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弘扬传统文化精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弘扬传统文化精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289次    栏目: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弘扬传统文化精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重庆市巴南区全善学校 冯友余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在阐述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时明确指出:“坚持继承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主要指以儒家文化为主,汇合道家、佛家文化的文化系统。各家文化,各有其弊。道家虽“综罗百代,广博精微”,但命理相术、画符抓鬼也出自道家,尤其是道家逍遥避世、追求个人解脱、安于现状、知足常乐等观念,自私而不合时宜。佛家文化偏重于对人主观精神世界的自省和把握,却看不到对客观物质世界进行改造的重要意义,迂腐而失之偏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其弊主要有四个方面:一、迷信传统、信而好古、述而不作,言必称尧舜的守旧心态,扼杀新思想,使科技发展、文化创新所需的竞争、开放、独立等创造性人格,没有产生的沃土;二、过分追求秩序,严格等级尊卑,长幼归于纲常层次,忽视甚至扼杀了人的创造精神和反叛精神;三、重义轻利的价值判断,掐灭了人们创造发明的热情,窒息了人们科学探索中的灵感,压抑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兴趣和创新精神;四、重直觉体悟轻实验测定,重实际应用轻理论探索,重形象描述轻逻辑判断,重定性说明轻定量分析,重宏观统一轻微观分解。

但是,中国几千年的伦理道德教育毕竟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容,形成了完备的体系,并通过大量的经书诗文、生活习俗、人物典范等流传下来,它已深深融入我们的文化性格和民族血液中。我们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尤如鱼之于水。水中虽有杂质,鱼却不能生存在水之外。传统文化又好比是空气,空气中是不可能完全没有有害物的,但空气仍是我们生命存在之必需。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赋予时代精神,在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使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中得到合理的改造,成为有益于提高个人修养、有益于熔铸民族之魂的精神财富。

一、继承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内容,使公民道德教育更具中国特色

传统文化中许多思想观念对我们今天实施公民道德教育具有启发意义。如“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抱负,“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情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仁爱孝悌”、“谦和好礼”的人伦原理,“见义思利”、“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诚实守信”、“勤俭廉政”的道德品质,“修身养性”、“慎独律己”的修养态度,“富贵不能yin,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还包括“五四”以来在社会变革与前进中开创和形成的新思想、新道德等,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如果我们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吸古纳新,将它们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合乎时代精神的解释,对我们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德育内容是大有帮助的。

二、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方法,使公民道德教育更具可操作性

从德育的实施方法上来看,研究传统文化也是有必要的。中国古代教育史源远流长,重视德育是我国古代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留给人类教育的宝贵遗产。仍以佛、道、儒三家为例,佛家重视观照内心世界,对人性、人欲、欲望心理的探索相当深入;道家“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注重生命的“顺天从性”等观念对我们如何在实施公民道德教育中把握好教导与化育的关系是有启发意义的。素来被奉为正统的儒学,其教育思想更是博大精深。以孔子为代表,他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进行了卓有建树的研究。许多方面在今天看来,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下边笔者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教育家们所倡导的德育方法,作一梗概性的介绍,冀能对我们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有所帮助。

一、教育学生确立明确而坚定的人生奋斗目标。我国古代教育家都重视培养学生立志,将它作为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方法。①“志”的重要性。北宋教育家张载说:“学者不论天资美恶,亦不专在勤苦,但观其趋向着心处如何。”(《理窟•学太原》)。 王守仁龙场教约“立志”项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孔子要求学生立志学“道”,孟子强调学生要“尚志”、“居仁由义”,荀子强调“笃志”,董仲舒重视“义”,韩愈提倡“道”。②如何立“志”。孔子认为关键在培养意志。他在(《论语•子罕》)中说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孟子认为立志要先分清善与恶、是与非,他说:“人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他还认为锻炼意志“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尽管每位教育家倡行的“志”都有特定的时代内涵和阶级内涵,但重视以“志”为目标以激励精神的德育方法,对我们实施公民道德教育是有启示的。教育学生从小立志振兴中华本身就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爱国主义,立志成为全面发展的跨世纪接班人,也必定会使学生自觉加强道德修养。而其强调的恒心和意志的锻炼就更具探索的价值。

二、重视对学生行为的引导,把“行”作为重要的德育目标。孔子在教育学生实现“仁”的道德志向时,他要求“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以学文” (《论语•学而》),还要求学生“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特别强调“言行一致”和“慎言”。韩愈也说:“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朱熹将“笃行”写进白鹿洞书院学规。王守仁主张“知行合一”,王廷相说:“性成于习”,并提出“接习”与“实历”教育原则。

三、在德育过程中,既重视教师外在的规范导引,更重视启发学生通过自省和自克进行道德内化。孔子深刻地认识到了“教与学”双方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他对学生加强自身品行修养提出了三大目标:①严己宽人。②“求诸己”,即找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他教育学生“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论语•里仁》),指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孟子则对这一思想进行推演:“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 (《论语•离娄上》)。③行为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荀子则提出:“日三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这些德育思想今天仍具有很大的合理性和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正确对待犯过失的学生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过失。孔子、孟子的经验告诉我们:①教师要真诚地爱护学生;② 要使学生清醒认识错与非错;③教导学生正确改错;④使学生明白世人的伦理美丑观。孔子教导犯过失的学生首先要正视自己的过失,有改过迁善的勇气,这是一种真诚纯洁的师爱,它引导学生正视现实,向往真理。孔子劝教学生“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他教导学生要自省,犯了错误要“自讼”,认清错误根源,要正确接受别人的批评,说:“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之与言,能无说乎,绛之为贵。” (《论语•子罕》)。他教育学生要善于交友,同正直、信实、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不与诌媚奉承、当面恭维背后诽谤和夸夸其谈的人交友。体现着循循善诱的原则。孔子还教导学生认识伦理美丑观,他认为一个人能否受人欢迎不在其原有的美丑,而在他能否力求上进,改过自新。他说:“西子蒙不洁,行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论语•离娄下》)。并教育学生积极学习别人的善行,“闻过则喜”、见善则迁”、“与人为善”。他认为能不固执成见舍己从人,就能乐取于人以为善,日迁于善。现在我们一些教师歧视暂时表现差一些的学生,厌恶他们,不管他们,使他们心理上失去安全感与所属感,与老师产生深深的隔膜,在行为上破罐破摔。面对古人的这些思想和作法,不知是否会深有愧疚而有所为?

五、着眼长远,忧患育人,补偏救弊。这是荀子的德育思想。以忧患锻炼教导学生,使他们“明道”“从道”,使其不要只顾眼前狭隘利益而为长远利益打算。补偏救弊,荀子原话是“补偏就中”,就是针对每个学生品格上的缺陷,想方设法予以补救,使之立于“中道”,不偏不倚。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要尽一切努力培养学生健全而健康的人格。

六、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将它作为德育的重要方法。孔子、孟子、荀子、王守仁、王夫之、戴震等在这方面都进行了卓有建树的研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他教育学生不仅行为要符合“仁”道,而且要以“仁”道为自己的爱好与信仰,认为道德情感的培养与信仰的确立是人行为和思想进步的根本。荀子认为德育的目的是彻底改变人的感情,培养学生不可动摇的意志和情操。王守仁则提出了则情感激发引导礼法的观点,王夫之也提出了“求适其情”的教育观戴震则进一步指明“牖其昧而进于明”。通过培养伦理道德情感,建构学生的伦理心理,使教师的道德要求成为学生自觉的情感追求,变他律为自律,学生就可能进入道德自由的境界。这一方法对我们实施公民道德教育,其借鉴意义可谓大矣。

传统文化的继承,是一个大课题,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施,也是一件关系国家民族复兴的大事。但是,传统文化浩如烟海,探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虽非常有意义,却又十分不容易,文中所录,不过珠海拾贝,希望各行各业的人们,尤其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作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抽些时间观注传统文化,作一些整理收集工作,以益于我们整个民族完成伟大的灵魂工程。



作者邮箱: fengyouyu666@163.com



弘扬传统文化精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