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剃光头发微》教学参考(人教版高一必修)

《剃光头发微》教学参考(人教版高一必修)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225次    栏目: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剃光头发微》教学参考(人教版高一必修),
何满子的杂文中不仅有像《中古文人风采》这样渊博精深的学术随笔,也有《人间风习碎片》系列短札式凝缩的杂文,“录下一点人生和历史的色相,诱发人思考”。这类文体类似鲁迅的《小杂感》和《无花的蔷薇》,何满子说:“我写的这些文字,开头倒并未想到要模仿鲁迅的这种文体,而是从黄永玉那里得到的启发。黄永玉每以短小的隽永之语,配他所作的画,似画题而又似讽世的杂感文字,很令我赏叹。”〔语见何满子《人间风习碎片•题记》(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1985年他作《文星雕龙》时,副题就标明“仿黄永玉体”。1992年应《漫画世界》之邀,他又为该刊写作《拟〈无花的蔷薇〉》。《人间风习碎片》共收入419条札记,辐照世相,指摘时弊,少少许胜多多许。如《代表新解》:

一歌星骤得大名,荣宠交集于身,被推举为人民代表候选人。选民熟知其人,居然膺选。

评论者曰:此人只会唱唱,哪懂政治?怎能参政议政?

反驳者曰:政治是众人的事,代表系为代表众人而设,众人中有懂政治的,也有不懂政治的,难道不许人家代表不懂政治的那些众人吗?

评论者语塞。

     (选自《20世纪中国杂文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二、《剃光头发微》赏析(吴庚振)

杂文的取材很“杂”,大至天体宇宙,小至沙粒鱼虫,都可以拿来入笔,涉笔成趣。这篇作品将“剃光头”这类芝麻小事拿来入题,就显得很有“杂”味。

不过,杂文的取材虽然十分广泛,但不管取什么材料,都需要有精巧的构思。就杂文来说,它的构思常常借助于丰富巧妙的联想,依托这种联想,将某种具体的事物与世事人生挂起钩来,在二者之间架起桥梁。就拿剃光头来说,如果就剃光头说剃光头,那恐怕没有多大意义。作者不是这样,而是就剃光头这件看来不起眼的事,展开了一连串的联想:

首先,由剃光头联想到掌权。谁手里拿着剃头刀,谁就掌握着“剃头权”;谁有剃头权,谁就可以滥施权柄,决定你剃光头还是剃平头。由此联想到,如果那些掌握了用人权、分配房子权,乃至更大的权的人,如果也像这位理发师那样,“有点权就耍”,那老百姓不就遭殃了吗?遗憾的是,这样的人并不鲜见,这也正是种种不正之风的一个重要根源。总之,“剃光头──掌权”,就是《发微》这篇作品构思立意的基本模式。这种模式恰好验证了杂文写作要以小见大的基本规律。“小”指的是具体事物;“大”指的是社会人生的大问题。以小见大,体现出作者的价值取向和艺术匠心。

其次,由剃光头联想到清代“留发不留头”,联想到古代的“髡”刑(剃掉头发),联想到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给犯人剃光头……这些联想文字,表面看来似乎是闲笔,实则不然。作者的用意是进一步开掘作品的思想内涵,同时也为后边由剃光头联想到掌权做好铺垫。试想一下,假如把这些文字都删去,只保留由剃光头到掌权的联想文字,虽然作品的主旨也可以表现出来,但给人的印象就浅淡得多了,作品的内容不免显得单薄,作品的结构也就缺乏回廊曲道,只剩下干巴巴的一条筋。另外,作品一上来就写由剃光头联想到掌权,也难免显得突兀,生硬。有了古代和现代这些具有鲜明政治色彩的种种关于剃头的材料,再由剃光头说到掌权,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贴切了。可见,联想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如果知识贫乏,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联想的翅膀也是难以飞腾起来的。

写法上,作品用去四分之三以上的篇幅,极力挥洒古代和现代种种关于剃头的故事,摆出了一副真个要对“剃光头发微”的架式,云山雾罩,但读到后边,我们才恍然大悟:作者的本意原来是要对那些滥施“权威”者加以嘲讽。读完全篇,我们禁不住要拍案叫绝!这种既放得开,又收得拢,回黄转绿,婉而成章的写法,显示出作者的深厚功力。

(节选自《中国杂文鉴赏辞典》,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上一页  [1] [2] 

《剃光头发微》教学参考(人教版高一必修)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