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探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他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作品中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苏轼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苏轼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文章结尾写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读到此处,不禁引人深思:几度遭贬,流落到这步田地,仕途坎坷,生活困顿几欲使苏轼心力交瘁,又何来闲情雅趣可言呢?可细细琢磨,个中滋味真是意蕴悠长。这个“闲”字既饱含了数遭贬谪的悲凉,也寄托了壮志难酬的落寞,既有人生磨难的辛酸,也有夜半赏月的洒脱。这是一个伟大灵魂的自我慰藉,也是一个高雅文人的倾情诉说。这才是真正的苏轼,达观的东坡。
对比苏轼落魄时的淡然心境,则愈见今人的浮躁与浅薄。现代人是忙碌的,难以用“闲”字来形容,快节奏的生活几乎使人窒息。可忙碌的现代人内心世界却并不如苏东坡充实、丰盈,人们忙碌的目标似乎也只有一个,那就是——钱。金钱、豪宅、豪车……除了这些冰冷生硬的生活物资外,人们心灵深处再难寻那份本色生活应该有的悠闲和舒适。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死于心脏性猝死的人数近55万,平均每天有上千人猝死。猝死现象越来越频繁,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理卫生科教授孙华认为,当今社会处于高压力、快节奏的环境中,一些年轻人缓解压力的方式较为单一,主要通过酗酒或滥用烟草,来寻求情绪上的平静或愉悦。而烟草和酒精的滥用对身体造成的影响较大,直接导致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多发,再加上过度劳累,间接增加了猝死的可能。于是,很多人大声呼吁“身体是自己的,再忙再累也要注意休息,不要再透支生命”。
我们还是再回过头来看看苏轼。其实,身处黄州的苏东坡也时刻在为生计奔波,微薄的俸禄已难以维系生活,他只好亲自耕种田地,养家糊口。在田间劳作一天的他,刚将疲惫不堪的身体躺下,但当皎洁的月光入户,却又欣然起行,到承天寺约张怀民赏月。身心的劳累与煎熬并没有妨碍他创作的灵感,如水的月色、静默的松柏在他隽秀的笔下演变成一幅“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的淡雅水墨画,一篇穿越千古的散文就这样写就了。这样一篇充溢着闲适情调的文字,虽难再觅“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喜悦与天真,却也看不到身陷谗佞、谪迁边荒的悲伤与哀痛;虽难再觅“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浪漫与开阔,却也看不到躬耕田野、艰难维系的窘迫与困惑;虽难再觅“西北望,射天狼”豪迈与犀利,却也看不到栉风沐雨、山水跋涉的愁苦与飘摇。闲人苏轼,有的是一颗敏感的心,风花雪月、日月星辰勾起的仍是他奔涌的文思、隽永的文字;闲人苏轼,有的是一颗佛者的心,功名利禄、悲欢离合在他看来不过是过眼云烟、清风明月。
细细读来,一篇短文,东坡一生,怎一个“闲”字可以了结。
细细读来,今昔对比,世事艰辛,怎一个“闲”字可以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