受到该民族文化的熏陶。
关于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目前,有教研员质疑,传统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还需不需要?我反问,中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是什么?他心目中的语文优良传统是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我说不对,应该是读书。几十年下来,放弃了读书,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司马迁、曹雪芹知道语法吗?但他们写出了最典范的文章。我不是说语法没用,我就是研究语法的,要看什么时候有用。孩子们天天吃脑白金,营养能好吗?营养不良呀!所谓的科学化是害人的。吕叔湘先生说,一个人发现一个句子有语病,主要是靠语感。句子顺口,就是语法得当。有些人凭语法写成的文章,反而不顺口,不流畅。
三、语文课程中的“感性学习”和“理性学习”
有人把中学语文做成大学语言学的中学版,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学科本位、过度理性化的倾向。
有一次,我到上海一所学校,校长向我介绍一位研究生学历的老师,他是语文教研组长,他向我介绍,小学生要掌握语汇意义,初中生要掌握语法意义,高中生要掌握语用意义。如何掌握呢?就是让他们背定义。这是不讲理的教学法,我找一个最简单的词,你也未必能解释这个词的意思。什么叫书?什么叫走?什么叫痛苦?解释不出来就要罚抄。什么叫“蘸”?就是用一根小木棒放到液体里轻轻一沾就拿出来。如果这样解释,那么我要问,什么是木棒?什么是液体?什么叫“轻轻一沾”?这是词典编写者的事。要让学生掌握吗?把词典上的字的意思背出来叫语文吗?我真想把那些教师集中起来,让他们来解释“书”、“走”的意思。
我们要研究儿童学习语文的特征。一位研究者研究4岁小孩的语言发展,小孩说“勇敢”就是“打针不哭”,实际上词汇意义(打针不哭)、语用意义(褒义词)都有了,而且是在特定的语境里的。下一次,如果孩子跌跤了,想到“勇敢”,这个词的意义就丰富起来了,上一次是形容词,这一次是动词,语法意义就有了。这样学“勇敢”多有意思。词典上对“勇敢”的解释是“不怕危险和困难,有胆量”,全中国人都不会去研究“勇敢”的词典义,但都会用呀。有没有这个说法,通不通,这是按语感来说的,而不是按语法来说。语感是感性的。语文教学中要讲究“品味”,就是要品呀。用身体上的感觉器官,去感觉、体验。孩子年幼的时期,没有感性培养,过了这个年龄,就培养不出来了。孩子为什么喜欢吃糖?因为糖给小孩带来幸福感;年轻人喜欢吃酸,因为酸让人感觉生活的五味俱全;中年人喜欢喝茶,因为茶给人带来沧桑感。除了法国香水品味师,大多数成人的感觉器官是要退化的。让孩子早熟,就是让孩子早死。让孩子进入文本,跟作者一起编故事,这就是创作,就是想像力的培养。我到中学时看到一本《水浒人物论》,读过这本书后,就过早地理性化了。我认为,观察不是第一步,体验、感受才是第一位的。让学生进入文本体验、感受最重要。观察、分析是理性的。过早地让学生观察、分析课文,是不当的。现在看到电视上孩子接受采访,说的话都不可爱。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