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高中语文教师传统角色之批判及继承

高中语文教师传统角色之批判及继承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762次    栏目: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高中语文教师传统角色之批判及继承,

刘志

新课程改革当中,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完成由传统角色向新角色的转变,是语文教师接受新课程理念、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之所在。而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必然伴随阵阵剧痛,因为曾经的角色已经在自己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要想彻底割舍,恐非易事,其中必然充满着传统教育观念与新课程理念的交锋,而且观念的交锋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难免给教师带来心理上的重重压力。可以这样说,新课改就像一只巨手推着老师向前走,不管教师是否愿意;另一方面,新课改的推行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否定传统,倡导创新,似乎传统教育观念便一无是处,而现代教育理念就无懈可击。事实果真如此吗?笔者以为未必如此,所有新的理念的产生都有文化土壤,而这土壤就是传统。否定传统,倡导创新,则割裂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如此说来,所谓的创新也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笔者始终认为语文新课改其实只有改良,没有改革,因为没有传统便没有创新,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语文教师的传统角色进行一番审视,进行一番甄别,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明确传统角色的合理性以及局限性,才能合理扬弃,批判继承,进而推陈出新。下面笔者就从以下六个方面对高中语文教师的传统角色进行剖析,以期对教师角色的转变有所帮助。

一、知识的绝对权威

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有“天地君亲师”之说,代表着师道尊严的教师也便成为知识的绝对权威,其知识具有垄断性、神圣性。因为垄断,知识成为专卖品;因为神圣,知识具有不可挑战性。知识的绝对权威,表现在两个方面:量的丰富与质的经典。量的丰富往往表现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质的经典往往表现为言为准绳,法为世则。所以学生对于先生只能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崇拜得一塌糊涂,从不敢有质疑之辞、怀疑之想,只能接受,只能服从。

在传统的农业文明时代,人类的知识积累相对有限,所以教师掌握这相对有限的知识便成为可能。但当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乃至信息社会,人类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要想掌握全部知识,成为知识权威,似乎是痴人说梦。因为知识的增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所以教师要想成为知识的权威,就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更新知识结构,实现自我超越。而所谓“知识的绝对权威”则强调了知识的静态特征,似乎只要掌握了知识,便可以无往而不胜,无所而不可。这无疑违背了知识动态发展的规律。

可能有人会说;“虽然我的知识的量有限,但其质则足为经典。”不错,真正的经典确实具有历久弥新的永恒魅力。但问题是你所掌握的知识是否是真正的经典?如果不是,那么死守着陈旧的知识而孤芳自赏,自鸣得意,是不是可笑之极?

所以从知识的质量这个角度来看,也应该除旧布新,保持知识的鲜活。

另外,现在正处于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元化,并不局限于课堂的学习,教师的传授,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为学生接受知识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途径。学生接受知识的密度、广度,有的都可能超过了教师,此时此刻,教师还端着知识权威的架子不放,是不是有点不合时宜?

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故意板起面孔,动辄横加训斥,似乎非如此不足以体现师道尊严;有的教师面对学生质疑,固执己见,一味打压,似乎非如此不足以体现绝对权威。殊不知,这样只能让学生“敬而远之”“畏而惧之”。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如今学生对先生敬畏有加,噤若寒蝉,又怎能顺利地接受全新知识,体验学习快乐?

教师并非万能的上帝,当然也就不可能成为知识的绝对权威。既然如此,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只能是一个组织者、协调者、引导者,其作用是为学生的学习尽可能多地提供教学资源,搭建交流沟通的信息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达成师生的心灵碰撞,让学生自己健康地成长、和谐地发展。其实学生就是一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泉,而教师就是引导挖掘泉水的人,使泉水喷涌而出,永不停息。

“知识的绝对权威”一说有其局限性:知识因静止而落后,观点因“绝对”而片面。但并非说该观点就一无可取,其实它还是有自己的合理内核的。倘若去掉“绝对”一词,那么“知识的权威”就应该成为每位语文老师专业化成长追求的目标。教师应该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教师只有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课堂教学才能旁征博引,贯通古今,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二、知识技能的传授者

语文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当然重要,它们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不是唯一的内容。因为除此之外,还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两方面的内容。因此教师“知识技能的传授者”的传统角色是单一的,平面的,而非全面的、立体的。

传统的语文教学表现出明显的“重知倾向”。教师所能做的就是是 “传道、授业、解惑”的单向灌输,教师充当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学生则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接受的是现成的结论,至于该结论的由来往往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教师缺少对知识形成过程的形象描述,以及对掌握知识的方法的传授,因而学生也就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语文教学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劈波斩浪,让学生在知识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语文课堂应处于多重对话的状态: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多重对话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方法的共享,情感的沟通,心灵的碰撞。在新课程中,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而“填鸭式”教学实施的是教师单向灌输,课堂信息交流的渠道单一,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这样的课堂自然就会沉闷无比,死气沉沉,缺乏生机与活力,不但谈不上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能力的提高,恐怕就连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也无从谈起了。

另外语文不仅仅是冷冰冰的知识,硬绑绑的结论,更应该是鲜活真切的人类情感,温暖亲切的人文情怀,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向善求美的价值观。语文不仅是科学的,更是人文的。缺少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语文教学,只能导致情感的淡漠,态度的冷漠,价值观的缺失。这样一条腿走路,先天不足,必然会导致语文教学的营养不良。

以上笔者分析了 “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这一角色存在的种种弊端,并非要全盘否定之。毕竟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仅仅注重工具性,追求精细化,使得语文教学越来越呆板,越来越僵化,确有拨乱反正之必要。笔者以为“知识技能的传授”本身并没有什么错,关键在于过分强调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进而走向了极端。只要将“知识技能的传授”还原到其应有的位置,再辅之以“精神情感的引领”,实现两条腿走路,语文教学就能起死回生,生机盎然。

三、课程资源的实施者

传统的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物化比较严重,教师只作为课程资源的使用者而存在。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是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忠实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书匠”。教师不能发挥,不能颠覆,不能创造,只能墨守成规,只能循规蹈矩,只能作茧自缚。教师对课文的解读往往就是教参对课文的解读,而且教参的解读是唯一的、神圣的、不容挑战的,不容置疑的,教师只能俯首帖耳,惟命是从,不敢越雷池半步。这样教师就只能照搬照抄,亦步亦趋,成为教参的传声筒。长此以往,教师就会丧失课程的意识,丧失课程的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和研究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则是专家们的“专利”。教师不仅少有从事教学研究的机会,而且即使有机会参与,也只能处在辅助的地位。这种做法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一方面,专家、学者的教育理论往往具有空对空的特征,其空洞理论的架构往往很难转化为切实有效的实践操作;另一方面,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缺乏教育理论的烛照,往往在黑暗中摸索前进,举步维艰;很多感性的教学经验也难以理性化,不能上升为指导教育实践的理论,只能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其结果只能是或原地踏步,或处处碰壁。

尽管如此,但教师也不能消极地坐、等、要,因为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教师被动地等待着别人的研究成果,那结果只能是守株待兔,一无所获;如果教师不加思索地将别人的研究成果生搬硬套应用到教学中去,其结果只能削足适履,适得其反。与其这样,还不如自己行动起来,学会教学研究,去审视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种种困惑,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探究出现的问题,总结积累的经验,并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笔者以为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