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课堂艺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05-29 19:29:55    浏览次数: 943次    栏目:课堂艺术

标签:课堂艺术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摘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325604 浙江乐清英华学校  曾世红 题记:课程改革进入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攻坚战阶段,新理念由专家层面进入了实践层面,直接改变着教师的教学行为、课堂形态,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们努力在实践着这一新的学习方式,但是因为各种不同的因素,实践中一些课堂教学出现了“形式上的对话”、“变了味的探究”和“学习习惯的遗忘”等不良现象。我们只有冷静地思考、讨论、批判,然后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对话 探究 习惯 一、实现“对话”的有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把阅读教学界定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程实施以来,“对话”这个词就频繁出现在教学杂志上,但大多数老师并没有准确把握对话的实质。我们不得不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对话”是不是“问答”的代名词?许多老师以为师生之间一问一答的过程就构成了对话,而没有关注到多向的互动状态,于是对话就变成了把学生的回答牵引到预设的答案之中。这样的“对话”指向单一,没有智慧的交锋和价值的提升。老师虽然不再独霸语言的舞台,却还是思想的霸主,学生没有进入生命层次的发展。“对话”从专家的理论层面走向教师的实践层面时出现了偏差,其根源还在于大多数老师存在认识上的不足。
那么,对话的特征到底是怎样的呢?对话强调的是师生双方思想的敞开与接纳,是一种在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视界融合、精神互通,共同去创造意义的活动。教学中的“对话”,就是教师和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
2、对话可以脱离文本架空交流吗?现在有些语文课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后半程的学习中安排一个拓展性环节。有的设计脱离文本的价值取向,甚至离开教材与学生进行空对空的交流,这样不仅没有提升课文的意义,反而冲淡了研读课文时形成的价值主题。在这样的拓展性环节中,学生往往旁征博引,把课外的许多东西搬进课内,师生、生生之间另起炉灶的的对话也由此演绎得淋漓尽致。这样的对话难道是阅读教学中成功的对话吗?我们认为,阅读教学的对话还是要凭借教材内容来组织话题。
3、对话中老师要不要及时处理信息?新课堂是民主的,更是开放的,但问题一开放,学生喷涌而出的独特感受、体验、理解就肯定是五花八门的。现在有些课上老师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错误的信息不予否定,只是以“请坐”等含糊的语言搪塞过去,造成学生思想的混乱。有些课上一次次闪现创新火花的信息,老师却只是简单地肯定,而没有对这些信息进行重组,引发学生的二次思考,造成宝贵的课程资源的浪费。有些课上学生发出了完整深刻的信息,而老师却没有及时地将它们定格下来,引领全体学生体验思维与情感的高峰,而是一句“你说得太好了!”便把这一信息轻易略过了。
面对纷至沓来、良莠不一的信息,大多数教师还不具备瞬间处理的能力,更不用说用重组信息来提升对话的意义了。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首先要在课前与文本充分对话,使自己既对文本精神充分把握,又有独到的见解。这样,课中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学生的发言作出敏捷的反应。其次在课上遇到一时难以处理的信息时,应该把评价机会先让给学生,他们往往会带来智慧,同时也给自己的思维腾出时间。
二、设计有效性的“探究”
语文学科里的探究性学习到底应该怎样实施,许多老师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心里存在着许多困惑。以下就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1、语文学科的探究性学习等于科学课程的探究吗?有老师上《庐山云雾》,就让学生做实验探究云雾形成的原因。学生做完实验终于明白了庐山云雾的成因,但这就是语文学科的探究性学习吗?学生在课中得到实验技能是语文课的责任吗?如果实验只是为了理解课文,那么,这样的探究是低效的。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探究性学习与科学课程中的探究划上等号。
www.deyou8.com
与科学课程不同,语文学科的探究性学习要探究语言的表达形式和构成规律。有位老师上《秦始皇兵马俑》一课,让学生探究兵俑的神态,结果学生由文本内容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联想。但后来让学生看投影描写一个兵俑时,学生们却不知何从下手。是探究性学习错了吗?不是,关键是课中的探究只让学生关注了文章内容,而冷落了对作者语言表达形式和构句规律的探讨。细读课文,作者描绘兵俑的句子是由兵俑的外貌、神态、自己的联想三部分构成的。如果老师设计的探究过程兼顾了这一语言规律的发现,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时就会更得心应手。
同样,与科学课程不同,语文学科的探究性学习还要关注情感体验。语文教学的探究性学习不是推理性的,而应该是体验性的。我们的语文课不应该是让学生进行推理,而是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我们的课文都是理智和情感的结合,所以,理解课文也一定要情感与思维相结合,这是语文教学的一条基本规律。语文课实施探究性学习,千万不能把情感、情趣去掉。我们在让学生汇报交流时,不但要让学生谈独特的感受,还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体验读出来。这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独特体验的关注,肯定会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倡导探究性学习,我们是否就要丢弃传统教学中的成功经验?探究性学习是值得提倡的学习方式,但如果只是盲目推崇,而把传统教学中积淀下来的成功经验给丢了,那只能是得不偿失。
比如,探究性学习使板块功能更突出,那么文本的内在脉络还要不要理出来?现在的语文课强调探究性学习,强调读中感悟,但往往忽略了对文章结构、行文线索的领会,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长久下去,学生写起文章来势必会结构不清、思路模糊。因此,语文学科中的探究性学习还要“把根留住”,不妨增加一些理清文章结构,认识行文线索,感悟前后呼应等独具语文个性的东西。
再如,倡导探究性学习,教学是不是还要照顾到整体性?包括探究过程的整体性和学生对课文把握的整体性。现在有的课当探究主题出现后,学生提出哪一点老师就组织哪一部分活动,课堂显得零乱,主题的解决又缺乏整体性,有序性。探究活动的过程应该有机组合,循序渐进,构成一个逻辑环。探究活动作为一个整体,前一部分应该为后一部分起铺垫作用,蓄势以待发,探究才能向纵深发展。其次,在教学设计中还应注意让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做到部分探究中回归,总结迁移中回归,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阅读教学规律。
3、倡导探究性学习,我们是否要抛弃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传统的语文教学过分地依赖于接受性学习,新课程对于探究性学习的倡导是一次大局性调整,但又让许多老师不敢直面接受性学习:课文背景不敢揭示,必要的语法知识不敢讲授,词语都靠感悟不敢正面解释,示范朗读又怕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化读书……其实,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作为学习方式,不存在优劣之分,关键要照顾到学科性质与内容深浅。我们在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也要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大胆运用主动的、积极的、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当然也要避免重蹈死板训练的覆辙。两种学习方式要互相结合,互相补充,最终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养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从新课堂教学来看,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和学习评价的激励性使学生变得爱学习了。我们欣喜地看到低年级学生养成了主动识字,多渠道识字的好习惯,中高年级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表达与交流能力也提高了,课堂焕发出师生的生命活力。课堂上学生普遍会说了,但学生的表达欲望是不是越强越好呢?仔细观察又会发现,许多学生关注的是老师有没有叫到我,而对别人发言的内容却置之不理。在这种浮躁的心态下,学生缺乏静下心来认真倾听、独立思考的习惯。改革这一局面的途径应该是从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自己的意见建立在他人基础上或者提出新异的想法。
借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有些习惯可能侧重于某个学习阶段,而有些习惯可能是自始至终都要培养的,前一个阶段往往为后一个阶段起到铺垫作用。为了使习惯的养成更有计划性和可操作性,我们把它分成低中高年级三个阶段来落实。
低年级:读写姿势正确,写好铅笔字,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认真完成作业,学会查字典。
中年级:写好钢笔字,学写毛笔字,学会预习复习,坚持写日记,读书要有选择,读书要做记号,留心观察事物,爱护图书。
高年级:读书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勤于收集资料,不懂就问,多种渠道学语文,学会修改作文,博览笃行,在实践中用语文。
良好的习惯肯定会促使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形成。现在教学界普遍关注学习方式的变革,推崇新理念的实施,而培养学习习惯的研究却很少。在学习习惯快被课程改革遗忘的今天,我们郑重地提出来,希望引起更多老师的重视,使学生养成终生受益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