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乡》主题与农民问题的再认识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475次 栏目:
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鲁迅《故乡》主题与农民问题的再认识,
武山县滩歌初中 王新存
摘要:鲁迅短篇小说《故乡》中的主人公闰土不仅是旧中国典型的农民代表形象,而且《故乡》主题还留给后人不尽的思考,《故乡》精妙的艺术构思也是后人值得借鉴的。
关键词:《故乡》、农民问题、探究思考
我出生于西北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时候上学老师给我讲过鲁迅的许多短篇小说,如《故乡》、《社戏》、《一件小事》、《孔乙己》。长大了,上了大学,出来还在偏僻的农村任教,又教这些短篇小说给自己的学生,而且又读了不少鲁迅的小说如《阿Q正传》、《药》、《狂人日记》、《在酒楼上》、《伤逝》等等。不仅学习阅读鲁迅的文章,而且也了解了一些鲁迅的性格、经历、事迹。人们很推崇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因为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反帝反封建的白话小说,“以它彻底的反封建精神和现代意识,它的深厚的思想意蕴和新颖特别的格式,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开山之作。”人们很推崇《阿Q正传》,认为《阿Q正传》中的阿Q精神胜利法,“是概括了极其广大的社会内容,是普遍存在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弱点,阿Q的性格是丰富的。除精神胜利法外,他主观、狭隘、保守、有农民的质朴,愚蠢,也染上了一些游手好闲之徒的狡猾。”人们还很推崇《伤逝》,认为“《伤逝》的意义不仅在于探索妇女解放的道路,也是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道路的探索,是鲁迅小说中唯一的一篇爱情小说。”(《中国现代文学史》吴宏聪、范伯群主编)而我,读来读去,不管自己身份发生了什么变化,也不管时代发生了多大变化,总是偏爱《故乡》,忘不了闰土,忘不了我身边的父母兄弟,亲戚姐妹。我总能在他们身上找到一些闰土的影子。读《故乡》时能让自己深深感受到在八十多年前就有一位思想家鲁迅在对中国农民问题在自己的小说中引入了多方面的思考。他是那样关注农民,关心农民,而他又是那么爱莫能助。
-、鲁迅小说《故乡》对农民命运的关注与爱莫能助。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开拓者、奠基人。他的小说集《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两座丰碑。《呐喊》《彷徨》所展示的是辛亥革命前夕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几年间中国社会的生活画卷。当时的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北洋军阀混战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在鲁迅的作品中都有艺术的反映。尤其是《呐喊》中有许多对农民的描写。如《风波》中鲁迅把农民放在重大社会事变中表现,由辫子的故事揭露了张勋复辟的丑剧。而写于1919年1月的《故乡》属于五四运动前期的作品,当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故乡》中的一些政治环境与人物对话描写正是这种时代背景在作品中的反映。《故乡》是取材于作者亲身经历的小说,作品中的人物在生活中是有原型可考的。鲁迅自1912年随民国教育部北迁进京供职之后,曾于1919年返乡,将全家迁居北京。他当时的生活经历、思想状况及与童年朋友农民章运水见面的情景在小说《故乡》中都有如实反映。“不过作品并非作者故乡之行的纪实,而是以叙述主人公‘我’回故乡迁居的经历为线索,描写那一代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遇与精神病,抒写作者对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相互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哀人间之隔膜,探人间之新路》沈振煜)在本文与其他大多数评论的文章中都认为:作者以画龙点睛式的议论,揭示了致使闰土苦得像一个木偶人的社会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即封建军阀与地主官僚的黑暗统治。不过作品着重表现的还是封建等级制度对农民及一般群众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有人认为作品反映的是闰土的愚昧、麻木,是闰土和“我”之间和谐关系的变异与幻灭。而我读来读去,主观地认为小说更多的还是对军阀混战社会的批判与对农民在这样的现实中生活、命运的同情关注,是一种爱莫能助的反映,而不是过多的对闰土麻木的惋惜。理由是多方面的:鲁迅少年时期经常随母亲到农村外祖母家省亲,得以和农民及农村孩子接近,了解农民的生活与思想,“知道他们是毕生受着压迫,很多痛苦”;在《社戏》中更多的写的是农民孩子的聪明、机智、勇敢,写了农村大人的憨厚、朴实、热情,其中极少对农民麻木愚昧的描写;从作者写这篇小说的时间上看,作者当时因时局不稳,受人迫害四处为生活而奔波,自己内心深处也没有过多地位上的优越感;小说对当时的社会环境也有明确提及:“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哭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不够吃……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出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更是对丑恶现实的深深控诉;从小说全文看,无论写小时候沙地上的活泼、机灵、可爱,朋友惜别时的送东西,还是成年闰土叫老爷,要草灰香炉,恭敬木讷与生活的苦难,目的都是想要极力表现闰土的善良、憨厚、朴实。正是这样一位原来天真活泼,机灵可爱的少年,因为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哭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加之闰土没有文化,使闰土与“我”自然而然有了一定的隔膜,有了距离,这也在情理之中。“我”能帮他什么来摆脱困境?面对黑暗现实,只能是发自内心的对农民朋友的同情产生莫名的悲伤、愁绪;从“我”对将来的希望也能看出“我”的爱莫能助。
二、鲁迅小说《故乡》艺术的表现作者对农民生活、命运的关注与爱莫能助。
《故乡》创设了一种朦胧、苍凉的艺术境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对农民遭遇的同情在这种境界中得以及好的表现。首先,《故乡》在小说开始的环境描写中就展示了朦胧、苍凉的环境:“我冒了严寒,回到了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去的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远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开门见山的景物描写,就给全文定下了朦胧、苍凉的基调。其次,小说在写人叙事时是朦胧、苍凉的,心也是朦胧、苍凉的。他为变卖家产告别故乡而来,昔日机灵活泼的少年闰土,现在变得少言寡语,木讷恭敬,昔日美丽俊俏的豆腐西施,现在变成了尖酸、刻薄的圆规,这一切都让“我”朦胧不解,内心苍凉。闰土凄凉生活的叙述更让他凄凉悲伤。再次,小说在最后对将来希望的描述也是朦胧苍凉的。作者说:“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物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希望是什么,路在哪里?连作者也无从知道。全文这种开头写景,中间人物对比描写,最后议论抒情的结构,无不体现作者精妙的艺术构思,在这种构思中作者关注农民与爱莫能助的主题得以充分体现。
三、《故乡》留给后人的思考。
时隔八十多年,现在读《故乡》,我们依然能感受到闰土作为纯农民的善良、朴实、憨厚。他与杨二嫂不同,杨二嫂做小生意,在艰难的社会生活里,她变得尖酸、刻薄;他与阿Q不同,阿Q是农村与城市边缘地带游手好闲惯了的农民。读《故乡》中有关闰土的对话,留给人的思考太多了。要让农民过上长久的好日子,以下问题不能不引起人们重视:第一、要让农民安居乐业,不能没有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社会稳定远离战争是多么重要。第二、要尽量减轻农民负担,免除各种苛税。第三、要让农民有法律保障,有定规,保障种的东西能卖出去,打工能挣来钱,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第四、抓好计划生育政策贯彻落实,改变传统观念,切实降低人口基数。第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大农村教育投入,让农民学到知识,掌握本领,能更好地从事各行各业工作。
四、中国农民的希望,沐浴更多党的阳光。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在军阀混战的年代,鲁迅就关注着农民的命运,思考着农民问题,他看不到希望,因而给人们留下了一段朦胧的哲理名言。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变。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又频频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农村、农民的优惠政策:“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曾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时隔18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于2003年12月30日签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第七个一号文件公布。2006年2月21日,新华社受权全文公布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的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两减免,三补贴”的政策,“两免一补”的措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进,农民工务工法规制度的进一步健全,“工业反哺农业”的成效,一系列惠农政策措施如阳光般让农民感受到了更多的温暖、希望。
《故乡》无论在主题上,还是在艺术上都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但愿闰土只是属于那个时代,只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主人公而已。
参考文献:《中国现代文学史》吴宏聪、范伯群主编
《哀人间之隔膜,探人生之新路》沈振煜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时事.初中版》
作者邮箱: tgzxwx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