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我们为什么要朗读

我们为什么要朗读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127次    栏目: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我们为什么要朗读,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 袁源

语文课堂,自当书声朗朗,所以朗读教学备受语文教师青睐,对朗读教学意义和策略的研究,更可谓“前人之述备矣”。本届大赛初中组的各位选手也几乎不约而同的运用了朗读教学法,有学生自由读、集体读、个人读以及教师或录音范读。回顾十余节课中的朗读教学,在为精彩处拍案的同时,也不觉为生涩处叹惋。你看,那些一开头就让大家朗读课文,然后纠正朗读中读错的字音的环节,使朗读教学成了识字的铺垫;那些一再强调古诗文停顿规律的朗读指导,让学生们把动人的名句念成了节奏分明的快板;还有那些在学生们一片无味的齐读声后,教师忽然出现的声情并茂的范读,似欲与学生对比而显出自己的才华。这些现象都给人一个深深的感受:这不是真正的朗读教学,真正的朗读教学好得多了。

但倘要我说出她的美丽佳处来,却又没有言辞了。倒不如换个角色,想想作为读者,我们为什么要朗读吧。

作为读者。我们为什么要朗读呢?一篇读物在手中,我们的眼睛就可以告知其中的一切,何须劳动嘴巴?而且目光扫视的速度与容量都要远远优于嗓音的传达。这个问题依然让我“卑之无甚高论”。还是做个文抄公,摘几句古人的见解:

1.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义。

——唐·韩愈《上襄阳于相公书》

2.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

——清·姚鼐《与陈硕士书》

3.学者求神气而得之音节,求音节而得之字句,思过半矣。

——清·刘大櫆《论文偶记》

原来朗读有益有助于深入领会文章,感受文章的魅力(这里的朗读是广义的,它包含了古人的吟、咏、诵和今人对口语化作品的“说”),难怪古人讲究“因声求气”,强调“声音证入”。其实,当一篇锦绣文字展现在眼前,你是忍不住想读出声来的,因为那些文字已经拨动了你的心弦,荡起了你的心声,对,就像课文《心声》里的李京京一定要读小说《万卡》一样,哪怕自己的音色不好,哪怕只能躲在小树林里读,哪怕根本没有人听。当然,“内明于心”的时候,我们也希望“外达于人”,让大家分享我们以朗读品尝到的文章滋味,所以李京京还是想在公开课上朗读,而且他的朗读很成功,尽管事先老师并不看好他,也没有对他进行专门的朗读指导。

可见,朗读作为阅读的一种方式,同样是主观化、个性化的体验行为,其获得的体验往往比无声的分析、推断等阅读方式显得更感性,更讲究意会而难以言传,所以也更需要尊重与呵护。我们固然要学习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朗读本领,如重音、气息、停顿、节奏、语速、语调、语气、情感等方面的处理技巧,但这不是朗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就像《红楼梦》里林黛玉对香菱所说“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学生但凡有了好的会意,朗读技法“竟是末事”的。因为我们并不需要把学生都培养成朗诵家,而是希望他们在课内、课外,乃至成人之后,遇到好的作品,能运用朗读,更主动、更直接、更深入地走进文本的世界,与作者倾心交流,获得更大的精神满足。

明于此,我们自然能晓得有些作品是可以齐读的,像《黄河颂》;有些作品是不宜齐读的,如《浪之歌》。尤其“曾有多少次……”一段,语速不可以太慢,因为诗人用排比的方式帮助海浪表达其愈发迫切的追求。海浪在海岸面前努力的表现着自己,不停做着真善美的好事,以期海岸的眷顾。过于舒缓,则只显得哀怨,没有在情人面前热切表白的意味了。即便是朗读技巧,也是可以变通的。比如《陋室铭》里“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则既可以“212”拍,也可以“221”拍,注解“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强调了动词,显出陋室环境幽静而不失生机,似乎应取“212”拍,但如果我们这样理解:“苔痕蔓上了台阶,一片碧绿;草色映入了帘拢,满目青葱。”这便强调了形容词,让陋室平添了画意,就可以用“221”拍。倘若我们让学生自主体会,相互探讨并选择朗读的节奏,可能更容易唤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更理解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和文人情趣,而不是凭着教师的资料链接,误以为刘禹锡借“铭”发牢骚,表达对领导分房方案的不满了。

这就不得不说到教师的范读了。范读在朗读指导中的作用极大,这毋庸置疑,本届大赛多数年轻老师都为学生做了示范。总体来说,效果好的是口语化的现代作品,如:《泥人张》、《最苦与最乐》等,这些要比古诗文和外国文学作品占优势,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时间和空间上离我们近呀,容易沟通呀。但虽是近,虽是容易沟通,也还是需要沉潜进去,悉心体会的。余映潮老师说:“朗读是为了表情达意的。”表谁的情,达谁的意呢?能表达作者的情意当然好了,但这很难,因为我们与作者的思想认识水平是存在差距的。那就表达我们对作品和作者的情意吧,只要这份情意是真纯的,一样可以打动听者。不信,请看参赛的藏族姑娘达珍老师,她全文朗读了《最苦与最乐》。五分钟左右,全场千余人鸦雀无声。达珍老师以亲切柔和的语气,舒缓平静的语调,表现出一种娓娓道来的韵致,仿佛邻家姐姐在语重心长地聊着一些生活的经验和生命的道理。这朗读不可能是作者梁启超先生当时演讲的样貌,从梁实秋先生《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中,我们可以窥见梁启超先生演讲是很性情的,情绪化的,不会像达珍老师这样柔声细语,可为什么在场的评委、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她的朗读呢?原来,达珍老师以自己的识见,对文本有了深切的体会。例如,她从文成公主和保护藏羚羊的勇士身上,感悟到作者对尽责任享至乐的观点,真切而贴切,像一条浅浅的小溪,虽无波澜,却很清澈。倘若对文本没有情意,而只在声、音、调上下功夫,其朗读就会像不大的水面,不深的水体,却要扯过大风,吹皱水皮,弄得喧响不已了。



我们为什么要朗读相关文章