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诗歌鉴赏方法指导——鉴赏李杜的诗篇(苏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2、 指导学生学会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体会诗歌意境美。
2、 归纳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同学们,中国是诗歌的王国,而唐朝更是盛产诗歌的朝代。唐诗好比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珠穆朗玛峰,它所创立的高度,后人无法企及;唐诗又好比是中国的长江,它广阔的流域面积,灌溉着中国的国土。在唐代诗坛的星空中,闪耀着三千多颗明星,在这闪耀的群星当中,有哪些星星发出的光芒最为璀璨呢?
生:……
师:李白、杜甫并称“李杜”。他们堪称是唐代诗坛上的两位巨人。谁能给我们简略介绍一下李白和杜甫?
生……
师:李白、杜甫的诗歌我们学得不少,我们能不能随口吟诵几句呢?
生:……
师:07年泰州市中考《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要求同学们掌握34首古诗词,其中涉及李白、杜甫的诗歌有五首,即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行路难》;杜甫:《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投影诗题)
这节课我们就通过鉴赏这几首诗,引导同学们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二、 投石问路——如何鉴赏诗歌
师:如何鉴赏诗歌呢?现在,我们就以杜甫的《行路难》为例,一起来探讨诗歌鉴赏的方法。
幻灯片放映《行路难》课文及“读”、“说”要求:
(一)、读一读
1、自由赏读《行路难》,多加揣摩品味诗歌的思想情感。
2、指名背诵《行路难》,要求把握好节奏与语调,并注意声情并茂。
(二)、说一说
请同学们以 “透过……我读到了……”为句式说话。
师:我先给大家做个示范。有个内容大家很容易忽视,它有助于我们把握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这就是写作背景。
李白出身于富商家庭,自幼饱读诗书,渴望有朝一日一鸣惊人,一飞冲天。26岁时,李白开始了漫游而兼求官的生活,但他蔑视科举考试,所以直到42岁时,才经人引荐得到唐玄宗的召见。眼看实现理想抱负的机会终于来了,李白高唱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然而,生性狂傲的李白,不懂得迎合皇帝,不懂得收敛自己的张扬,他遭到权贵的嫉妒和谗毁。唐玄宗给了他自由,“赐他还乡”,让他写诗去。李白大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离开了长安。这首《行路难》就是李白遭权贵排挤逼迫离开长安的时候写的。
这个内容,仿照句式,我这样说:
透过李白遭权贵排挤,被变相撵出长安,以至满腹才华不得施展,理想抱负难以实现的政治遭遇,我读到了诗人内心一定是苦闷抑郁的。
我是联系背景来揣摩诗人的内心感情的(板书:联系背景)
我已经给大家做了示范,下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老师在课堂出现沉默时,要给予启发、引导)重点启发学生从题目、意象、字词、佳句等方面入手,谈自己的欣赏感悟。
如:透过诗歌题目“行路难”,读到了诗人对世路艰难的感慨。
透过 “金樽”、“玉盘”、斗十千的“清酒”、值万钱的“珍羞”这些意象,读到朋友对李白的深厚友情。
透过“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的“停、投、拔、顾”这些动词,能读到诗人此时内心一定十分抑郁、苦闷。
透过诗中的“冰塞川”“雪满山”之景,读到了诗歌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读到了诗人对前途艰险的担忧。
透过“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读到了诗人在苦闷、失望之后,想到姜太公、伊尹的政治境遇,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透过“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读出了诗人最终摆脱了对前途的苦闷彷徨,对未来有了坚定的信心;读出了诗人倔强自信,不因失败放弃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在学生用句式说话的过程中,要有机地补充一些诗歌鉴赏的知识、方法。
如:意象,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诗中所写之景,所写之物,但这种景和物不是纯客观的,它包含有诗人的主观情感。诗歌中有一些典型意象,往往有比较固定的感情内涵,像柳寓送别,月寄相思,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闻杜鹃则心生悲凉之感。
很多诗人讲究炼字,一些动词、形容词、数词等用得精当的话,回让人咀嚼、回味。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把春风给江南披上了绿装这一变化活化了出来,生动而又形象。
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烘托渲染、引用典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联想、想象等。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有助于我们把握诗歌的意韵。
在学生用句式说话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总结并板书诗歌鉴赏的方法。如“审视文题”,从题目入手,可以了解诗歌的内容、范畴,从而大致推断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背景”,结合作者所生活的时代、个人经历,有助于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感情的把握;“感知意象”,通过赏析诗中所写之景,所写之物,从而把握诗歌的内涵;“推敲字词”,揣摩字词运用的精当之处;“品味佳句”,品析一些关键句、优美句的韵味、内涵。
师: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诗歌鉴赏的方法?
生:……
师:诗歌鉴赏的方法很多,无论运用什么方法,都要力求从多角度对一首诗进行鉴赏。
三、 你问我答——将方法运用于实践
师: 中考诗歌鉴赏无外乎从内容、语言、思想感情、艺术特色等方面来考查我们诗歌的鉴赏能力。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大家一起探讨出来的方法,来鉴赏李杜的两首五言律诗。李白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杜甫的《春望》。《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是首陌生的诗吧,但“宣城谢朓楼”大家应该熟悉,李白也曾登过此楼写过一首诗,题目是什么?
生:……(《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叙云》)
师:里面脍炙人口的名句是——?
生:……(“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师:“谢朓北楼”是南朝时齐代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又名谢公楼,是宣城的登览胜地。登楼望去,宣城处于山环水抱之中,句溪和宛溪的溪水,萦回映带着整个城郊。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三年,这年中秋节后,李白从金陵再度来到宣城。
鉴赏这两首诗时,采用“你问我答”形式,把全班分为两大组,一大组为《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出题,一组围绕《春望》出题,题目出好后,两大组互问互答,出题时引导学生从品析文题、背景、意象、关键词、关键句等方面出题。先让学生齐声朗诵《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并提示学生看这首诗下面的几个注解。
出示幻灯片。
然后组内开始讨论出些什么题目。
(讨论数分钟后,两组同学互问互答。)(事先老师要认真备课,心中备学生,备问题,备答案)如:
(一)《春望》
问:《春望》是杜甫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答:安史之乱后,杜甫在逃难途中,被叛军捉住,带到已经沦陷的京城长安,看到春天京城的荒芜的景象,痛心疾首地写下的。
问:“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很有表现力,请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答:“深”字表现了因战乱而京城荒芜的景象。
“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为什么作者见了却落泪、惊心呢?请你说说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答:因为感伤时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所以诗人站在花前也无心欣赏;听到悦耳的鸟鸣也无心倾听,反而落泪惊心,诗人用这两个美好的事物反衬了内心的伤心与痛苦。
问:“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向来脍炙人口,为什么?
答:这两句写出了战乱中的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它常常引起思家游子的共鸣。
(二)《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问:“画”“明镜”“彩虹”这几个意象怎样品析?
答:这几个意象运用了比喻,把傍晚晴空下的宣城比喻成“画”,绕城而流的两条溪水比喻成“明镜”,溪水上的两座桥比喻成“彩虹”,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登楼远望的感受,以及对宣城美景的赏心悦目之情。
问:“夹”“落”两字准确生动,请仔细品味。
答:“夹”准确地写出了句溪和宛溪绕城合流的态势,“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夕阳下的双桥像是天上的彩虹落在溪上。
问:“寒”“老”二字蕴涵什么情感?
答:蕴涵着诗人内心的悲凉。诗人登楼览景,视线在转换,他看到静寂的村庄中升起的炊烟,周围成熟的橘柚在这傍晚时分似乎带上了几分寒凉之意;深秋时节,梧桐叶枯,看上去梧桐树也带几分苍老。诗人联想到自己和谢朓的共同不幸,心里不禁生发出些许悲凉来。
问:“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答:抒发了诗人对谢朓的怀念。李白遭权贵排挤离开长安之后,一直处于失意之中,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李白只能寄情山水,怀念古人,向大自然诉说心声。
四、 小试身手——学生自我实践
让学生运用刚刚学过的方法,独立完成课堂小练习。两大组可进行分工,一大组学生完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鉴赏题;另一大组的学生完成《望岳》的鉴赏题。完成好后,进行课堂交流。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