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语文教育的一场对话
《语文建设》编辑李节为我作了一个关于中学语文教育的访谈,略作整理,喂博:
李 节:最近10年来,您一直关注高考作文命题,每年高考后都会针对作文命题的趋势写评论文章。您为什么这么重视作文?您对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满意吗?
孙绍振:从我们的教育传统来说,衡量语文教学的唯一标准就是作文。不管是汉代的贤良方正还是隋代kai始的科举制度,基本上都是一篇作文定终身。这是我们的传统经验。这种模式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影响很大,以至于后来英国的文官考试都学中国。应该说,作文是检验学生语文素质的最雄辩的证明。但是,在引进了西方的课堂教学制度和标准化考试制度后,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几乎是摧残性的。把语文很丰富、很人文的价值简单化了,作文也受到冲击。语文高考150分,作文占60分,按照我的理想作文得占120分才比较合理。我在在1955年考大学,语文就是作文占百分之八十分,百分之二十是古代汉语的标点和翻译。当然,作文评价有个极大的难度。在日常教学中,学生作文交上去,这个批“文不对题”,那个批“主题不突出”,到底优点在哪里,缺点是什么,多数教师缺乏具体分析的能力讲不出什么切实的意见来。作文的评价标准本来就很难确定,加上一些老师,头脑比较僵化,一见比较出格的作文不能理解,就横加挞伐。在高考阅卷中,创造性的作文风险很高。这就是问题的严峻性。大量的语文教师平时很少充电性的阅读,又不爱写作,只能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对学生进行海量的做题训练。教师的水准跟不上学生的要求,这个问题很严峻,把责任完全归诸中学教师是不很公正的。因为这些教师都是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他们的水准不行,说明我们的教学不达标。我们这样的人不得不沉重地反思,我怀着某种负疚感,来研究一下作文教学,持之以恒,十年来坚持不懈。我投入语文教学的研究,最初的注意力主要在文本解读,文本解读的无效和低效有目共睹。但是现在面临着更严峻的问题,就是作文教学的无效和低效,甚至反效。越教越有框框,学生越不会写。
李 节:作文教学为什么会出现无效或低效的情况?您认为作文难在那里?
孙绍振:第一,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错误。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作文要贴近生活。意思就是说,不要瞎编,要写生活里的真人真事。其实这是废话。一个小孩子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家庭,已经在生活里了,你叫他还要怎么贴近?为什么在同样的生活环境里面,有的同学写得挺漂亮,有的同学却写不出来?问题在于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生活,怎么贴近生活?这个问题没有解决,这句话就成了教条。我说,这就涉及到第二问题,为了贴近生活,必须贴近自我。你不贴近自己,就是没有独特感受的。就是有,你也不一定敢于表达。鲁迅在他的学生孙伏园的作文曾经作了这样的批评:“喜笑怒骂皆成文章”。贴近自我,就是要贴近你有年龄特点的那些本以为不能写成文章的东西。第三个层次,比这更艰巨的是,有了感受,并不等于就有足够的语来表达。有时,真正独特的感受,别人没有表达过的感受,往往是混沌的,可交易会不能言传,没有适当的语言,而现成的语言,却是别人的,老一套的。这种老一套的话语又有自动化的优势。这就是语言学上所说的,不是人说话而是话说人。因而贴近自我的实现,还得挣脱语言老套的自动化优势。第四,就有了适当的语言,还不一定能够成文,因为文章是精炼的,意脉是要一贯的,而原生的感知和语言却是无序的,你还得舍弃许多东西,把把最有意味的东西集中到一点上去,让它贯穿成一条意脉,第五,这就要考虑另外一个问题,所有这一切都不是在生活中进行的,而是在想象中,也就是超越现实的的。绝对地贴近生活,没有任何想象和虚拟,是无法作文的。朱自清说说,他的散文写的都是“梦”,刘亮程散文在九十年代一鸣惊人,他总结的经验是“向梦学习”。海伦·凯勒,不是有文章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吗?第六,要在想象把意脉和语言有序化,还得遵循文体规范,是抒情的,还是议论的。不同文体的语言逻辑都是有区别的。第七,作文既不是生活的照抄,也不是自我的直接宣泄,而是精神的自我提升和创造,是语言驾驭和文体驾驭的搏斗,实际上也是突破原生水准的过程。在这七个方面都打通了,文章才能成形,才会有竞争力。而我的们的作文教学幼稚地强调贴近生活,在理论上是贫困的。
第二,文本解读与写作的脱离,一些教师往往是为了解读而解读,很少联系到写作。阅读和写作变成了油和水的关系。有教师上完《背影》以后,问学生,文章哪里最生动?同学们说爬月台那段最生动。为什么最生动?对话的结论是:作者善于观察,所以写得很生动,最后,老师布置学生回去观察生活,写一篇文章。要我说这实在是太荒谬了。《背影》是一篇抒情散文,殊不知文章的作者是带着特殊情感去观察的,动人的原因,就在于儿子看父亲不是像交通警察那样只观察到他违反了交通规则。这个儿子看父亲的感情是很有特殊的。这种亲子之爱和冰心那种水乳jiao融的、心心相印的亲子之爱是很不一样的,他的爱是有隔膜的,他爱得很惭愧、很矛盾、挺痛苦,爱得很秘密的。文本解读不把文章的独特性充分地阐述出来,对于学生原初的感受没有冲击。要知道阅读之前,他们对亲子之爱的理解是和一整套现成话语紧密相连的,这种现成话语对人的真实独特的感受是有遮蔽性的。每一篇经典文本,之所以不朽,就是因为它对现成的老套的感受和话语具有某种突破性。解读不把这种突破性提示出来,就不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感知、认识和表达水准。
李 节:您针对中学语文教学进行文本解读也有很多年了,您觉得中学语文老师的文本解读存在哪些问题?
孙绍振:问题出在中学教师向上,根源却大学教授,尤其是权威教授身上。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就是大学老师,真正能够有效地解读文本的并不多,你们看我的《名作细读》和《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还有即将出版的《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分析》,不难发现,我所批判的大而化之,空话连篇的解读,大都出自大学教师,有的还是权威教授之手。大学教授,包括像我这样的教授,不洗心革面,彻底改造自己的学术,就没有资格责难中学语文老师。我到现在才痛切地感觉到,文本解读是一个绝活。是须要某种原创性的,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胜任的。我原来是随便写,还以为这是小儿科。后来一位研究古典文学的老师,看到了我写的东西,他说,不是小儿科,这是大学问。
当然中学语文老师也有责任,许多教师没有上进心,具体表现为,懒,不把文本的钻研当作生命价值的,而是依赖教参,混日子。其实教参上的许多东西都是老生常谈,都是一些没有艺术感觉的大学教授、博士导师的人云亦云。当然,还有一些教师,虽然感觉到这样的空话,不能满足学生的未知欲,就另寻出路。过分依赖课堂朗读。美其名曰让学生独立体悟,但是,感觉到的,不一定能理解,而且可能有误。因而,不能跟着感觉走,理解了的才能更好的感觉。还是逃不脱文本的解读。还有一种逃避的法门就是所谓的自主学习,如果语文课只是让学生谈感悟,语文老师就做做主持人,那还要你老师干什么?感觉是要和理性的解读结合在一起的。语文老师有个把自发主体引向自学主体的责任。
李 节:很多人都明白读和写之间的关系密切。课堂上的阅读教学属于精读,语文老师解读文本的方式方法对学生的影响确实很大。如果读得不到位,或者读得乏味,不仅对写作没有帮助,反而可能造成错误的印象和观念,让学生不喜欢语文课。从作文教学来看,重视文本解读也是抓住了根本?
孙绍振:解读不到位,作文课上,还有一种荒谬,就是机械地强调要写真情实感,似乎学生的真情实感就像放在口袋里一样,你要有勇气拿出来。其实不是的,真情实感往往深深地藏在潜意识里面,是被现成的老套话语遮蔽着的,需要语文老师帮助学生去发掘,去蔽的。怎么发掘,就是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文本解读,让学生学会表达自我,通过写作提升自我。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