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探源头,找核心——古代诗歌复习探究

探源头,找核心——古代诗歌复习探究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691次    栏目: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探源头,找核心——古代诗歌复习探究,

四川省安县秀水中学 王建平

高考试题中,古代诗歌鉴赏题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同时,古代诗歌,以其内容的含蓄概括,意境的深邃幽远,手法的丰富灵活,语言的形象凝炼又给考生蒙上了幻影,让考生难以确定。若从下面两方面入手,就有一定的捷径。

一、 重视课本,理清方向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的诗歌鉴赏题,其题型和答题特点均能在课本中找到影子。能将教材中的例题认真地分析和解答,明白解题步骤,揣摩解题思路,考试时就能依葫芦画瓢了。如:2003年全国高考试卷王维的诗《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1)制毒龙”。((1)1、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世俗欲念)。其题目设计为: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恰与高中第三册《语文》教材中第30页的第二题中的第2小题:“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的设计为: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例,说说这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发现这两个题的提法与解答方法是一致的:考查学生对“诗眼”的理解与分析。如果学生对教材中的例子解法熟悉,懂得解题的技巧,运用适当的方法。已会解答《蜀相》中的“自、空”两字的含义为不着痕迹地写出了祠中凄凉,冷落的气氛,表现诗人深沉的寂寞荒凉之感,为意境的点睛之笔。就是采用从对关键词语的含义及主要表达作用入手而获得答案的。我们再来看《过香积寺》中的“咽、冷”就能这样回答:喧闹的泉声遇“危石”而哽咽,温暖的日色因树林的幽深而变冷,这充分点明和突出了深山的特点,烘托出幽静、悠远的冷清气氛,表现了愿意远离世俗欲念的隐士情怀。此题就能迎刃而解。

又如2004年全国卷宋祁的词《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 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注)縠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其题目设计为:这首词的上半阕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此题的第二问设题与第三册《语文》教材中第30页的第二题中的第2小题:“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设题是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例,说说这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题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一句,若学生能深究其理,查查此句的出处就可得知“闹”字以动写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浓烈气氛和春天那一派盎然春意以及生机勃勃的美妙境界。考场上见到此题就会迎刃而解。

重视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材料。如高中第三册《语文》教材中第37页《解意象、品诗歌》一节,能就意象的概念、归类、评论有清晰的认识,再对教材中出现的意象进行归纳就可得知意象的意义。如梧桐表现寂寞惆怅、凄苦凄凉悲伤;梅花象征高洁或不屈不挠、纯净洁白;杜鹃表现哀怨、悲伤、凄凉;落日表现惆怅;羌笛是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常表现凄婉。如王昌龄在《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中用“梧桐”“秋叶”这些带有凄凉悲伤的意象来渲染萧瑟冷寂的气氛。与教材中《声声慢》中的梧桐代表的意义一样。

诗歌中由于韵律的要求和修辞的需要,平仄的调配和对仗的工稳,诗人不得不在词序安排上做些变通,这就容易造成考生不易理解诗意,需要学生对“诗家语”的理解,特别是语序调整后就能容易理解诗的意思,抓住了全诗的重点,设题的瞄准点。在教材中就有这样的例子。如高中第三册《语文》教材中第36页的第三题:跟诗相比,词里的倒置语序要多得多。试用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改写下面的句子,并用心领会原句的表达效果。1、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此句变为“应笑我多情”就更容易理解了。像类似的句子还有:一夜飞渡镜湖月(应为:一月夜飞渡镜湖),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应为: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

理解了此知识点来完成此诗就容易多了。唐代和尚诗人寒山写的《城中蛾眉女》:“城中蛾眉女,珠佩何珊珊。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中的“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一句,实际上是“花前弄鹦鹉,月下弹琵琶”就容易理解了。杜甫《月夜》诗中“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实际上是“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就明白了,诗人想像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

二、 审准题干,细心解答

考生对诗歌的理解有一定的障碍性,解答诗歌题有一定的陌生性,但可以透过题干找到题目设计留下的暗示信息,运用解题方法就可完成。

如高适的诗《塞上听吹笛》“霜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其设计题目为:诗人通过“听吹笛”,描写出了“塞上”一幅怎样的景象?通过分析,此题设的重点是回答“塞上的景象”。我们可从题目、作者得知:这是一首边塞诗,又进一步揣想描写边塞的情况有战火的纷飞、边地的荒凉、和平安宁等情况。再回过来看这首诗的第一、二句中的“牧马还、月明羌笛”可推知,只有边境和平安宁,战士才能自由牧马和吹笛休息。这时就可推出答案:边地一片和平安宁的开朗壮阔景象。最后结合诗句就得到答案:寒霜后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入夜明月清朗,哨所里的战士吹起悠扬的羌笛,边地一片和平安宁的开朗壮阔景象。

又如杨万里的诗《暮热游荷池上》“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其设计题目为:指出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通过分析,此题设的重点是回答“情感特点”。而情感特点有喜、怒、忧、思、悲、恐、惊。再来看这首诗的第二句的“拦”和第四句的“藏”可得知作者是“喜”,是表露了作者怜爱喜悦之情。最后结合诗句得出答案:“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中,似是“愁热”,却呈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怜爱喜悦之情。

就明白了解题思路:先确定题设中的关键要素,接着搜索并罗列关键要素知识点,再结合诗中句子找对应字、词,最后将两者内容进行比较得出答案。

总之,完成古代诗歌鉴赏题能对教材中的知识点,例题了然于心,能迅速分析答题的角度和核心,就能最大限度减少答题失分,拿到高分。



作者邮箱: 470196706@QQ.COM



探源头,找核心——古代诗歌复习探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