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论农村中学写作能力的培养(人教版九年级选修)

论农村中学写作能力的培养(人教版九年级选修)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796次    栏目: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论农村中学写作能力的培养(人教版九年级选修),

 论农村中学写作能力的培养
巫山县官阳初级中学      黎扬军
 内容提要:语文新课标提出要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而写作能力的综合体现,这又是农村中学的薄弱一节,培养农村中学的写作能力,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在于培养学生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将从写作能力的培养与课内外阅读教学紧密联系,写作与实际观察,写作训练与实践活动,正确指导学生命题、半命题作文,正确指导学生话题题作文,探讨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培养       习惯        兴趣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又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它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又是要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然而我觉得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以阅读、口语交际为前提的,写作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的农村人口占80%左右,农村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农村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就成为我们中学语文教师的重任。
一、  农村中学现状分析
外在边远山区的农村,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农村中学学生有独特性,只有了解农村中学生的独特性,才可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学生现状
农村中学学生地域分部广,离校远,且交通不方便,家庭收入低。农村中学生家庭都比较贫困,有部分学生靠政府资助才能上学。由于学生离校远,所以读书不方便,导致了大龄上学现象普遍存在,辍学后又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农村中学学生都来自各自所辖地区,所辖地区小学教育直接影响到中学教育。农村中学所辖地区的小学生的现状不容乐观,可以说服50%的小学生没达到教育要求。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多数学生的父母离家打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护,致使学生自由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对学生的要求降低,多数学校曲解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再其次师资力量的不足,缺边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农村中学生的基础不容乐观。
2、教师现状
农村中学一般处在偏远的山区,交通、生活都不方便,气候恶劣。因此,有条件的老师纷纷调走,农村中学的师资补充主要从所辖的小学考调,有很多小学教师认为中学工作条件差,任务重,不愿意到中学工作,报名的老师寥寥无几。农村中学教师的配备,与专业多数不相符,这就严重的影响了农村中学的发展。
3、农村中学教育现状分析
基于学生和教师方面的原因,农村中学教育迈着艰难的步覆,农村中学教育也属于义务阶段的教育,但又不仅于此。农村中学面临两大任务:一是普及率,不管是怎样基础的学生都要把他们收入学校进行教育,学生因为基础差,来自学习的压力,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老师们总要想方设法留住他们;二是升学率,升学的人数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问题,升学人数多,学校的生源就好,如果升学人数少,有经济条件的学生就纷纷转学,升学人数多,学校在社会上,在家长心目中地位就高。因为上面的原因,老师都感到压力重,想方设法给学生补基,弥补学习上的疏漏,培优,争取升学。
二、 写作能力的培养与课内外阅读教学紧密联系
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阅读能力提高了,作文能力的提高才有保证。把阅读和作文的关系比作种子和土壤的关系,种子只有在肥沃的土壤中才能茁壮成长,作文只有在充实阅读的基础上才能成功,种子要茁壮成长内外在的因素,内在的因素是人工的施肥和除草,外在的因素是气候条件,好比写好作文也有内外在的因素,内在的因素是课内阅读,外在的因素是课外阅读,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作文能力。
1、 丰富语言
    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只有在掌握一定词汇的基础上,才能写出自己所要说出的话来,所以,教师要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课内外阅读的习惯,来丰富自己的语言,学会将书本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所要写的文章。
首先,积累词汇
大家都知道,盖房子要有砖瓦、石灰、水泥,做衣服要有布匹,作饭要有油、盐、米、柴。写作文呢?当然也要有材料,首先是要有词汇。高楼大厦是用一砖一瓦砌起来的,优美的文章是用词汇组合成的。没有了砖瓦,也就没有了高楼大厦,再说大一点,不积硅步,何以成江海,万丈高楼平地起。所以说,作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就是积累词汇。词汇丰富了,才会有作文的可能,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认真进行字词句的教学,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词汇。
积累词汇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内外阅读时,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阅读的习惯。学生有了兴趣、习惯以后,教师再教给一些积累词汇的方法。
学生结合到具体的阅读环境,理解词汇,积累词汇,丰富词汇。老师要教给学生积累词汇的方法,就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把重要的词汇摘出来,重点理解,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然后用笔记本把这些词汇分类记录下来,或者用卡片将这些词汇记录下来,这样来丰富学生的词汇。此外,还要在课外阅读中,把优美的词汇摘录下来。
如:分类摘录词汇
描写太阳的词汇:旭日、红日、朝阳、朝晖、烈日、斜阳、残阳、落日、投射、斜射、光芒、光辉、光影、光波、耀眼、火热、火辣辣、金灿灿、红彤彤、光芒四射、一轮红日、朝阳如火、辰光暗淡、晨光绚丽、令人目眩、日上三竿、霞光瑰丽、金黄的太阳、白里透红的太阳、充足的阳光......
描写月亮的词汇:月牙、月眉、月光、月色、月影、新月、满月、圆月、明月、皓月、新月如眉、新月如钩、满月如镜、残月如弓、月上柳梢、皓月千里、皓月当空、月光如水、月光如银、月明星稀、风清月明、金黄的圆月......
像这样分类摘录词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整理,他会觉得有收集的成功感,学生的兴趣会更浓。
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比如说整理词汇卡片,词汇报等方式。总之,不管采用那种方式,只要能丰富学生的词汇就行。
其次,丰富学生的语言
中学生,尤其是农村中学生,真正对作文有兴趣的少,普遍害怕作文,写不好作文,研究其原因,也就是学生语言不丰富,怎样丰富学生的语言呢?
杜甫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了,熟了,有些先决条件了。就可能写出好文章来。因此,首先应引导学生在读书上下工夫,让学生吸收多种多样的知识,“书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事实上,一些喜欢读课外书的学生,知识丰富,提笔成文。“思接千里,视通万里”。可见多读书,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否则,学生头脑干涸,怎写得出文章?学生说:“我不会写”,其实往往是没得写,无话可说。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是语文课上,老师要精讲少析,强化诵读,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努力让学生走入文本,丰富自己的语言。
有一次,我听了奉节县一位儿童文学作家的讲座,我印象深刻,他首先很熟练的给我们背诵了小学一年级的一篇课文《狼和小羊》,他说是这样丰富自己的语言,我们的学生何尚不应该如此呢?
学生要丰富自己的词汇,就要在课内外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汇,把优美的语言摘录下来,熟读成诵,厚实自己的文化底蕴,摘录的方法可以是分类的,也可以是卡片式的。
如:描写景物的语句,多年来,风吹雨淋,人踩牛踏,终于光华了些,但磨不平那一颗棵硬币大的小凹凼。
茅盾故乡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实密不透风,每当其中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芦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这样逐渐的积累,积少成多,词汇、语言丰富了,学生作文时就有了材料,就象起房子有了砖瓦,这样以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生也有了兴趣,也有了方法。
2、理解常用词汇
通过课内外阅读,学生可以理解词语,学生理解了词语,就能运用词语,熟能生巧。在课内外阅读中,老师要教给学生理解词语方法,如查字、词典帮助理解;联系语言环境,结合上下文帮助理解。例如:朱自清散文《背影》中,“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一句中的“蹒跚”一词,指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蹒跚一次很关键,父亲连平地走路都是蹒跚而行,可想而知,父亲上下月台就更难了,父亲背影的形象跃然纸上。再如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中,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了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中的“翩然”一次,指燕子动作轻快的样子,“孕育”本指怀胎生育,这里用来比喻酝酿新事物。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1] [2] [3]  下一页

论农村中学写作能力的培养(人教版九年级选修)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